作者:斯坦尼斯拉斯·迪昂,全世界极具影响力的认知神经科学家之一,欧洲脑科学研究领域的领头人,世界脑科学领域大师级的人物,已在《自然》《科学》等知名期刊上发表300多篇文章。2014年,与其他两位科学家共同获得有“神经科学界诺贝尔奖”之称的大脑奖(The Brain Prize)。
大家处于正常阅读的时候,是否也发现了以下的问题呢?
1. 阅读的速度跟不上来,更别说一目十行还能充分地了解其中的内容。
2. 其中有一些内容,很快速的浏览就能了解其中的意思;而有些内容我们逐字逐句的读时,也很难理解其中的意思。
3. 身边的人和你同时阅读一本书时,人家可能比你用的时间短,可能比你的感触深,可能比你复述的更好。
......
在本书中,将跟随作者从两方面来了解以上这些问题的原因。首先,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探索影响我们阅读的因素有哪些;再者,探究人脑与阅读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并且,作者通过从人类阅读的角度,讲述了儿童教育中学习阅读的整个过程,也就是阅读对儿童的学习起着重要、不可或缺的作用。
1. 视觉,用目光从一处跳向另一处,也叫“眼跳”,视野数据有限,影响阅读的速度。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训练。视觉,只是第一步。
2. 语言,大脑加工文字信息的方式,对于成人来说,阅读的时候会利用文字的发音和自动提取出文字的信息。当陌生文本或晦涩文本时,首先启动的是语音文本;当常见的或熟悉的时候,首先会有词汇通路,其次再生成语音。心理词典,每个人只需要零点几秒,就可以的调动大脑里的几千万个词汇。
3. “神经元再利用假说”,简单来说,阅读不是先天记忆,脑科学与人类阅读、语言、算术有着科学意义。人类大脑的神经元和后天的文化环境,有着相互作用的关系。视觉,通过后天教育,人脑把我们与生俱来的,可以识别图像形状的功能,做了最少量的调整,来适应阅读文字的活动。
4. 儿童学习阅读分为三个阶段。
① 图像阶段,将一个一个的符号看成图片,并没有明确的定位,左脑和右脑同时参与工作,视觉功能——图像识别功能。
② 语音阶段,将文字和对应的语音结合在一起,尝试组合在一起,形成词语。
③ 本文阶段,5、6岁孩子阅读能力形成,不再受文本长度影响。随着阅读量的激发,阅读能力在到达青春期的时候才能被完全激发出来。
综上所述,所有的文字系统,都会出现人类跨文化的普遍性,而这些规律又最终会追根溯源到人脑的限制性上。由此,证明了“神经元再利用的假说”,所以:文字的演化和人脑结构的发展密切相关,两者相辅相成;而后天的教育对我们人类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日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