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男朋友很可惜是个北方人,这样说不免容易引起南北战争,但是因为地区生活差异引起的误解,还有距离带来的麻烦,给我们的感情也带来了许多徒增的困扰。
当初决定在一起的时候,我明确的告诉他,我不会离开家去北方定居,不接受任何大男子主义,虽然你比我小,但我不喜欢比我小的男生。他点头附和:“我也不想回北方定居,我也很痛恨大男子主义,我也不喜欢比自己小的(女生)。”很好,达成共识。
于是我们在一个北上,一个南下,顺利会师于北京的偶然几率下相遇并谈起恋爱来。
他第一次来长沙时就忍不住感慨,“南方真好!放眼望去,大街上全是美女。”我白了他一眼,他又悄悄告诉我,“我发现一个秘密,你们南方地铁上的吊环拉手普遍比北方要低!”我说,“恭喜你,终于找到了一点身高优势。”
彼时他正沉浸在一个东北人第一次踏上长江以南的土地上的新奇感中,去逛菜市场时,他指着荸荠问我那是什么?我看了他一眼,“那是马蹄莲的种子,你买回去种在水里可以开花的。”他研究性地看看我,又去看了被削皮装在袋子里的荸荠,然后说,“马蹄莲是啥?”荸荠当然不是马蹄莲的种子,马蹄莲的果实吃了可是会中毒的,所幸他吃了一次荸荠之后觉得不好吃就再也没买过了。我问他味道怎么样,他说有点像一种别的什么水果,我说,“凉薯?”他思考了一会儿,又问,“凉薯是什么?马铃薯的一种吗?”有时候觉得他应该不是从东北来的,而是从火星上来的才对。
就他这样在菜市场还经常走丢,等我回头去找会发现人不是蹲在摊子旁边津津有味地看人剖黄鳝,宰青蛙,就是目瞪口呆地看人杀蛇。回去以后晚上还会做噩梦。
所谓民以食为天,南北差异其实最大的还是体现在饮食上。和他在一起之后我才知道,网上流传了那么多粽子、月饼、汤圆、豆花咸甜党之争都不是空穴来风。可怜的东北人,永远分不清米粉、米线、米面,而他也很严肃地跟我澄清多次,东三省其实并不吃面食,他们是吃米饭的。哦对了,他们吃饭也是不上炕的。
在北京时,他就对湖南人辣不怕的本事感到非常好奇,而看到我吃肯德基还问店员要了两包辣椒粉简直为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他不知道肯德基还能提供辣椒粉,少见多怪!)
来到长沙的第一天在饭店为他洗尘,我也没下重手,只点了经典的辣椒炒肉和我最爱的姜辣凤爪,他吃了几口就被辣得脑袋冒烟,忿忿地说“我去,辣椒不要钱啊,放这么多!”
既然如此也就很难在外面吃饭了,毕竟湖南的厨师脾气都不太好,你要是叫他不要放辣椒——“不放辣椒?那你来炒!”他们可是会直接把锅铲甩给你的。
现在他可是变得很能吃辣了,不过这是后话。
如此,信奉了二十多年“君子远庖厨”的我最后也成了“伪君子”,不得不洗手作羹汤。所幸我对做菜一直怀着某种不明觉厉的虔诚,觉得那些食材和柴米油盐在锅里产生某种化学反应,炒两下最终能变出一道菜来,这很神奇。
第一道菜当然是西红柿炒蛋,这可是我长这么大赖以为生的一道菜,先炒鸡蛋再炒西红柿,西红柿一定要煎久一点出汁这样才够酸,最后还要放番茄酱!他尝了一口,“嗯,这个西红柿和我们那儿不一样啊!”“当然啦,肯定比你以前吃的要好吃。”“不对,你是不是忘了放糖了?”
谁说西红柿炒蛋还要放糖的?!又不是凉拌菜!要知道这么多年这道菜在我心目中简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这样一说气的我一周没有做饭。
大多数时候他倒是客随主便,一直很捧场,无论是我盐放多了还是菜炒糊了,他都是赞不绝口。但有时候他也会拒吃“皮蛋煮苋菜”这种看上去貌似不明物体的东西,“血淋淋的,啥玩意儿?没煮熟的猪血吗?”他让我张开血盆大口给他看,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你们南方人太可怕了,什么都吃。”
渐渐我的厨艺也有所进步,敢于挑战一些有难度的菜了,有时候因为太有创意而被他视为黑暗料理,比如百香果烧排骨,蚕豆拌虾仁,鸡肉蛋饼之类的,有时候又因为太接地气被他夸赞“有家乡的味道”,我有点不悦,东北菜的味道是什么?一锅乱炖?
有一次我真的做了一道正宗东北菜——锅包肉。找了几个食谱看了几个做菜视频才动手,信心满满地想给他一个惊喜,等我做完他已经饿的不行,看也不看就加了一块吃下去。我期待地看着他,吃了一块又一块,还是没发表意见,我忍不住问他:“好吃吗?”“好吃。”“你没吃出来是什么吗?”“嗯?不是糖醋里脊吗?”这件事令我不禁对中华美食的博大精深产生望洋兴叹之感,所以到底锅包肉、咕咾肉、糖醋里脊有什么区别我至今不明白。
和他在一起之前,我没有接触过北方人,也没有去过北京以北的地方。和他在一起以后,让我时常怀疑北方物质资源如此匮乏,北方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他将所有长叶子的菜统称为青菜,买菜时只认识大白菜,更不用说莴笋、莲藕、淮山、茭白、竹笋这些东西,他第一次见到藕简直惊了:“原来真有这玩意儿!它是长在水里面的吗?它和莲花是什么关系?”“你是白痴吗?”我用一种无可救药的眼神看他。有时候真的觉得他白长了一张英俊的脸,生活常识几乎为零。
而他则觉得南方人吃肉方面太小气,来了一个多月见他吃饭好似没胃口,我以为他水土不服,做温柔体贴状:“是菜不合胃口还是身体不舒服?”“都很好,就是想吃肉了。”我一听就炸了。“没肉吃?我哪一顿没给你吃肉了!蒜苗炒肉,莴笋炒肉,杏鲍菇炒肉,这都不是肉吗?”“不是,我们那儿吃肉都是大块大块的,你们怎么都是切成肉丝,好吃是好吃,总觉得不得劲。”我这才知道,在他眼里这些肉丝肉糜都是佐料,算不得肉菜,而他也不明白为什么南方人出去吃饭总要单独点一两道青菜,”因为要荤素搭配啊!“我说。“难道土豆丝不是素菜?难道黄瓜炒肉的黄瓜不是素菜?”他一脸懵逼。
对于他描绘的北方人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场景我只能耸耸肩,开什么玩笑,现在吃素的都是有钱人好吧?!你知道现在菜比肉贵吗?顿顿吃菜的才是有钱人!
过年回家时他给我发朋友一起吃烤全羊的照片,我看着桌上全是肉,内心毫无波澜。“看见没?这才是北方人吃肉的排场。”
哼,肉食者鄙,我在心里默念道。
在知乎上看到过一个讨论南北方人食量的帖子,我回头跟他说,感谢他还没把我吃穷了。他说那是他食量小,一般南方人的饭量也就是北方人的三分之一吧。我翻了个白眼,那又怎么样?你们吃的太糙了。
对于他在吃食方面的品位我实在是不敢恭维,一方面可以归为“好养活”,另一方面也觉得有些伤心。比如他永远体会不到米粉的好处,也不明白为啥我这么爱嗦粉。长沙人日啖米粉百万碗,早上爬起来唆一碗粉简直就是唤醒一天活力的“精神鸦片”。我在北京待的那段时间,最怀念的就是家乡的米粉。而他吃了一次以后就谢绝了我的安利,“口感怪怪的,吃起来有点像尼龙线的味道。”我不死心地带他吃过了长沙米粉,常德米粉,邵阳米粉,攸县米粉之后,他仍然没能领略其中妙处。终于有一次,他对粉产生了改观并表示他爱上了粉,结果我一看却是重庆酸辣粉,我感到深深的挫败感。
他不喜欢吃所有的鱼类,因为从小在家吃的鱼都有腥味。他不知道我们有几百种做鱼的方法,每一种都不可能有腥味。他第一次看我吃鱼时津津有味,我问他看啥,他说他一直以为南方人吃鱼是从嘴左边进鱼右边出刺的。对的,就像动画片里那样,一条鱼从嘴左边进去,右边抽出来就是刺……
一直以来他对流传已久的南方美食都抱有一个北方人的矜持和尊严感,既对臭豆腐无感,也对糖油粑粑,红烧猪脚,刮凉粉,麻油猪血没有表现出很大的热情。我觉得他来长沙是有些浪费了,这么一个好吃好玩的地方,他竟然天天宅在家里吃着西红柿炒鸡蛋,还要就着方便面。
有一天我回家他对我说:“我一个朋友的爸妈来长沙了,想看看我们。”我一时没搞清状况,“什么?我连你爸妈都还没见过就要见你朋友的爸妈?”“不是,是我发小,他爸妈从小就对我很好的,正好经过长沙就想来看看我们。”我低头瞅着自己的衣服,慌乱地叫,“不行不行,我一点准备都没有。”他拍拍我的肩膀,“你就是不准备也是见得人的。就随便吃个饭,又不是见公婆。”
那天晚上,我尽显南方女孩的温柔乖巧懂事,在问过叔叔阿姨能吃辣之后,点了剁椒鱼头,麻辣虾尾,辣椒炒肉,清炒油麦菜,外加一盘清水面,可以下在剁椒鱼头里。湘江边的晚风吹过来,对岸灯火飘摇,看的人目光如水。他全程握着我的手,介绍我时含情脉脉,见惯了他的粗枝大叶,我简直有些受宠若惊。
结果说好能吃辣的叔叔阿姨被辣的不停地灌王老吉,不能吃辣的他反而一派云淡风轻无所畏惧的样子,把我都惊呆了。饭后叔叔阿姨离开时对他说:“我看你很适合南方的生活啊,今后你们留在这里挺好的。”还特别对我说:“长沙美食果然名不虚传,小姑娘以后来大连吃海鲜啊,咱们那儿的海鲜都老大个儿了!”我眼睛一亮,满脑子全是鲍鱼生蚝皮皮虾帝王蟹!
回去的路上,夜已深,抬头发现月亮又圆又大。我跟他说,“小时候我看着月亮婆婆,希望能像骑扫帚的小魔女一样,划过星空,满世界遨游。”他问,“现在呢?”我叹了口气,说,“现在只想回家了。”他揉揉我的头发说,“你现在也是熊孩子,还是可以骑着扫帚去吃海鲜的。”我跳起来给了他老大一记爆栗,“说吧,你今天怎么突然比我还能吃辣了?是不是背着我偷偷练了什么邪术?”“没有啊,就是觉得不辣啊,好吃,小龙虾真好吃!剁椒鱼头也好吃!今天点的菜都好吃!”我狐疑的看着他,觉得他像是捡到了武功秘籍突然练成神功而浑然不觉的大侠,
“那好,明天吃米粉去。”
“不吃米粉。”他哀嚎着。
“你现在是半个湖南人了,第一件事就是要爱上米粉!”
“那我们能不能先从麻辣烫开始?”他讨价还价。
“不行,你知道什么叫湘军精神吗?说一不二。”
“我们东北人也是有气节的!哎,你别动手啊,你知道东北黑社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