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傅小官董书兰
简介:穿越古代地主家的傻儿子,傅小官对此很满意:不用权谋,不用厮杀,守着一方土地就能逍遥快活; 可为什么他突然就深陷泥潭—— 朝堂风云,内忧外患,诸事缠身……这不是他一个小地主该承受的啊!快离他远点! 公主殿下你也不行!说好的君子动口不动手你……
关注微信公众号【如棠读物】
去回个书号【3157】, 即可阅读《穿成地主家的傻儿子》小说全文!
宣历八年,五月初一,春光渐褪,夏花锦绣。
朝阳被院子里的那棵老榕树茂密的叶子切成了一片一片,轻飘飘落在了地上,也有那么几片透过窗棂洒在了傅小官的脸上。
那是一张白皙清秀略带稚嫩的脸,只是那双眼睛看着窗外疯开的野花,凝眉间视线仿佛有几分重量,便见某一簇野花微微的弯了弯腰。
这是重生了——傅小官醒来两天,整合了这个身体原本的记忆,哪怕他觉得无比的荒谬,但活生生的现实告诉他,这一切都是真的。
“也好……!”
“一切都已过去,也算是……解脱了!”
他微微展开了笑颜,嘴角翘起,眼里如刀般锋锐的光芒敛去,便平静的如一泓秋水,那般的深邃,哪是一个十六岁地主家的傻儿子会有的神蕴。
这也是春秀觉得奇怪的地方。
春秀觉得少爷醒来就像变了一个人,当时少爷睁开眼的那一瞬间,春秀被那眼神生生的迫退三步,小心脏砰砰的直欲跳出。
那一刻,她感觉如坠冰窖。
那一刻,她甚至连呼吸都已停止。
如刀般的眼神向她劈来,落在了她的脖子上,然后消失不见。
她愕然的张开嘴,再看向躺在床上的傅小官时,那双眼睛已徐徐闭上,似乎……刚才那一切并未曾发生,只是自己担心少爷太过紧张了?
春秀端着一盆水从廊间走来,这两天少爷恢复了少许,那双眼睛再没有给她如刀般的感觉,只是经此一事,少爷似乎成熟了很多,令她微微感到有些陌生。
这不是她关心的事,只要少爷安好……那便一切都好。
……
水盆放在架子上,傅小官走了过来,伸手就从架子上取下了毛巾。
春秀愣了一下,小嘴儿微翕,“少爷……奴婢……”
“我自己来,谢谢!”
傅小官随意的说着,将毛巾放在盆里,便看见春秀那张小嘴儿张得愈发的大了。
他笑了笑,拧着毛巾洗了洗脸。
春秀的一双小手紧紧的拽着衣裙,她紧张的问道:“少爷,是不是奴婢哪里做得不好?”
“不是你的问题,是我的问题……我还不是很习惯。”
春秀没有听懂,少爷这一番简单的举动让她很不习惯,尤其是谢谢二字,令她陡然极有压力。
服侍了少爷足足十年,少爷的起居全是她一手操办,稍有不顺虽然不至于打骂,但给的脸色却少不了,今儿个少爷居然说出了谢谢,他是怎么了?
作为临江城首屈一指的大地主家的独苗少爷,傅小官这个名字很是响亮。
当然不是因为文采或者武功,而是傅少爷一掷千金的豪放,还有声色犬马的荒唐。
十二岁酗酒,十三岁上青楼,十四岁扬言要娶怡红楼的花魁樊朵儿,十六岁——就是两个月前,他带着一帮狐朋狗友在临江楼小聚,却没有料到大祸临头。
关注微信公众号【如棠读物】
去回个书号【3157】, 即可阅读《穿成地主家的傻儿子》小说全文!
“这……这是傅小官所作?”张文翰豁然站起,手中的折扇却没有再摇。
柳景行已经将两首词吟诵完,此间沉寂了数息。
“张公子这是不相信了?”董书兰淡然一笑,又道:“时五月初五夜,傅小官于下村西山别院所作……我记得张公子在五月初五也曾作了一首清平乐,当时得诸公赞赏,评为端午第一词。张公子的文采小女子是知晓的,那么张公子来评评傅小官的这首南歌子.游赏,如何?”
张文翰脸上渐有笑意,手中折扇轻摇,说道:“在下岂敢不信董小姐所言,只是……这傅公子此前行事确实有些荒诞,也未曾作过诗词,在下就是觉得很是惊诧。傅小官这首南歌子在下自叹弗如,是不敢评鉴的。如此看来,这傅小官变化颇大,倒是在下耳目闭塞了。”
柳景行心里自然不服,他正要说话,却见张文翰对他摆了摆手:“临江才子,当有傅小官一席,单凭这两首词,在下心里极为佩服,只是可惜明日便要启程去上京,少了与傅公子讨教的机会……景行贤弟,此后多与傅公子亲近,若得傅公子佳作,可别忘了书给为兄,共赏之。”
柳景行沉默两息,回道:“当如此。”
二人落座,此间众人多为商贾,对诗词一事虽有涉猎却不精通,此刻听张文翰说来——这意思是傅小官的诗词比张文翰还要高上一筹了。
有人面面相觑,倒是粮商杨记的老板杨一山哈哈大笑起来,“傅家主常与我等往来,每每聊起最苦恼之事莫过于其子傅小官,如今看来这傅家小子好像出息了,这是好事。临江四大才子,张公子是要去上京会试中状元金銮殿上面圣的,此后展翅高飞居于庙堂之上,临江便剩下三大才子,而今傅家少爷既然有此文才,正好填补,恰也说明了临江之地文风鼎盛人杰地灵。”
“老杨所言有理,如果不是董小姐今日拿出这两首词,我等可不知晓,来来来,为我临江再添一位才子共饮此杯!”
说话的是粮商范记的家主范奎,此刻范奎举杯,众人便一番赞叹共饮了一杯。
张文翰觉得这杯酒比毒药还难喝,但他脸上的笑意依旧,杯里更是滴酒未剩。
“这两首词为傅公子成名之作,当传遍天下。我走之后,景行可否将这两首词交于怡红楼的樊朵儿姑娘——她的曲儿可谓临江一绝,由她所唱,当不会辱没了傅公子之才华。”张文翰如沐春风般对柳景行说道。
柳景行心有疑惑,但依然点头应了下来。
于是,这两首词就这样流传开来,傅小官的才子之名,也如此这般的传播开来。
当然,此刻的傅小官并不知道临江楼里董书兰为了给他正名,将他的两首词抛了出来。
……
一处大宅子,一棵老榕树,一把新凉椅。
傅小官躺在凉椅上,春秀在旁边给他摇着扇子,他的手里捧着一本小册子——还是家里的田产,他至今未曾看完。
“秀儿,水。”
春秀将温凉的茶水递到了他的手上。
关注微信公众号【如棠读物】
去回个书号【3157】, 即可阅读《穿成地主家的傻儿子》小说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