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可不是我说的,而是大名鼎鼎的柏拉图讲的:“讲故事的人很危险。“
他说的太对了。
每一个故事背后都隐藏着一种思想。哪一种社会制度更优越?英雄和坏蛋到底谁更胜一筹?成功的意义是什么,财富,名声,还是心中的道义?观众们总能在故事讲完后了解作者想传达的意思。
故事之所以危险,正因为它本身具有思想性。你可以禁锢一个人的身体,却不能囚禁一种思想。一旦它透过银幕或者穿过书本进入你的脑海,这粒种子便会牢牢的生根发芽。在将来的某一天,它也许会长成一棵你无法忽视的参天大树。
很多作者正是因为太急于传达自己的思想,将故事变成了说教,有趣也变成了乏味。简单的讲,他偏心了。如果我们的作者坚信“正义会打败邪恶“,那么在说故事的过程中,他很容易就创造出一个愚昧无知的反派,为了一些站不住脚的理由去犯罪,与此同时,主角又是一个无所不能的英雄。这样的故事,一开场便能预见结局,谁还愿意花时间去看呢?
在任何一个好故事里,对抗双方的实力要旗鼓相当才够刺激。换言之,如果你故事中的反派聪明绝顶,那么你的主角必须同样足智多谋。
罗伯特麦基在《故事》中提到:“同一思想的正反两面在整个影片中循环往复地较量,紧张度不断加强,直到危机转折点处,在最后的绝境中迎头相撞。这一碰撞便产生了故事高潮。”观众在故事的过程中一会儿对英雄的消沉感到失望,一会儿又因为他的崛起而激动不已;一会儿为坏蛋打败英雄感到难受,一会儿又为了正义最终战胜邪恶而拍手鼓掌。作者要让观众不断紧张地猜测,到底哪一方会赢?是用什么方式赢的?输的那一方后果又会如何?一个不到最后一刻猜不透结局的故事,才值得一看。
但优秀故事之所以罕见,是因为它对作者提出的要求太高。在创作时,作者必须一直站在正反双方的平衡处。比如,在一次较量中,正方得胜,那么作者此刻必须要让观众相信“正义既真理“,然而在另一回合里,作者又要站在反派的视角,为他们竭力发声。同时,每一次竞技的激烈程度要不断上升,就像一根越绷越紧的弦,要在最后一刻才猛然弹开。
自从故事出现以来,总是不断有人把自己当作一个救世主,试图通过讲述故事来解决困扰人类的终极难题,比如怎样才能停止战争,远方和苟且该如何选择等。
伟大的作品从来不会给我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它只是向我们展示了事情的真像。真像令我们清醒,让我们能够正确的认识和反思自己。我们虽都是凡人,但在创作中却要站在上帝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上帝知道,这世界有光明,也有黑暗;有美丽,还有丑恶;有温暖的爱必然会有入骨的恨。
这一切都是不可缺少的。因为矛盾乃生活和故事之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