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刚出生的时候,处于一种混沌状态。女儿看见我的这个题目以及写下的第一句话,说:“你知道人刚出生的时候为什么哭么,因为他们想在妈妈肚子里再睡一会儿。”呵呵,这是我写本文的一个小插曲。
前几天,我与女儿翻看《山海经》,乍看之下,这些神兽的形象简直颠覆人的想象。细细看来,却发现“精精”长着牛的头,狐狸的尾巴;“孟槐”长着豪猪的身体,猪的脸;“夫诸”是鹿的身体,角是两株桃树,桃树开满了粉色的桃花。从第一个神兽至最后一个神兽,依依看过,发现古人是对现有物种认识再认识后,才创造了这些具有美丑善恶不同属性的神兽。也就是说,这些神兽并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有中生有而来,是古人无法用科学的眼光认识世界从而衍生出来的超意识。
同样,人这个物种的产生也是有中生有,不论人的外形还是内在都多少存在动物性的痕迹,人类学家及生物学家的研究结果也表明人的基因链与猩猩最为相似,并推测人类有可能是某种猩猩进化而来。研究结果还表明,人的大脑有三个区域,一个负责支配肢体行动,一个负责感性认知行为,一个负责理性认知行为。其中,感性认知区域在哺乳动物大脑中普遍存在,而理性认知区域只在人脑中才存在,这个研究结果间接解释了为什么只有人能拥有思想,动物却不能。
人的思想的产生也不会无中生有。人们看到从树上掉落的叶子,会想到“化作春泥更护花”,也会哀叹“岁月催人老”;坐在渔船上的渔民,看见汹涌的浪涛席卷而来,会感叹生命的脆弱,而站在岸边的游客,看见汹涌的浪涛拍打着礁石,可能内心会生出无所畏惧的力量。不同的事物会引发不同的感想,同一事物也可能引发人们不同的感想。
人们的思想不仅受外在的环境的影响,还受心境的影响,人现时的喜怒哀乐又是在旧时环境中产生的。环境中有物有人有事,归根结底,人的思想产生自有。
所以,刚成型的婴孩儿的头脑是一片混沌。他还不了解环境,只靠感性认知世界。婴儿最初始的生理需求是吃饱,他感到饿的时候,就把所有能接触到的东西塞到嘴里,通过不断试错,他渐渐有了经验,知道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也了解自己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从婴孩儿这里,我们了解到人认知世界也许是从识别食物开始的。
同样,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从选择食物开始的。当远古人发现采摘、种植果黍可以果腹时,人类社会发展成母系社会;当人们为了争夺资源发动战争时,人类社会发展成父系社会;当土地为王时,人类社会发展成封建社会。人类社会从自然中诞生,人在社会中生存。不同社会类型产生不同的思想,社会实践的进步和人的思想的进步相辅相成。
新生的婴孩儿最初是从他生活的环境中认知世界的,他初期的认知受地理位置、家族文化、教育程度、国家形态所限制,使得他发展成与他所生活的环境中的人具有相似的特征的一类人。这个时期的人是环境创造的产物,他此时的形态就如环境所创造的物等同,比如生活在澳大利亚的袋鼠,生活在极寒之地的北极熊,长在花园里的老树,埋在河里的石头。此时的他所有的思想均是他所生活的环境的产物,一样的环境下,无非是张三李四名姓及外形之别。
什么时候人是他自己呢,可以自称得起“我”呢,是人懂得自己创造自己的时候。人要创造自己,首先得以未来的眼光审视自己,然后在实际行动中向未来走去。人的未来是什么,在行动之前只是一团幻影、一个愿望,只有通过不间断地行动,并且不间断地对行动的反思矫正,那个未来的自己的面貌才会逐渐清晰起来。未来永远是未知数,因为人通过行动、思考不停地创造新的自己,就像蛇以蜕皮的方式成长一样,人以不断死亡的方式重获新生。人现在拥有的形态是此时之前创造的,人未来的形态是现在和以后的行动创造的,人的一生所有的思想活动都是在创造自己,这项事业至死不渝,这也是人活着的证据。
但也有人选择活着就死了。他们不想创造自己,他们因地制宜,随波逐流,回归到动物本性。因为这些人懦弱,害怕孤独。创造自己这一命题本身就说明人在创造自己中无所依靠,只能依靠自己才能成为自己,这个过程是孤独的,是“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的凄苦。他们宁愿选择失掉这一为人最本真的自由而变得不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