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回到人之为人的特性3

这你就理解了,为什么今年我看到小微学校会兴奋,因为,小微学校在组织这盏灯上有先发优势,它天然扁平,组织里的每一个人就像是社区成员相互信任、共同成长。它的七盏灯虽然还不太平衡,但是无论从出发点还是落脚点,都运行到了教育本质的轨道上,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比如,在成都的先锋学习社区,我看到30多个被传统学校放弃的孩子,他们有的因为不适应讲授式的教学方式而成绩不佳,有的找不到学习的意义而沉湎游戏,有的因为心理问题而逃避上学。当家长抱着一丝希望把孩子送到先锋的时候,这里的老师们选择了陪伴与包容。他们深知教育就是让每一个孩子可以不一样地走上伟大的道路,因此重新设计了学习空间,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方式自主选择。

老师们用平等的师生关系,一点点找到沉湎游戏的孩子的根本问题,是没有建立起时间概念,他们让孩子们学会了规划,进而让学生获得了自信,找到了人生的目标和热爱的职业方向。

好,这是回到人的本来,那么新世纪第三个10年即将开始之际,教育还必须思考另一个问题,我把它称为“眺望人之未来”,就是看教育七盏灯的联动是否能充分发挥人的优势,在人机和谐共处中创造人类社会新常态。

当以前的简单技术变成人工智能这样的复杂技术时,人与机器如何协同共存的问题就成为教育不可回避的重大命题。

《经济学人》杂志在2019年推出过一期封面报道,题目叫《可怕的不是机器替代人,而是人变成机器》。如果我们再按照以前工业时代的大规模、流水线、标准化生产人的话,那么人的确就会被机器所取代。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七盏灯的运转必然要走到人之为人的特性轨道上来。

在智能机器出现之前,所有的机器仅仅是人类手脚的放大器,不会思考,没有智能,因此完全听从于人的控制。但是现代人工智能,

开始在模式识别、复杂算法以及其他极具人性化的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意味着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变成了主体之间的共处关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你好,欢迎来到《沈祖芸·全球教育报告》,我是沈祖芸。 这是《全球教育报告》的最后一讲,之前你已经了解了可以通过组织...
    清香一瓣阅读 2,761评论 0 1
  • 生活中,谁都会有钱银短缺的时候,相互借钱也是在所难免。借钱肯定要写欠条,而欠条该怎么写才有法律效力,小编来告诉你:...
    善证法律阅读 4,338评论 0 0
  • 昨天加入了一个微信号蜗牛保险医院,这是一个专门帮人家诊断保险的机构公众号。看了群主写的那些关于保险方面的知识,我才...
    一零在这里阅读 3,345评论 0 0
  • 在一个阳光明媚,万里无云的上午,让我们万分期待的秋游活动来到了。 我们坐着大巴车向阿拉丁农场出发,我们在刚到达目的...
    陈张顺阅读 1,618评论 0 0
  • 作为生活的情趣,学习本身也该成为一种乐趣,关键是放松的心态。 ――...
    桐花mm阅读 3,579评论 12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