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信近于义。信就是不欺,义者宜也,就是合宜的意思。说的很明白,信是要接近于义的,不能和义画等号的。为什么呢?信可是诺言啊,诺言是不易变的,但这个“义”会随着时空的变化而改变的,所以说信只能近于义。
言可复也。“复”要理解为验证,我只是说了,还没做呢,现在要去做,去履行诺言,这叫言可复。但问题出来了,俗语云:“此一时,彼一时”,如果事态逆袭,已经不那么合乎“义”了,但又考虑到“信”,为了颜面也不得不醒着头皮去做,但人人要是都照这个标准行事,我们活着岂不的很悲催?怎不闻: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乎!所以说 ,承诺他人是要谨慎的,前面我们也说过“谨而信”,要谨慎的想清楚这事情合不合时宜,要接近于“义”,才能言可复,才能去践行。
当然文化也总是有延展的,儒家讲“义”是合乎时宜。但在我们中国人的大众眼中,墨子的侠义精神更有广泛的基础,有道是“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是就出手!”为挚友两肋插刀,为家国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惜,这些又是另外层面的了,我们要区分开来看。
恭近于礼,这恭敬可是好东西啊,但好东西要用对地方才能体现其与众不同,礼我们在前面重点说了,礼的要求是很微妙的,多一点则谄媚,少一点则轻蔑,所以恭敬也是要接近礼的标准,不造作,不敷衍,这样才能远耻辱也。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作为君子的入门课,就是变通,要学会审时度势,说话要近于实际,举止要近于真诚。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这句话又是个千古疑案,不妨先看看先贤们的说法。
孔安国:因,亲也。言所亲不失其亲,亦可宗敬也。
朱熹:所依者不失其可亲之人,则亦可以宗而主之矣。
辜鸿铭:同那些值得交往的人交朋友,这样才能去信赖朋友。
钱穆:遇有所因依时,必先择其可亲者,亦可依若宗主了。
我看了先贤们的翻译真是诘屈聱牙,还是觉得牵强模糊,当然我们还可以看看当代大贤的见解。
如李零先生认为:“‘因’,读为姻。古代社会,最重血缘关系,血缘关系就是‘宗’。其次是婚姻关系,婚姻关系就是‘因’。前者也叫内亲、内宗,后者也叫外亲、外宗。孔子的意思是,姥姥、舅舅家,虽然比不上爷爷家,但如果不失亲近,也等于宗”。《丧家狗——我说〈论语〉》
李先生的婚姻说很大胆,从语法,和全文的逻辑结构都可以说的通,但大胆的说法需要时间来让人来接受。
鄙人才疏学浅,也只能综合众人之长,回归传统,给自己一个合理的交代。
“因”解释为凭借、依靠,“因不失其亲“是说依靠着,能不错失可亲的人(有才德的人),必定前文也讲到泛爱众而亲仁,“宗”当做效法讲,“亦可宗也”说这个人是值得效法的。
学而篇十三章我们意译为:
有子说:诺言要在正确的范围内做出承诺,这样才能信守诺言。
举止态度是发自内心的诚意且没有造作,这样才可以远离非议。
依靠着有才德的人,亲近、学习,能做到这样,这个人就值得效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