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童自然教育的实践中,除了引导孩子观察,还可以让他们进行情景自然物创作。把他们天马行空编的故事用自然物呈现出来,不仅能提高其语言能力,还能丰富他们的想象,加强动手能力及美育培养。因为还没开学所以一直都是老师进行自然物创作的预操作。
一、作品创作
我们先进行的是自然物的作品创作,我的作品是《石头花》主要作用了石头和小树枝制作了这幅作品,这幅作品制作较为简单适合幼儿操作,主要是在选择石头的时候需要进行一一比对,寻找大小合适、颜色相同的石头作为花瓣,花芯则是比较圆润的石头更为合适。在制作小雏菊的时候需要的石头就更为难找了,需要让小朋友对比着花芯的大小寻找长长的椭圆形的白色小石头组成小雏菊。然后用小树枝做颈,大石头画上好看的花纹漂亮的石头花就完成了。
二、户外融合自然物
结合原有户外设施的基础上添加树枝作为障碍物,让孩子们通过跑、跳、爬的方式进行活动。通过简单的跨跳、匍匐前进来锻炼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指南》中提到小班的孩子爬的动作要求是“手、膝着地自然协调向前爬,指导要点:侧重点在两手、两膝的离地顺序上。”所以在活动的时候老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提醒孩子注意安全、遵守游戏规则,有秩序的开展游戏,避免因为奔跑过快而发生擦碰的可能性。
游戏跳树枝是用简单的直线连接的方式进行摆放,游戏当中有各种各样的玩法。可以以树枝为中心左右交替跑、也可以用单脚或双脚跳的方式抵达终点,进阶模式的玩法就更加的多样化了。在原有树枝的旁边再摆放一根延长的树枝,可以以来回跑的方式;也可以用双脚打开、合拢跳的方式;还可以用单脚跳结合双脚跳的方式抵达终点,也可以进行小朋友的两两比赛,看看谁在遵守游戏规则的同时又能用的更多的办法快速的抵达终点,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以及想象力与创造力。
三、自然物搭建
树枝结合搭建区积木也能创造出很多有意思的搭建作品。根据小班的幼儿的年龄特点适合平面或者是简单摞高的方式进行搭建,所以我和苗老师用树枝作为主要材料摆出小朋友的轮廓,然后用积木和小石头作为辅助材料装饰小朋友的衣服和脸。难度较小,但需要幼儿寻找合适的木头,进行大面积的拼摆。
再就是运用平衡、找到支点的办法搭一个火堆,培养幼儿的手的精细动作,需要小心的放置木头找到支点。
这些都只是老师进行的预操作,我相信等小朋友们来到幼儿园会有发现更多有意思的自然物的玩法和创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