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触及心理学发现心理真的是一门学问。比如,如何给别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如何从对方的兴趣爱好中了解他人?
今天一个学生,给了我一本书。《人际交往心理学》。当我看了之后突然发现,人就像是透明的。可以从颜色了解他,比如这个人他喜欢红色,说明他比较刚烈外放。比如这个人他喜欢了蓝色,他是与红色有很大的区别,他的性格比较冷静沉稳。一个人比如喜欢白色,那他肯定追求完美。黑色代表冷酷。
还可以从人的行为动作以及举止言行中了解一个人。比如这个人当焦虑的时候,他可能会连续一直在搓手腕儿。当一个人他提出疑惑时,可能会摸脖子或后脑勺。
虽然世界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但是当别人说出来你内心不曾说出的感受时,相信你会感到前所未有的温暖。也许你会想他怎么会这么懂我?这个时候即便是初次见面,我们也会觉得对方和自己的距离越来越近。这就需要学习一点心理学,能够看透人性。能够从他的面部表情他的言行举止当中去了解他,知道他想要表达什么。这个时候其实你也就拉近了与他的关系。
亲和力是第一印象良好的保证,没有人会不喜欢善意的微笑,温和的性格,或者一颗善良的心灵。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会因为彼此之间有着相似性和共同性,而觉得对方很容易接近,进一步产生亲近感。这种效应就叫做亲和效应。
如何增强亲和力呢?除了面带微笑在语音语调上也具有号召力。就像老师你在课堂上第一印象很重要。如果你为自己塑造了一个很好的形象,那么孩子们都会喜欢你的。
培养自己的亲和力很关键,一个真诚的微笑,一次认真的聆听,一个适当的玩笑,一次细节的关注,都可以打动人心,塑造个人的亲和力,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多赞美,用谦虚的态度赢得别人的好感,并迅速敞开自己的心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叩响他人心灵的房门。
当听到一位同事,他因为自己的孩子性格发展不完善,逼着自己去学心理学,却没有真正的帮到孩子。我内心里边非常的理解和同情。我也希望能够让自己所学的一点知识真正的用到实践当中。同时也去拯救这个无助的孩子。知识就是学以致用。每当看到他的孩子是那样的无助,那样的胆小与自卑。我都心生怜悯,希望能够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能够帮到这个孩子,让这个孩子在有限的童年时光能够真正的打开自己的心门。让自己变得阳光与自信。
虽然我只学了一个皮毛心理学,他只是冰山一角。但是我现在有很大的信心,我希望能从他的身上抠开一些东西。让这个孩子走出心理阴影,走出他的自卑。
以前我很少去深入孩子的内心,当我在学习了心理学之后,我发现每个孩子他都有自己内心的想法。我希望他的心门是打开的,而不是闭合的。在接下来的日子当中,我将力所能及帮到更多的孩子,也希望自己能够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为孩子们排忧解难。让他们喜欢上我。
多问几个为什么,多去赞美他,让孩子能够相信你,信任你,我相信他会一步一步打开自己的心门的。
教育这条道路任重而道远, 现在突然发现能去帮助这些孩子们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在未来我将考一个心理学资格证。让自己的知识更加专业化。希望能够真正的获益与他们,也能获益与自己。
在《羊皮卷》那本书当中说过,一个人的一生当你考了十个资格证的时候,你就会在自己的领域真的做到任意驰骋。当然你考的这些资格证,他一定是跟你的专业相关的。比如一个律师他要考和自己相关的专业,那么他考一些电器或者厨师之类一定是帮不到自己的,还把自己搞得精疲力尽,就赔了夫人又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