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是近代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同时也是一位具有争议的人物,他一生严以律己、赏罚分明、勤俭节约、修身养性、崇尚气节、治学严谨、为人正直,实现了儒家“立功、立德、立言”的三不朽事业,同时,他又积极向西方学习,开展洋务运动,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中国第一所兵工学堂、设立中国第一个翻译馆,派遣中国第一批留学生,为中国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他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曲折,既有荣耀之处,也有挫折之时,但是他凭借超越常人的毅力和功夫,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成就了不凡的事业,受到后人的敬仰。曾公所处清朝晚期,正值内忧外患社会动荡之际,曾公凭借相术来观人识相,选拔人才,网罗了诸如李鸿章、左宗棠、彭玉麟等一批俊杰。
在新书到手之前,已经在网络上大致阅读过,不够过瘾,觉得应该要端坐书桌前,边看边笔记才对得起曾公留给后人的这番心血。今天收到新书,心内欣喜不已,迫不及待看了整本书的目录,并挑了几篇阅读……
冰鉴的解释,冰者—明净,鉴者--镜也,“冰鉴”比喻明察秋毫、洞悉内情。冰鉴全书共分七篇,即神骨篇、刚柔篇、容貌篇、情态篇、须眉篇、声音篇、气色篇,贯穿于整篇文章的主题是看人的方法。
曾公的相术通过对人的言、行、神、情等方面的观察,从一个人日常中的气质、眼神、表情、为人处世、言辞语音、行为动作和性格等多个方面总结出人的性格特征、人格品质、内心活动、精神面貌、处世经验,继而归纳出人的前途和命运,以及阐述了识人用人之道。
冰鉴中总结出相人的口诀:“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
该书也运用了很多相学知识,比如周易、庄子、麻衣相法等许多涉及古文化相关的内容,没有一定的相关储备,很难融会贯通的理解其意。
曾国藩摒弃传统相术之习俗,从整体出发,就相论人,就神取人,从静态中把握人的本质,从动态中观察人的归宿。
识人以用事,自知以修身。本着汲取古人的智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勤加观察,内外兼修,努力做到“俯仰天地心无愧,守正固本品自高”的原则去品读。
第一篇 神骨鉴
人的精神状态主要反映在两只眼睛中,人的骨骼丰俊主要表现在一张面孔上,所以说“神骨”鉴乃识人的第一要诀。
一、识人观人,神骨为先
【原文】
语云:“脱谷为糠,其髓斯存。”神之谓也。“山骞不崩,唯石为镇。”骨之谓也。一身精神,具乎两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他家兼论形骸,文人先观神骨。开门见山,此为第一。
【解读】
精神和骨骼就好像两扇大门,命运就像巍巍立于门外的大山,打开大门,山势自然尽收眼底。这两扇大门——精神和骨骼。
*在内为骨,外现为神
神为形之表,形与神相依赖,神是蕴涵在形之中的。形是神存在的基础。神有一种穿透力,能透过人的外貌而表现出来,也就是说,气质是神的构成之一。
*神藏于形之内
形则是指容貌,而眼睛则能表现出神的形态。
人有千百种,我们如何分辨这些人,就需要观察人的神态。所谓心有所动,眼神会流露出变化。察神就好比打开大门,门一打开,就能看到这个人的心性、才干。
生活中人们常用“双目炯炯有神”来形容人的精力旺盛,机敏干练。从中可得出目与神之间的关系。
*神有余和神不足
*眼睛能传神
*各种眼睛的神态
*神与骨骼的联系
骨,并不是指人体解剖学意义上的骨骼,而是专指与“神”相配、能传递信息的几块骨骼。为了能让人们更好地理解两者间的联系,曾国藩用了两个比喻来解释:
稻谷的精华是米,米蕴藏在壳内,碾壳成糠,皮去掉了,精华还在,也能用。米没有随着糠而去,那么神于形也是如此不会随着形(外形)而消失,所以说:“脱谷为糠,其髓斯存”。
骨为人体的支撑支柱,骨与人体就如同石与泥土。泥土会随风和水的冲击而脱落和流失,但是山石却依然矗立。
人的容貌也是如此,即使受到了损伤,有了缺陷,骨子里的韵气也不会变化,仍然可以凭借骨来辨别人的显达。因此说:“山骞不崩,唯石为镇”。
骨起到支撑人体的作用,因此,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人的体貌美丑。而头部骨骼的优劣又成为整体骨骼优劣的“首长”,面骨又是头骨的代表,因而面骨的优劣能鉴别头骨的好坏,进而可鉴别全身的好坏。由此说:“一身精神,具乎两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这也是本次学习内容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