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正儿八经开始干一件事之前,还真觉得"选择团队协作工具"这事根本就不是个事,几个人往团队一坐,QQ上拉个讨论组,再不行就加上邮件,这下铁定够了。
而实际的情况是,在用了几个月的QQ群和邮件作为干活的沟通工具之后,我觉得基本上已经受不了了。相信我,如果你这么干的话,你也会的。
IM代表着一个“同步”的世界,屏幕那端的每一句话都期盼着你立刻回应,可是君须知,产品一声吼,开发累成狗啊,需求与开发之间,本来就是异步的,同步的交流方式,本身就是对这种关系的扭曲。如果继续闷声作大死,你想采用一个QQ群来“博采众长”的话,那么一个关键的需求被掩盖在“我今天从一个散发着香味的妹子身边跑过”这样的闲聊之间也再正常不过了。
邮件稍微好了一点。好歹是一个比较异步的交流方式了。而且加上“会话模式”之后,可以把一个任务变得非常有条理。但是作为团队写作工具,它还是有自己的硬伤,随便举两点:
1)无法直观地对项目有一个整体的把我,他人的进度对自己而言是不可见的
2)讨论不方便,是的,因为太容易给别人造成干扰了,以至于最后可能大家都不说了
既然如此,那就找找合适的团队协作工具吧。
(提示:本文前半部分旨在思考理想中的协作工具是怎么样的,相对比较客观;后半部分倾向于推荐,有比较强烈的主观色彩。)
选择的依据
在去寻找之前,首先去定义,我想要找一个什么样的团队合作软件。
在正式开始之前,先明确范围:我们讨论团队协作软件,且侧重与“协同”和“沟通”这一块,而代码的协作、文件的同步(除了GitHub、Google Doc还有别的选择了吗!)。
“团队协作”,根本上要解决的问题是效率的问题,所以评判一个工具是不是一个好的团队协作工具,最根本的地方就在于,它是否能够帮助整个集体提高效率。即便看上去是其他的方面的因素,某种意义上而言,都是作用于“效率”而发挥作用的。
因此,“效率”是我们唯一的评判点。
具体一点儿
笼统地说效率不是一件好事情,对于不同的角色、不同的项目、同一个项目的不同阶段可能有着不同的需求,先明确需求,才能看清楚是否提高了效率。
不同角色
一个公司的项目中,我们姑且简单地认为只有负责考核的管理者、负责需求的产品经理以及最最苦逼地做执行的设计师&程序员。根据他们的职责的不同,需求有所不同,实际上就要回到这样几个问题:
1)管理者:能否清晰地查看项目的进度情况、每一个人的执行情况?
2)产品经理:能否方便地将需求让执行者知晓?是否具有良好地讨论功能?是否方便地获知项目的进展情况以便继续完善接下来的工作?
3)设计师&程序员:清晰地查看自己的任务、获知其他同事的任务完成情况以便继续开展接下来的工作
不同阶段
同一个项目,在不同的阶段参与人员可能会有一定的变化,因此需要考虑这样几个情况:
1)是否方便地添加成员到一个项目组中?项目组人数是否有限制?
2)对于一个新进入项目的成员而言,是否能够快速对项目进度有明确认识,对自我任务快速了解?
3)开发人员如果参与到多个项目中,是否易于切换?不同项目见区分度是否足够高?
其他
除了以上这几点之外,还有对效率有影响的共性因素,基本上可以归纳为工具的舒适性、可扩展性、安全性,这就比较常规了,属于普通工具的考核因素了:
1)界面美观度
2)交互的直觉性
3)速度(是否需要翻墙)
4)语言
5)跨平台支持
6)可扩展性(API、与其他系统整合)
7)安全性
做出选择
在一番尝试之后,我认为Trello一个非常切合上述需求的工具。
(在阅读下面的文字前,请先熟悉一下感受一下我在Trello上做得这个基础教程)
Trello是美国知名程序员Joel Spolsky所创办的 Fog Creek Software的作品,从发布到现在大约两年的时间(BTW:如果你不知道谁是Joel Spolsky,没关系,你听说过Stack Over Flow就行,他就是站在StackOverFlow背后的男人,阮一峰翻译过他的文集。还可以围观一下他们公司环境)。
不得不说,见到Trello的第一眼就让我喜欢上了他。这货真的很直观,再加上仿真的拖动效果,界面上和用户体验上就已经无可挑剔了。
感性之后,再来理性地分析一下,来看一看,Trello是如何回答我们上面提出的问题的(阅读下面的东西之前,最好先看一看我):
不同角色
Trello通过Board来划分项目,通过Card来划分一个项目中的任务,通过List描述状态(ToDo、Doing……),并且通过在List中的位置来区分优先级。在进入一个项目之后,可以看到所有的小任务按状态和优先级排列好了。对于所有人,都可以非常方便地了解整个项目的进展,一目了然。
对于管理者而言,通过右侧小组的Timeline,可以查看每一个人最近做了什么,每一个动作都被记录着,有据可查。同时,可以为每一个任务指派负责人(一个或多个),责任划分非常清晰。
对于产品经理,可以非常方便地开一个新的Card来提出一个新的需求,同时通过内置的附件功能也能够非常爽地添加原型图、文档等(这一点对于设计师同样适用)。也可以直接对每一个Card进行讨论。
对于苦逼的执行者,任务和责任一目了然,想逃都逃不了。同样地,因为可以对项目有整体地把握和对协作者信息的同步,基本上不会因为信息不对称而无法安排接下来的工作了。
人员变动
一开始我还在担心Trello对于人数、项目数有任何的限制(钱倒还不是问题),直到我看到了这条回答:
There is no limit on:
-the number of members on a board
-the number of members in an org
-the number of board or organization owners
-the number of members assigned to a card
而又由于Trello它很直观的特性,再加上能够按照时间对项目进展进行回溯,可以让一个新加入的人员快速进入工作状态。
扩展性
1)任何一个Board可以导出为JSON格式
2)提供API支持(已经有不少人做了封装)
3)iOS(iPad和iPhone)Android、WinPhone都有客户端
4)可以直接通过GoogleDoc、Dropbox上传文件,使用Google账户登录
当你客户端上拖动它的卡片的时候,你真的会感到更爽,我说真的!甚至都想用它来做自己的事务管理软件了!
不足
没有让我不爽的地方了,我说真的!快快从我的邀请链接注册一发:trello.com/hongxiao2/recommend
写在后面
虽然很久没有写工具推荐的文章了,但是我依然相信,一个好的工具对于效率乃至生活的改善是多么大的。更何况我现在选择的是团队协作工具,这可是把整个团队的效率都压了上去啊……
所以一开始,我准备特别理性地把需求都列出来,然后逐个详细评测和对比。实际上我也这样做了一下,直到我遇到了Trello——说来好笑,我可是一年半以前就注册了它啊——突然有一种非理性的力量让我觉得,就是它了。这种感觉很微妙,它让我觉得Trello很骚气,也很愿意告诉别人我在用它。
如果一个工具比较符合你理性思考的预期,且又有一种让你推翻了自己的理性也要去选择它,那么就不妨非理性一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