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媒体平台上叨比叨,是我发自内心喜欢干的一件事情。
特别是里面那个“让坚持成为习惯的写作日更”活动,可圈可点。
以活动督促写作习惯养成的设计,无比美妙。
不要小瞧那个“日写百字曰日更”的小苛刻,其实是对人的意志力的一种考验。
规定里究竟是“百字”,还是“千字”,其实与你想要的那种坚持无关。百字也是写,千字也是练。
若能用最少的字,写出精彩,便是高手了。
当然若能写出经典,那就是几百年才能出来的“额滴神”了。
字越少,越难写。
习练过书法的人,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的体会。笔画儿越少的汉字,想要把它写好,难度系数就越大。
于右任先生曾经的一句经典:“小处不可随便。”应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总在字数上纠结自己,倒是可能与那副皮囊里面的那“堆堆欲望”有点儿关系了。
在几个平台叨比叨这几年,的确给自己带来了很多快乐。
这种快乐,是一件一件具体的事儿聚集在一起的喜悦与美好。
特别是把几年之前,自己写的那些文字拿出来细品的时候,那股子没有任何网络平台写作的经验,随兴而成的那种原生状态的稚嫩呼之欲出。
如果这种行为上的自觉,变成了不情不愿的无可奈何,哪怕是每天只写一个字,也不会快乐。
如果有一天,真的把写字当成了负担,毫无快乐可言的时候,绝对不会在这个地方迟疑一秒。
拔腿就走,有多远走多远。
于我而言,喜欢的做的事情的确有点儿多。
即使在物质条件,还远远没有达到十分的丰富的过去,也没有挡住我那对这个世界,满是好奇的目光,更不要说脚步了。
虽然现在看起来,之前好奇过的东西,还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但还是让我的童年、少年、青年乃至现在,都过非常充实。
想不愉快都不成了。
前两年,妻子就发现我一看到别人在冰面上抽“冰猴儿”,就迈不动步。
几次三番地劝我在网上也买一个玩儿。并给出了可以“实报实销”的优厚条件。让我顿觉领导的体贴和温暖。
小时候的“冰猴儿”从工到料再到组合,都是需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纯手工制作”的个性化作品。
而当下,网上形形色色的冰猴,样样俱全。完全不需要自己上手,东拼西凑地瞎折腾。
各种重量、各种材质、各种价位的“冰猴儿”应有尽有。
绝对会满足所有“玩主”们的各色需求。
不过,面对网上那些价位不等,材质不同的“冰猴儿”,似乎完全感受不到那种“亲切感”。
相比之下,总是对小时候,自己东拼西凑组装起来,浑身上下散发着“人味儿”的纯手工工艺的“冰猴儿”情有独钟。
基于此,一种冲动,突然出现。
开始备料。
应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