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朋友聊到“你爸爸妈妈没有要求过你学习吗?”
答案当然是没有,我十岁离家外出求学寄宿,寄宿的学校除了一个字“考”就没有了。
我现在还清晰地记得校长指着对面施工楼的民工们说“你们的父母在外面基本都是这样干的,供你们上学,你们的起点已经比别人差那么多了,中考是你们的第二次投胎。”
所以很多年我的焦虑基本都是关于学习的,虽然我内心并不觉得这个能给我带来什么,但就有一只手指挥着自己,这个做不好,可能就会直接在土地里干活一样,我承认,我没有很多能力,我很害怕被超越,虽然表面云淡风轻,可我潜意识里的大手已经替我做了决定,行动大脑思维并不匹配,我之后的行动就没有了。
我说实话,上这么多年学,快二十年了吧,我并没有见到过比我穷的同学,这样可能有点夸张,但身边的朋友我都是知道的,我永远是最穷的,我并不想变得很合父母的心意,我会故意惹他们生气了,因为这样的成绩其实怎么说呢,它就像一个工具,证明我不会再去那个施工地工作,我已经脱离了一部分。
但不得不承认,这样让我得不到自己对自己的认可,一个整天焦虑的人,怎么能认可自己呢?
看了基本心理学的书,我才明白:无论我是学生,还是带着孩子的女人。那都是我自己的生活,如果整天焦虑地无法有自己计划的研究生,我可能更想做个快乐的母亲,但这样并不是我能够选择的,就算我选了另一条路,我还是会焦虑我自己怎么又成为父辈那样的人了?之前的我会焦虑会不会下一秒我又成为父辈那样的人呢?
我并没有考虑过我自己的真正需求,我觉得人真正的东西是快乐。
我没有什么情商,记忆中的母亲一直在吵架,母亲生完了小弟父母关系才变好一点,我离家求学之前,家里爆发过剧烈的争吵,甚至有把小弟送人这样的气话。
听到过那样气话的孩子我对父母是有距离感的,我觉得我也会被抛弃,我对父亲有一些畏惧,这是真的。私立学校生存的根本是升学率,总结一句“考出去,你们就幸福了。”除了考试,我并没有得到过什么。
说了这么多,我只是想说,我小时候并没有得到过情商的教育,甚至也没什么爱的教育。
我可以说是没有情商,我知道我们的教育体系里也没有这个课,可是我希望我能把这个传给我的孩子。
我希望自己能够学会不焦虑,学会爱别人,学会和自己相处,学会和别人相处,这都是很漫长的课,我不是为了埋怨,表达我的愤怒,有些东西是不可抗因素,说句不好听的,我现在还是我们那一届那个私立走出来算牛批的人。
我的智商和情商是没有成正比的,我可以只认真学初一考上县重点实验班,高一高二两年不学考上一本,五个半月考上帝都211。
我的智商没有问题,说实话,还算有点高,可是我的情商是相当低的,我并不认可我自己,我害怕我被抛弃,我很喜欢和活得开心的人交朋友,做自己喜欢事情的人交朋友,热爱生活的人交朋友,有梦想的人交朋友。
朋友在我生命里的角色像一盏路灯,朋友做什么,我总要跟着的,因为我并不认为自己这样垃圾的人能够和这个世界相处,和自己相处,我需要参考朋友的生活目标,甚至复制她们的路线。
现在我觉得开始认可了自己,也终于有了自己的目标,开始学会自己去审视这个世界,去探索这个世界,因为生活从头到尾只是自己一个人的,朋友并不能做路灯,只能是参考。
情商,希望能够被父母教育给孩子,老师教育给孩子。
相信社会的发达,我这样的例子只会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