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模式
现阶段实战营采取“单枪匹马”的作战风格,即由一人独立承包讲课材料收集、案例整理、法律查询、可视化制作、上台演示等事项,我建议另增加“众志成城”模式,即由营员自行选择合作伙伴,共同完成讲课所需多种准备工作,例如将案例整理、法律查询、可视化制作等内容分配给不同的人完成,最后成果由每个合作伙伴轮流上阵展示。这种模式可以很好的锻炼团队合作能力,另外对讲课有畏惧心理或信心不足的营员也是一种鼓励。
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加强营内成员的交流合作,不同的人进行搭配或许会擦出不一样的火花,增添了很强的趣味性,再者合作伙伴在同一舞台就同一主题进行展示,不论是语言风格还是显现出的差异都是很大的亮点,非常凸显个人风格,从对比之中学习想必会记忆深刻。
二、活动录像
对每个讲课人员进行及时点评是实战营其中一个亮点,打破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隔阂,反而成为讲课人员最大的收获点,这种来自外界的评价帮助矫正了自我认知误差,明确了优势与不足。
既然有外界评价,那么自我评价我认为同样不可或缺,打个比喻,外界评价犹如对盲人的赞美,无论用多美丽的语言形容他身材的壮硕也无法替他完成实景的刻画,除非他治好眼睛自己照镜子一窥究竟,等他实实在在看到自己的身形才会得出自己的认知,即自我评价。
应用到实战营中,我们不妨采取录像的方式捕捉讲课人员的一举一动,让他们看看自己的镜像到底如何,或许他们会在心中感叹:原来我讲课是这个样子的。如此一来,外界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效果会比较全面立体,对个人的成长有益无害。另外对讲课人员进行录像很好操作,只需手机+支架即可完成,或直接从简:手机+胳膊。
三、活动记录
建议实战营每次活动都做好记录并出一篇文章,类似于新闻稿或会议记录,内容可以包括:讲课人员展示、讲课主题、讲课掠影、课件部分展示、主题探讨、个人心得、大众点评、资料链接、精彩图文及视频……这一活动主要可以锻炼记录、总结、写作、编辑、排版等方面的能力,成品文章可以在所内或更广范围内进行分享,一方面可以提高法小白实战营的影响,另一方面可以展示营员的成果,一举两得。
在初期阶段,主要以新闻稿的方式呈现,目的是锻炼能力及扩大影响,等到成熟时期,可顺时推出属于实战营的微信公众账号,由专人进行打理、运营。虽说律师的核心竞争力是专业知识及能力,但是在网络科技发展如此迅猛的时代,适当的营销推广必然可以为律师增添成功的砝码。
如今微信几乎是每个人都在使用的通讯软件,也是喜闻乐见的快速传播工具,因此在举办活动的同时,我们不妨思考如何利用微信或其他工具以最快最优的方式将法小白实战营推广出去,此时网络文章的撰写便被提到了一个高度,既然有活动,那么我们就可以记录它传播它,在这个过程中必然要学习新的技能,投入时间和精力,而这不恰恰就是锻炼和提升的机会吗。
相信每个人都主动或被动地接受着网络文章的轮番轰炸,读过的微信文章喝过的鸡汤都不在少数,可是是否有人想过自己也来写一篇呢?那会是一种什么感受?或许会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四、活动主题
对于法小白实战营交流主题的定位并不能仅局限于专业知识,除了这些核心硬件,我们还可以学习如何提升软实力,比如:
1、分享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的软件。好用的软件千千万,总有一款是你不熟悉而在他人眼里犹如神助的软件。
2、检索技能支招。做律师光有情商还不够,搜商也很重要,法律规定、案例等内容哪个不需要查查查,如果搜索技巧不得当,搜一天都可能得到不自己想要的内容,着实让人抓狂。
3、排版小能手。律师的大部分工作成果体现为书面文件,写得好不好暂且不说,最起码排版要整洁大方,给人良好的观感,因此排版的重要性不可小觑。
4、PPT制作分享。PPT适用的场合太多了,无疑是必备技能。
5、案件关系图。能画出来的案件关系就尽量不要用文字来堆叠,毕竟摞一堆谁都不想看。另外画图可以锻炼逻辑思维,还充满了很强的趣味性。当然这里所说的画图不是在纸上涂鸦(但可以是梳理画图思路),而是用相关专业作图软件来完成。
以上仅为个人建议,如有考虑不周的地方还请多多指教。
王巧灵
2017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