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了成甲2019年6月在公众号发表的一篇文章:“五星笔记法”,开启学习新技能
所谓五星笔记法就是在记笔记之前,先画出五个星星,每个星星代表一个问题,一共五个问题,今天就开始带着五星笔记法的实操部分开始实践练习:
1、预判对方要讲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这个内容值得讨论?
本篇文章的核心目的:告诉我们记笔记的重点不是记录作者说了什么,而是利用别人的知识,升级自己的知识体系。
这篇文章也是成甲在《好好思考》这本书中提到的相关内容,揭发了传统记笔记的弊端:很多人是摘抄笔记或写读书感想(我目前就是停留在这个层面)。但是记了一推笔记,后面尝尝没有用到生活中,学到了知识也无处用。针对这个问题,成甲提出了他自己记笔记的方式——五星笔记法,利用这个方法,他可以挖掘思维底层逻辑,把学到的知识成为自己的思维体系并应用于自己的生活中。(为什么这个内容值得讨论?)
2、记录对方讲解的逻辑是什么?
1、(坡道)先提出大家在学习的时候一直存在的一个困惑(引出读者的好奇心):笔记做了很多,但是到后来都发现记不住;
抛出问题:大家都是怎么做笔记的?引出传统做笔记的思维方式及存在的问题。
2、(目的)用自己做笔记的亲身经验总结告诉我们做笔记的目的:笔记主要不是记录别人讲的内容,而是记录别人没讲的内容,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3、(是什么及如何做)介绍“五星笔记法”的具体应用方法(在本篇文章中引用的五个问题就是五星笔记法的提问方式)
4、(甜点)号召大家行动起来应用五星笔记法练习写笔记。优秀笔记可以作为鼓励,可以被引用在他的新书中作为案例回馈书友。
3、这次讨论中我有什么疑问和启发?
联机学习:
第一:让我联想到前几天一直在看的《学会提问》这本书,让我学会了批判性思维:在阅读的时候不断的问作者,“说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这个问题直接呼应了五星笔记法中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在“记录作者讲解逻辑”的过程中,马上让我想到了樊登在《即兴演讲》这本书中告诉我们演讲的思路框架,先引用坡道,然后告诉我们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以及如何做笔记的正确方法,最后来个甜点:利用号召行动并采用优秀笔记作为新书案例的方式构造这本书的逻辑
4、对方的做法、想法或者给我的启发点,可以提炼为哪些思维模型?
这个问题需要好好花时间来思考,我在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的疑问就是:“思维模型”都有哪些?
这个问题好庞大,我突然想到了古典在《跃迁》这本书中提到列出问题清单,对于自己提出的问题,要先在百度、知乎、谷歌前三页进行搜索答案,如何还没有得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再去寻找可以解决问题的人;
有人认为“思维模型”就是在思考的基本过程,那模型数量不计其数。不过在这里的学习中,我学习到了记笔记的思维模型——五星笔记法(我也可以称之为一个思维模型)
5、这次讨论中给我的启发,哪些可以立刻变成下一步的行动?我如何把它们运用到自己的生活里?
启发:
1、这样记笔记之前还从来没有试过,能够认真思考作者写作的逻辑思维,摒弃了以往的读书心得写作方式,让自己的思维更加开拓。而且这第三个问题也是古典《跃迁》书中提到的联机学习,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晶体。
2、应用场景:读书笔记、会议记录、课程笔记
3、今天利用这篇文章启用了“五星笔记法”来实践操作,发现笔记没有那么枯燥乏味了,写完之后对作者的写作思路更加清晰,并且对文章的内容记忆更加深刻,关键的是以后我想这种方法不断的应用可以更好的锻炼自己的思维方法。
4、执行力+反思:文章看过后马上实践是执行力最好的体现,但是最完后晚上要记得进行反思,录“反思日志”。
5、利用这种笔记法与以往的读书心得比,时间花费会很长,但是得到的收益却是巨大的,如果养成这个思考模式,下功夫不断练习,以后思考问题都不会只停留在表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