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傍晚,5点半左右,爸爸问我想吃什么,问我吃小菜吗?我说:“吃”。说到小菜,其实是我们这边的一种卤菜,也没有名字,只知道我长这么大以来这很多年吃的小菜都是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街口,同一个人做的小菜。
做小菜的是一个外地的叔叔,胖胖的,个字不算矮,看起来还挺和气亲切,他老婆也是看起来挺友善的。
今天爸爸说让我买一块钱的馍,两个,然后买小菜,他给了我五块钱,当时我问是买两块钱的小菜吗,他说:“两块钱哪能买到小菜,至少买五块钱的,五块钱都买不到多少呢,买点海带、豆皮这样的,再看看其他的素菜买些来……”
我买的时候多要了些海带和豆皮,然后其他的都各要了一点,我也不知道哪个好吃,因为毕竟很久没有吃这家的小菜了,街上其他地方的小菜我也吃过不少,也还都挺好吃,不过只有这家的最有回忆感。
追溯到能买到两块钱小菜的年代,想了想,掐指一数,大概是十年前了,时间过的真的很快,真的过去了十年多了,现如今我是上大二,那时候能买到2块钱小菜的时候还是我3年级的时候。那时候,吃2块钱的小菜都可以吃的津津有味,那时候爷爷还在,浩南哥(我的一个堂哥)陪伴我一起上学,又想起那时候的一个领成绩单的早晨,我们俩都领着各自的成绩单和奖状,领完之后奶奶带我们到南阁茶楼旁边的包子铺去吃小笼包,喝鸡蛋汤,那时候坐在那个小屋子里的圆饭桌上,而且那次是坐在屋里面,就好像我们三个开了包间,像是吃一顿大餐来奖励我们俩获得的奖状一样,其实吃的也是一样的东西,不过这仪式感,这环境,这内心按捺不住的光荣和喜悦,不由得想说在那个年代原来幸福快乐是一件那么容易做到的事,原来在一顿大桌上吃一顿像样的早餐都可以很有仪式感,都可以很有大款的感觉,但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有爱你的人,有可爱的人的陪伴。幸福原来很简单,和家人在一起健康平安就足矣。
今天我的小菜没有吃完,爸爸说我把菜都吃完了,只剩下豆皮了。其实我本来也就不是很喜欢吃豆皮,但我这个人是属于不喜欢吃一样东西也不至于一口都不吃,也还能吃一点。我不讨厌哪一种食物,因为我觉得哪一种食物都有它的营养和功效,我也不舍得讨厌它们。但我想想,要是十年前,别说这点豆皮了,两块钱买到的小菜可能还会比现在五块钱买到的小菜还多一点,不过那时候的小菜只有豆皮、海带、豆干、花生,而且当时那街口卖小菜的叔叔的摊子也很简陋,也就一个小桌子,哪有现在的棚子。我们这些人是过着被祖辈们熬出来了的幸福生活。这些年,比比过去的那些人,我们真的幸福很多了,但却又好像失去了一些简单的快乐和满足感,我们总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们奢求的更多,我也不能评判说这样奢求很多是不好的,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只是像之前那样过简朴的生活,也许会少很多烦恼,也许快乐真的很简单,无需和别人比较,我们只要过着自己喜欢的生活就好,毕竟生活是自己的。
想想十年前,两块钱的小菜是一家四五口人都会一起吃的,现在好怀念那些简单、淳朴的生活,那时候就是我们一家子买两块钱小菜,用南瓜下面条吃,小菜只是偶尔一人夹上一点就着面条吃,我当时还会和爷爷,堂哥一起围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一家子在一起,氛围很温馨。而现在,每个人都在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机,连一起看电视的机会都没有了。但也有利处,毕竟现在手机上有时候可以跳过广告了,而且不用一家人在一起抢遥控器了。当时我还和爷爷抢遥控器,想想当时的自己真的是不懂事,毕竟爷爷那么大岁数了,有时候也会不懂事,而我当时也不小了。
说实在的,挺怀念那个吃东西不用考虑是不是对健康有好处的年代,买一点点零食,一点点辣条都想着爷爷的“细水长流”的观念,挺喜欢那种节俭的生活,正如今天看的《瓦尔登湖》里作者喜欢的那种生活状态一样,那是一种很简朴的生活,却是一种最真实的生活,能够真切的感受得到身边人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这种生活也可以减少很多因奢求太多却得不到而带来的烦恼,我也很喜欢并且怀念这种生活,并且从今天起试着再去过这种生活。
生活是自己的,其实生活可以有多种多样,不要与别人相比较,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