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和好友去食堂吃饭,打好饭菜想找张空桌子坐下,正值饭点,食堂人多,好不容易找到一张空桌子,走近才发现桌子下放了两把伞,一把伞似乎在说:这位子我占了;另一把似乎也在附和道:请另谋他位。于是便气愤的跟同伴抱怨道:“教室有人占座,图书馆有人占座,连食堂也有人占座了,真不知道占座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也许他们是害怕得不到吧”同伴回道。“这正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说笑归说笑,这一疑惑梗在心中,回来后细想,还有什么更深层次东西是通过占座这一行为体现出来的呢?
想来有几点:得不到心理、自私本能、集体主义价值教育下的逆反、人与人之间的戒备。
社会存在供需关系,为了调节这种关系,便产生了秩序,有用于调节自身的道德秩序,有用于调节人与人之间的法律秩序。而在供需关系不平衡的时候人自身的自私和为己本能便会起作用,从而产生“得不到”的恐慌心理,在生活中这种心理随处可见,挤公交、挤地铁、插队、抢购等等。人们害怕自己成为利益的遗失者。比如在食堂,正值饭点,人们害怕等自己打好饭菜之后便没有了满意的座位,便事先通过摆放代表自己的物件来向他者宣布自己对该“领地”的使用权。在“得不到”心理的作用下,人会自觉的进行价值排序,自己的利益排在了首位,代表公共价值的公序良俗便靠后。
人由自然而生,由自然而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使人身上烙上了自私的基因和为己的原欲。道德和文明文明正是人克服自私本能的体现,而凡此种种不文明都是人自私本能发作。在自然生存环境下,“自私”一词无谓褒贬,只是人在克服自私本能的过程中,逐渐赋予了它价值的判断。由此想到当前一些社会热点总不乏一些人拿着道德的鞭子鞭挞当事人,大有马后炮的气势。仿若谁站在多数人一方,谁就可以占理,就可以获得道德的优势。而道德是人处理和自身的关系,只有被自身意识到,才能起作用,而人与人之间,凭藉的是制度和法律。在探讨这话题时自身也在反思,是否我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看待占座的那些同学?通过他人来返观自照,以审视自己是否有类似的行为,从而强化自己的道德意识。
长久以来,我们接受的都是集体主义价值教育,注重礼让,即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孔融让梨,先人后己”的意识。但网络社会的发展,允许多元的价值存在,其中不乏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思想,这与传统现实的价值教育对照,形成了两个不同的价值场域。而网络上的价值由于采取了更隐蔽的方式而被人接受,于是价值的天平开始有了倾斜,甚至有些出现了价值逆反,从一端滑到了另一端,进而产生凡事“先己后人”的价值观念。当然这里不是针对占座的那些同学的鞭笞,而是对当前出现的由此折射出的问题的隐忧,网络为各种价值观念都提供了“存在即合理”的正当性依据,有些甚至在逐渐瓦解社会提倡的主流价值观。
好友当时一段话也提醒了我,她说:“其实这食堂位子并不缺,你看还有很多空座位,只不过这些座位已经坐了一两个人,其他人都不想过去拼桌,而是想单独坐一张空桌子。”这确实是个有趣的现象,亲疏有别,熟人之间亲密无间,陌生人之间相互戒备,这既是出于自我保护心理,也是由于对彼此领地的心照不宣,这里暂不详谈。
观人以察己,生活很有趣,会给我们很多启发。但生活也很深奥,给你的也许是假象,需要你费力去找到其中的真谛,它们无关对错,能静下来想想就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