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正书斋】
文,可以说一丁点儿难度也没有。
要说难的话,是难在我们的心中。
不敢!
不敢惦记它,不敢念叨它,不敢琢磨它,不敢在人群中说它、道它,更不敢在活法中践行它。
我们要突破的障碍不在学问中,而在自己的心中!
不敢就是我们心中最大的阴!
我们总把豪情、志向、信念挂在嘴边,其意义就是要破心中的这些阴、让生命中的阳能通起来、转起来,长大还是个问题吗!
一一闫贵忠
反思:从不知,不敢,到知,敢,我走了六年,念叨不是为炫耀,只为成长长大自己,让自后半生活的豪情壮志,精神抖擞,有力量有担当……不给国家、集体添麻烦,不给儿女添堵,为自己后半生孩子一生负责。
操什么心,走什么路,成什么人。
惦记,念叨,琢磨,张罗光明的语言,就会升起光明的心,就会实践光明的行,就会成光明的人。
阴易盛阳易衰,只有不断的用阳面的语言激励自己,才会成阳面的行,阴才会降一点,阳才会升一点,阴不会一下就降,阳不会一下就升,需要无数次的周而复始的加持自己的阳,所以成长长大自己没终点,一直在路上。
一一魏杰
【立德树人】
学习的第一个指向是让自己这个人发生变化,而不是寻求改变身外的人、事、物的知识、方法和技巧。
中华文化首先思考的是人的文明教化过程,因为我们深知,离开了人的文明教化,我们最终会走向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的地步。
今天教育困境的原因之一就是无论家长还是老师一谈到孩子们的学习首先想到的是应对考试的学习,稍远一点儿是为了赚钱生存的学习,从来不把文明教化的学习当回事。
孩子是一个活本能的年龄,没有经过一个文明教化过程,他就会永远以人的本能为中心展开自己的人生,他的未来能不让人担忧吗!
———闫贵忠
【百年树人】
考名校、找好工作,竞赛得奖……抓眼球、抢镜头等求风光体面的庸俗思维不是我们的教育思维。
和谐稳定的生命状态,志存高远的生命追求,开阔无碍的心胸格局,勇猛精进的生命力量,灵活自如的精神世界……才是我们的成长指向!
一一闫贵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