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飞扬开着飞行汽车载着程启航、李大庆和江工飞了不到三个小时,来到北京上空,在北京陆航中心的指挥下飞入相应的空中车道,加入空中车流。一辆辆飞行汽车各飞各自高度的车道,前后保持着相应的距离,也保持着相应的飞行速度有条不紊的飞行着。看着远处飞行的空中公交车在高架桥跑道上起起落落,程启航不由得自言自语道:“快了,更安全便捷的垂直起降飞行公交车就要取代他们了。”
“神扇这一扇哪,汽车飞了天哪,乘客出门再也不用,望眼欲穿哪…”李大庆一高兴还来了一段天津快板。
江工说:“小李呀,跟着程总你也学会一套一套了。” 大家哈哈大笑。
程启航望着远处的天安门广场,那是多么向往的地方,程启航心里默念着:北京,我又来了!
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是世界著名古都,也是一座超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地处华北平原北部,三面环山,东南部是一片平原。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北京在历史上曾有过不同的名称,如燕都、燕京、涿郡、南京、大都、京师、顺天府、北平、北京等。在周武王灭商以后,北京称为“燕都”或“燕京”, 辽太宗时又建号南京,也称燕京,元代改称大都,朱元璋灭掉元朝后,将元大都改称北平。明成祖朱棣取得皇位后,将他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北京城,这是正式命名为北京的开始,明成祖迁都北京后改称京师,直至民国改北京为北平。新中国成立后,北平又更名为北京,从此,世界上就有了北京的声音,成为中国崛起的符号。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见证了中国历史的风风雨雨,也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打破封锁,改革开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日新月异,逐渐走上了繁荣富强。
北京航空制造总公司集团总部,云集了全国各大航空制造公司的精英,如东方航空设计局、西安航空设计局、西南航空设计局、中南航空设计局和上海航空设计局等等的众多航空设计师,是航空界中的顶级专家。这里东方航空设计局主要进行舰载机的设计,西南航空设计局主要进行空优战机的设计,中南航空设计局主要进行攻击机一类的前线支援战机设计,西安航空设计局主要是大型军机的设计,如轰炸机和运输机等,而上海航空设计局是进行民用飞机的设计,如通用飞机和客机的研制。
这些年飞行汽车飞翼的百叶窗式扇翼技术在民用航空领域用得风生水起,但在军用和大型航空领域还是波澜不惊,这种状况不仅体现在国外,在中国的航空界也是观望状态。这是因为这种扇翼技术在低速和小型化方面性能较好,所以短距滑跑的飞行汽车大行其道,但在高速和大型化方面存在着性能和结构方面的瓶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消化吸收的。正当航空界为技术融合探讨的时候,飞行汽车的垂直起降技术进入实用阶段了,这是个所有航空器都通用的技术,也是继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后的一次重大航空技术革命,不能再犹豫了,航空飞行不能没有垂直起降,特别是中国航空不能错过垂直起降技术革命。
中国有个好的方面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其它国家无法比拟的。这次航空发展盛会是由科技部、交通部和国防部三部委牵头,相关部委和各大航空单位参与的,由航总集团主持的。国家亲自出面,足可见发展航空的重要性,形势紧迫,必须统一协调,共同努力,把中国的航空工业发展好。
本次会议由航总陈副总经理主持,他进行一些开场白后直接介绍:“我给大家介绍下,大家也都知道,这位就是启航集团的程启航同志,是我们航空界的后起之秀,大家欢迎!”
虽然大家都知道程启航,但如此面对面还是较少,虽然程启航也银发点缀了,但和这些两鬓斑白的老航空专家来说,他还是小字辈。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可以听出对他的肯定,程启航赶紧起身抱拳向大家回敬。
陈副总经理说道:“长话短说,下面由程启航同志对飞机的传统垂直起降进行总结。不了解前面的路为什么行不能,就很难确定后面的路怎么走,所以有必要总结一下,为飞机实用的垂直起降之路指明方向。下面请程启航同志发言!”
“谢谢大家给我这次机会做报告。”程启航起到大屏幕前,点击屏幕,屏幕并未出现传统的垂直起降飞机,而是莱特的飞机。大家静静地看着,不知道这个后生想说些什么。
“我们看,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莱特兄弟首次飞天的——‘飞行者一号’。”程启航不紧不慢地说道,“提到莱特飞天,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关键人物,查理.泰勒,一个为莱特兄弟制造出了大马力内燃机的机械师,更重要的是使用了铝铸件,减轻了重量,使莱特兄弟能飞天成功,而同期的兰利飞机却功败垂成。”
大家看着程启航侃侃而谈,不知这与飞机的垂直起降有什么关系。只见程启航在屏幕上一划,出现莱特的飞机和驾驶员和放大了的螺旋桨的图片。
“我们看,莱特兄弟为什么不用螺旋桨的拉力直接把飞机拉上天呢?我不知道莱特有没有这样想过,但他们没有这样做,不然飞机的发明人可能就是寇蒂斯、欧洲人、甚至我国的航空先驱冯如先生。”程启航说道,“虽然泰勒为莱特制造了功率又大又轻的发动机,但螺旋桨的拉力仍小于飞机和驾驶员的重力,所以莱特兄弟的滑跑起飞产生升力克服自身重力是个聪明的办法。”
程启航手指在屏幕上张开划动,把飞机的机翼放大:“莱特飞机的升力是靠什么产生的?对,是机翼。所以后来的飞机都有长长的翅膀。但飞机的机翼仅仅是产生升力工具吗?”
程启航点击屏幕,出现一个壮汉提一桶水:“大家看,如果直接提水,水多重,你就得用多大的力去提它。”程启航再点击屏幕,又出现莱特的飞机。
“如果莱特的机翼也是这样,产生多大的升力,就需要发动机多大的推力,那也飞不起来。”程启航微笑着看着大家,“所以莱特的飞机是用小的推力产生了大的升力,从而成了驾驶飞机飞天的第一人。”
程启航用手一点,屏幕上慢慢播放各种各样的飞机。
“以后虽然也有战斗机的推重比大于1,但大部分的飞机还是推重比小于1的,发动机的推力要远小于飞机的重量,但飞机照样翱翔于蓝天上。”程启航开始总结了,“所以,飞机的机翼不仅是个升力工具,也是省力工具,能把发动机小的推力转化成更大的升力托起沉重的机身,这是重于空气的飞行器飞行实用化的一个关键。”
“机翼不仅是个升力产生的工具,也是个力量间转换的省力工具”这个说法很新鲜,大家顿时窃窃私语,以前各研究各自的任务,执行各自公司的研究项目,还没有细心研究飞机的垂直起降,说得还有些道理。有的专家顿悟,程启航先谈飞机肯定有所指,也许这就是传统垂直起降技术存在的问题。
“诸位前辈,你们可能猜到我想说什么了。”程启航说道,“传统垂直起降飞机为什么研制成功不少,但实用的、可推广普及的很少?就是把升力装置只当成升力工具,而忽略了省力的性质。”
随后,程启航简述了传统垂直起降研发历程,从美国的“座地式”的同轴反转螺旋桨 XFV-1垂直起降飞机和XV-5风扇式垂直起降验证机,讲到法国的幻影垂直起降战机和英国的鹞式,还有苏联的小“铁匠”,最后又回到美国的垂直起降战机F-35B。
“由于迷信喷气发动机的强大,垂直起降飞机的设计抛弃了发动机通过省力工具获取更大升力的原则,在传统飞机垂直起降的设计中都以发动机的直喷升力为主,就连设计的风扇升力也忽视了省力的原则而变成了喷气的工具。”程启航说道,“因此,以上这些传统的垂直起降飞机大部分都黯然退出历史舞台,只有很少的还在坚持,不过意义不大。”
虽然飞机的垂直起降这些知识对于出席会议的老专家来说耳熟能详,但程启航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还是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人们有时候有个迷信,就是对权威的迷信,对专家的迷信,对其它先进技术的迷信,总认为他们都是对的。比如西方发达国家技术先进,那么就有这种迷信,他们的方向是对的,他们的技术是先进的,他们都造不出来,我们怎么可能。总之对外国技术的迷信蒙住了自己的双眼,束缚了自己的手脚,僵化了自己的思维,只能亦步亦趋地跟踪外国技术,而不是敢于领先,敢于胜利。
程启航的总结指出了问题的所在,令大家内心豁然开朗,会场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肯定,是鼓励,是鞭策,能得到在场专家的掌声,程启航很是感动。
“谢谢,谢谢。” 程启航在大屏幕上用手一划,出现了雅克-141和F-35B两种垂直起降飞机,“由于普通飞机是靠机翼获取升力的,而机翼是与空气相互作用实现小推力变大升力的,所以F-35B有升力风扇参与的垂直起降比雅克-141的纯喷气升力更有进步意义。另外,机身空间寸土寸金,不宜安装垂直起降升力装置,对地面积也小,这就是F-35B如同鸡肋的一个原因。”
程启航点击屏幕,出现喷气升力发动机和旋翼、风扇等:“喷气升力发动机很难通过某种方式实现省力飞行,而像直升机的旋翼或风扇等能与空气相对运动产生升力,并且妥善设计能使它成为把小推力转化成大升力的省力工具。我们公司开发的嵌套升力风扇就实现了飞行汽车和小型飞机的垂直起降。所以要想实现飞机实用的垂直起降飞行,不能采用升力发动机,而采用升力风扇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对于程启航的总结,大家是比较认可的,不管从理论上是否认同,人家是实实在在把飞行汽车的垂直起降给实现了,事实胜于雄辩。飞行汽车与飞机无非就是速度的起飞重量的区别,只要适当改进,二者是相通的。程启航做完总结与大家互动,相互交流有关对飞机垂直技术的看法,会议现场气氛热烈。
北京这航空会议热烈的开着,法国图卢兹空客总部,空客首席执行官大卫•菲尔普斯在他宽敞的办公室里,针对安德烈等几位工程师《关于开展垂直起降客机的可行性研究》的报告也在小圈子内召开了个会议,开得还比较激烈。
出席会议的有公司领导层和个别股东,工程师安德烈也受邀参加。
“先生们,我们伟大的工程师的建议报告你们都看了吧,不知你们有什么宝贵的意见?” 大卫说道。
“安德烈,你对那个分层的升力风扇了解多少?它的潜力究竟有多大?”英方代表艾伦发问道。空客公司是由法德西英四国组成的,哪一国协调不好,事情就很难办成。
“嗯…,它的原理我们基本了解了,具体结构和详细参数还要探知。” 安德烈想了想,“以我们的技术实力,研制它是没有问题的。”
德国代表康拉德一听,眉头一皱:“也就是说,这个东西什么样你们也不是太清楚。他们也就是在慢腾腾的飞车试试,在小型飞机上试试就让你惊慌失措,惶恐不安,你要知道,东方人智慧是不会超过我们是高贵的盎格鲁人的。”
“可是…”
“什么可是,要发扬我们的优势——发动机,发动机好吗!” 艾伦粗暴地打断了安德烈的话,“我们要制造出强大的喷气发动机,这是东方人不具有的优势,要让我们的‘鹞式’苏醒,这才是让人热血沸腾的垂直起降技术。”
安德烈双手一摊:“好吧,我知道研制嵌套升力风扇就是走中国人的路,这太伤面子。中国人以前是没有什么重大技术创新,但这次不同了,这个技术我们必须跟进研究,好面子会让我们被时代抛弃的…”
“好啦,安德烈,你可以出去休息休息啦。” 艾伦不耐烦地摆了摆手,又一次打断了安德烈的话。
大卫赶紧打圆场,走了过来,双手握住安德烈的肩膀:“我的工程师,把我那个最好的咖啡泡上,一会我们一起喝。”
安德烈摇了摇头走了出去,只剩下他们大一声小一声的争论。
安德烈泡上了大卫的若酸咖啡,这种很贵很稀少的咖啡,具有独特的酸、醇味,真是太有诱惑力的香味。等不及了,安德烈美美的喝上了一小口就一发不可收拾,一饮而尽。怎么办,再泡一杯吧,老板不至于那么抠吧。
安德烈正在咖啡的香味中陶醉时,大卫走了进来,一扫斯文,端起咖啡与安德烈一口喝光:“走,到我们的工厂看看。”
除了空客德国汉堡工厂,法国图卢兹工厂也是空客的大型飞机生产厂商。他俩来到了飞机装配车间,工人们紧张忙碌着,一架大型客机正在初具规模。
“安德烈,你看,这架正在研制的主打新机型是我们的最新技术,是几代人努力的智慧结晶,它是如此先进。我们宣布研发垂直起降客机,它怎么办?”大卫说道,“我们的股价就会暴跌,我们怎么向股东和股民交待?”
“不过,我们也要做好预研准备。”
“看看东方红色中国那有什么动静再说吧。”
“以前是中国人在我们的后面亦步亦趋,现在轮到我们了。”安德烈心想真是个莫大的讽刺,“中国的先进技术不会要我们的命,我们的政策制度会葬送我们的前程。”
“噢,先生,不要危言耸听啦。”大卫眉毛一扬,“我相信中国人也和我们面对的困难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