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三年的调研,爬梳了海量的历史资料,吴晓波(财经作家)为茅台立传。他提纲挈领的总结了——茅台,这张外交名片,中国资本市场市值最高的制造业公司的战略模型和经营范式:
1、品质。成本、产量、效益、速度都要服从品质。
2、长期主义。品质永远排第一。如有疑义,请参见第一条。
3、茅台文化营销与企业家精神。
如要延展细节,可以凝练为“茅台六法十二式”。
与此同时,吴晓波还给我们介绍了茅台在中国大历史背景下的成长史,对外交与外贸的贡献,茅台厂厂长、技术人员和员工的坚守初心/创新。深入地探寻了茅台厂如何能成为中国白酒龙头企业、驰名中外的底层逻辑。
也可以说,他通过茅台这个超级单品,回溯了中国商业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又在历史中挖掘了茅台对当代中国人的消费审美上影响。
茅台酒诞生于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内,赤水河流域。“酱香”是茅台酒的最根本的特征。
民国时期,茅台在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奖,从此声名鹊起。而茅台建厂则是在解放后的1951年,由当时的三个小烧房合并而成。
一瓶茅台,由高粱+小麦+水配料,再经过30道工序、165个工艺处理,全部酿造流程至少要经历五年时间。
在吴晓波的笔下,我们逐渐看到茅台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有高峰、有低谷,有过瓶颈期,也有大胆创新,终在一代代茅台人的砥砺前行下,才成长为中国白酒业中的龙头企业。
在品质上,茅台厂始终坚持最为传统的“固态发酵”,以酒兑酒。即使在中国白酒业产能扩张时期,仍坚守初心,让茅台的高品质始终如一。
在销售上,茅台曾遇到过四次重大销售危机,而危机倒逼企业改革,剪断对国营专卖体系和公务消费的依赖,自建销售团队,打通市场渠道,视经销商为“恩人”,与同业者化干戈为玉帛,推动了白酒行业和谐氛围形成,赢得了尊重。
在白酒评价标准上,茅台将白酒品质标准,从对“味道”改为对“香味”的品评。从此,白酒产业进入“一香定天下”的时代。
在品牌保护上,茅台厂第一个提出了原产地以及核心产区保护的主张,为以茅台镇为中心的酱酒生态区发展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
在环境保护上,茅台厂作为茅台镇的拳头企业,制订了构建“山水林土河微”的生命共同体。
在科技创新上,茅台创立科研团队,不断研究酿造微生物的菌群结构。打造数字营销。开展人才梯队建设。
此外,红军长征,第三次渡赤水就在茅台镇。茅台酒也是外交名片。一瓶酒与家国情怀不可分割。
就这样,百年茅台,用稳定的高品质抢占了消费者的心智,用“茅台六法十二式”赋能了企业的高口碑和高价值。
聚会,在推杯换盏中,品一口茅台,中国酒文化和时代情感都将浸润在它醇厚的酱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