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在第91届奥斯卡颁奖礼上。
聚焦种族平权问题的电影《绿皮书》,包揽了本届奥斯卡的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创剧本三个大奖,可随之而来也引发的不小的争议。
毕竟,《绿皮书》可以说是一部集好莱坞主旋律与政治正确之大成的电影。
虽然这部《绿皮书》固然是一部好莱坞式的套路。
但如果你只看到了“政治正确”的话,未免低估了这部奥斯卡最佳影片。
《绿皮书》
《绿皮书》导演是好莱坞著名喜剧导演彼得·法雷利。
曾经拍摄过《阿呆与阿瓜》《我为玛丽狂》等红极一时的经典喜剧,也曾经遭遇事业低谷,拿过金酸梅最差导演大奖。
这部《绿皮书》正是他蛰伏多年后自编自导的野心之作。
影片虽然是一部讲述黑人平权问题的商业剧情片,但导演法雷利多年还是成功地运用他熟悉的喜剧元素来包装这个较为沉重的主题,整体基调轻松并不沉闷。
电影根据真人真实改编,片名“绿皮书”,全称为《黑人驾驶者绿皮书》(The Negro Motorist Green Book),指的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一本非裔美国人在美国境内旅行必备的生存手册。
这本手册的诞生是源自于当时美国白人社会对于黑人们的种族偏见和歧视,导致很多餐馆和旅店都不接待黑人客户,由此才衍生了这种专门服务黑人群体的旅行手册。
所以这本绿皮书的内容越详细越丰富,就越表明了当年美国社会种族斗争问题的形势之严峻。
《绿皮书》的故事背景就设定在黑人平权运动高潮的六十年代,故事围绕着一位黑人钢琴家谢利和白人司机托尼一起驱车前往南方巡演的旅程展开讲述。
1962年的纽约。
在夜总会当打手的托尼·利普(维果·莫腾森 饰),是一名性格粗豪、信奉暴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油腻中年男人。
虽然性格有些混不吝,但回到家里的托尼绝对是一名好好丈夫,承担着全家人的生计问题。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表姐很难相信托尼的扮演者竟然就是《指环王》系列中的男主角“人王”伊拉贡。
为了塑造好这个角色,维果增重了36斤,将一位在夜总会看场子的混混的形象演的入木三分。
因为托尼工作的夜总会暂停营业,这让他急需一笔钱来维持家里开销。
就在这时,托尼意外接到了一份做司机的工作,开车送著名的钢琴家唐纳·谢利(马赫沙拉·阿里 饰)到美国南方巡演。
饰演音乐家谢利的是曾凭借《月光男孩》,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的黑人实力派演员马赫沙拉·阿里。
有赚钱的机会,托尼当然不会放过,可唯一问题是——
这位音乐家是一名黑人。
而托尼对黑人族群并没有太多好感,甚至连来到家里施工的黑人工人喝过水的杯子,他都会扔掉。
可生计所迫,托尼还是这份工作,载着钢琴音乐家谢利去巡回演出,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公路之旅。
他们要去的目的地是种族歧视最严重的美国南部地区,为了安全,他们带着一本绿皮书上路了……
就像很多的公路电影一样,《绿皮书》大部分情节都围绕着两位性格与出身截然不同的主角之间一路上的化学反应而展开。
一位是出身上流社会、拥有三个博士学位的高知音乐家,一位是混迹底层、粗鲁不堪的意大利裔白人混混。
原本他们应该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可却因为这份工作契约而被绑定在了一切。
两人之间在地位阶层和性格方面的巨大差异,势必会造成彼此间的龃龉与冲突,却又在共同去往远方的旅程中彼此和解,并学会了理解和尊重。
电影设计了一对相当具有戏剧冲突的人设,并从影片的第一幕开始就花费了大量的细节来塑造刻画两个人之间种种差异。
不管是托尼在夜总会满嘴跑火车的性格,还是偷偷把家里黑人用过的杯子丢弃的细节,亦或是在成为司机后仍不愿帮忙搬运行李。
这些细节和行为特征,都巧妙得展现了一位带有种族歧视和喜欢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的中年白人形象。
观众不免会好奇,这样一个粗鲁邋遢的自大狂,同时又是种族偏见者,何以能够和黑人老板和平相处两个月的时间呢?
相较于以往很多探讨种族平权议题的电影而言,《绿皮书》的故事其实并不算苦大仇深。相反,影片有意地制造了一种荒谬的反差感显得更加通俗却不流俗。
最有趣的地方在于——黑人老板与白人司机之间的主客关系的错位。
主角唐纳·谢利博士住在纽约最顶级的音乐厅的楼上,坐拥常人无法企及的豪宅。
两位主角的第一次见面也充满了反差感,谢利博士坐在华丽宛如王座的椅子,而托尼则坐在较低的座位。
高高在上的是黑人,而非白人。
电影从一开始,就颠覆了很多观众对于美国历史的种族阶级地位的刻板印象。
除了地位阶层和种族的差异之外,还有横亘在两人之间文化和性格上冲突:
上流社会的生活要求谢利博士一定要端庄优雅,可天才的盛名却带来的是失败的婚姻和孤独的内心世界。
即便已经享誉盛名,却因为自己的种族和肤色,而承受着各种偏见和歧视。
每天都要独自在房间里喝完一瓶苏格兰威士忌,或许是他唯一能应对内心深埋的孤独愁苦的办法。
与之相比,托尼的生活虽然落魄,但却快乐简单许多。
他不在乎别人给他取的“大嘴”的外号,始终我行我素,即使没什么文化,错字连篇,却依旧坚持经常给妻子写信。
托尼看不起谢利的黑人肤色,而谢利也对托尼代表的底层阶级充满鄙夷。
明明彼此互相看对方都不怎么顺眼,却又不得不依靠对方共同上路,两人常常闹得一发不可收拾。
而真正瓦解两人心房的,却是一桶炸鸡。
这也是表姐觉得全片最有趣的一场戏。
谁也没有想到鼎鼎大名的钢琴家居然没吃过炸鸡,难道是因为他吃不起吗?
当然不是!
因为谢利太在意自己的肤色和种族问题——
他在竭力的避免自己的身上,也出现那些社会对于黑人们的“偏见”。
所以他只谈白人们喜欢的音乐,拒绝所有让自己“看起来像黑人”的行为。例如,吃炸鸡,或是边抽烟边喝酒边表演的演出形式等,这些都是他内心自我逃避的表现。
在黑人群体看来,穿着笔挺西装,弹奏古典音乐,出入上流社交场合的谢利不像大多数黑人;
而对白人群体来说,不管谢利的学识与谈吐多么像白人,可他的肤色决定了他不能被白人真正地接受。
甚至就在美国的传统价值观里,男性必须阳刚硬汉,而谢利优雅的举止动作,又被认为不够man……
正如影片中的一句台词:如果我不像黑人,我又不是白人,也不够男人,那么我究竟是谁?
这句控诉,几乎道尽了美国社会种族歧视和社会偏见等现象。
而另一方面,因为这场劳务合约,白人托尼和黑人谢利被绑在了一切,因而不得不一起经历了黑人群体在南部地区所遭遇的种种歧视和不公正待遇。
但也正是通过这样一段独特的旅行,两个陌生的灵魂渐渐熟悉和了解彼此——
从最初对峙、试探直至最终和解,完成了两个中年男人之间的心灵救赎。
尽管影片的结局不免有些套路,但不得不说,编剧和导演对于影片故事节奏得拿捏非常到位,尤其是托尼写家书的情节收尾呼应,呈现悲剧性历史里中的欢笑与情感。
故事的结尾,回到纽约的圣诞节夜晚,谢利博士主动来到了托尼的家。
博士感谢托尼的妻子说:谢谢你跟我分享你的丈夫。
而托尼的妻子则说:谢谢你帮他写信给我。
影片至此已经超越了种族议题的范畴,让影片的主题变得更加多元。
黑人需要理解和尊重,而每一个孤独的灵魂,都需要抚慰和关心。
电影没有刻意制造矛盾冲突,也并没有过度拔高价值观,只是用一段娓娓道来的故事,搭配淡淡的幽默感,便已经自然生发出温暖人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