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吕静贤
为什么你教不出有出息的孩子之四
多少父母,正在前赴后进地以爱的名义,斩断孩子通往成功、幸福的道路。
优秀的人,都是坚持自己的人
一
如果你细细观察,你会发现:
在某领域出类拔萃的人,往往都是标新立异、独树一帜的人。
而且,也往往都是这些人,影响深远。甚至成为开创某一学说、某一风格的创造人,被后人敬仰。
而这类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是遵从自己的内心的人。
比如说苹果手机创始人乔布斯
对待自己的产品,他不像其它公司那样,从客户的角度看问题,而是从自己的内心去选择:
――他从不考虑消费者是怎么回事。他首先考虑的,是苹果的产品能否让他自己满意。
他有一个200多平方米的房间,很空,那里只有一个打禅垫。挑选产品前,他会先打坐,心静下来后,他才让人把各种样品摆在他面前,凭感觉,决定哪个要哪个不要。
而这种只以自己感受为中心、不考虑消费者感受的做法,却恰恰让他赢得了世界众多苹果粉丝的拥趸。
他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已广为流传,演讲中他一再强调的就是一句话——听从你的心。
还有巴菲特。
巴菲特每年都会举办一次慈善午宴,竞拍到这个资格的人,可以获得与巴菲特一同进餐的机会,由此可以聆听巴菲特的教诲。
美国一个富翁以60多万美元的价格竞拍到这一资格。他从巴菲特那里获得了什么教诲呢?
在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这个富翁说,巴菲特一再向他强调,他生命中最重要的教诲来自于父亲。
――这个教诲就是尊重自己的感受。
就是因为用心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巴菲特才能在千变万化、扑朔迷离的股市中处变不惊,最终以实力赢得股神的称号。
刚刚逝世的世界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他说过这样一句话:
旁人接受不接受对我并不是最重要的,我自己接受不接受这个比较重要。
在他数度创作遭遇反对与质疑声中,他始终保持着一种从容不迫的自信:
“人应该坚持,不应该随便放弃自己的原则。”
他手下的建筑作品,也因他的坚持自我,而一次次自诞生起便惊服世人,成为建筑界的经典,受到世人的追捧与赞叹。
……
所有出类拔萃的人物身上,都有一个最突出的地方,也是最大的共性,那就是:
不论做什么,都最忠实于自己的感受,将自我的心智和才干发挥到极限。
也因为这样,他们创造出了世人眼中一个又一个不朽经典和奇迹,成了所在领域的大师、奠基人、开创者。
孩子教育,实质上是引导教育
二
蒙台梭利认为,孩子绝不是我们大多数人所认为的那样,是一张白纸。相反,一开始他们就自带有一个精神胚胎,这个精神胚胎引领着孩子去一步步成长。
我们总以为刚刚出生的孩子是一张白纸,什么意识也没有。其实不然。
做了妈妈,尤其是生了两个孩子的妈妈,大都会有这样的体验: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而这不同,从孩子还在肚子里就开始了。
就比如说我的两个孩子。
怀他们时,大宝在肚子里比较活跃,常常一听到什么就会动,尤其是在我做胎教读诗的时候;而小宝相对来说就没那么活跃了,我给他读诗什么的,没什么反应。
怀大宝时,我的饮食没多大变化,跟平时一样;而怀小宝时,我天天都要加餐,动不动就会特别饿。
生出来后,两个小孩也是有明显的区别:
同是10个月大时,大宝特别喜欢听东西。什么都听,包括给他读《论语》,都兴奋而乐不可支;
而小宝就不是了。他对听没多大兴趣,他喜欢看。看各种各样的图片,平时在生活里也手指着到处看。如果给他单讲故事而没图片的话,他是没多大兴趣的,常常没听几秒钟就头扭到一边东张西望去了。
还有两个人的饭量。大宝一直以来,吃饭在我们眼中都不是很多,但也正常;而小宝就不会这样了,他饭量非常大。
可见,每个个体从着床降落到母亲子宫里时,就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特质。
而这,与我们大多数人所认为的刚出生的孩子是一张白纸的看法截然不同――因为这样的看法,在孩子教育上,我们更强调灌输和强制。
而且,家庭、学校以同样的标准去要求、考核和评价,甚至培养孩子。却忽略了各个个体注定的天生差异性。
对此,蒙特梭利提出了自己对教育的看法,她说:
儿童需要正确的引导,而不是灌输知识。教育应该用来帮助消除儿童发挥天赋和创造力的障碍,使这种天赋能力充分发挥出来。
武志红在他的书里也讲道,正是由于父母从小到大从不干涉他的各种选择,小到吃饭、玩耍,大到读书、填志愿,统统由他自由选择,尊重他的选择。才有了今天,他做什么都是听从自己的内心去做,而不是像许多人那样把选择权交给别人,遵从别人的选择。
也所以今天他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尽情地投入与享受,越走越远。
教育,就是帮助孩子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三
什么是教育?教育到底是什么?
是灌输、强制,还是发现、引导?
如果我们再进一步思考,会看到这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教出的是两种不同的人。
灌输、强制下教出的孩子,要不是听话、没主见、循规蹈矩的孩子;要不就是叛逆、不懂事的孩子;而最好的结果就是教出了他人眼中“别人家的孩子”――但这样的孩子最大的缺撼和不幸就是:没有自己。所以他们常常都是有心理问题的孩子。
而发现、引导下教出的孩子,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遵循自己的想法,做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即使他们做不到世人眼中的有出息,他们也是内心健康、快乐而自由的。
所以,这两种教育下,教出的最好的孩子,表面上看似乎都一样优秀,但实际上却有很大的区别的:
灌输、强制下的孩子,最大的软肋就是:恰恰缺乏一个人成才最重要的能力――创意。因为他们从小不给思考、不给尝试,只要求听话、要求遵从。所以他们最好的表现,是做好一件事。
但,这个世界是由有创意、有想法的人推动、创造和改变的。
所以谁能走得远,谁的成就更大,谁更有价值,或者说在这个世界上,谁领导谁,已一目了然。
而且灌输、强制下的孩子,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往往越优秀的孩子,心理问题就越多。因为在这种教育下,孩子越优秀,他就越压抑,离真实的自己就越远。心理问题也就越大。
这样的孩子,心理学教授魏坤琳可算得上一个典型代表。他优秀、出色,从小到大都是旁人眼中优秀的孩子。但只有他自己知道,那并不是真实的他。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满足身边人的要求和期望,独独听不到自己的声音。
于是遇到无所顾忌的女人桑洁,是魏坤琳释放自我的出口。
他也需要一个这样的出口。否则长期压抑自我的结果,要么是向内自残,要么是向外对抗,甚至消灭对方。就如那个老师、同学眼中没有任何缺点、那般完美的弑母凶手吴谢宇。
也因此才有了那么多长大后的孩子,在内心饱受长久的压抑和折磨后,来做心理咨询,去重新出发寻找自我。
真正的教育,实质上就是唤醒。
而唤醒的前提,就是知道每个孩子都不同,且一出生就有属于自己的特质的。
只有这样,你才会尊重他,并积极地去引导他,让他成为更好的自己。
而不是想当然地认为孩子什么也不懂,需要严厉地管和教。这样做的话,注定你的教育一开始就已失败了。
雾满拦江在他的文章中说:
谁都可以成才,哪怕再普通的人;谁都有可能成不了才,即使再优秀的人。
――关键是你能否发现自己的优势,并把它做到极致。
他总结道:
做最好的自己,最优秀的自己,这才是我们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怕就怕,我们自认为深爱孩子的父母,自以为是地打着“为孩子好”、“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旗帜,从孩子一出生,就做着压制、扼杀孩子自我、天份和潜能的事情,阻止孩子做自己,用自己的意愿绑架孩子的人生。
这样的做法,表面上是爱孩子,实质上是害孩子,而且害孩子不浅。说得难听点,你就是你孩子人生的刽子手。
父母,请勿用你的自以为是和无知,硬生生地斩断你的孩子通往他成功和幸福的道路。
这条帮助孩子通向成功和幸福的必经之路就是――尊重他的选择,帮他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