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过14岁生日,跟爸爸妈妈就提了一个请求:希望自己管理自己的手机。
爸爸妈妈商量来商量去,一直没拿定主意。
孩子也知道爸妈不可能痛快的答应,就主动降低了自己的预期:你们好好讨论,我可以等,最晚希望在我15岁生日的时候可以实现这个愿望。
给,怕孩子管不住自己,不给,孩子就得惦记一年,也影响学习。
爸爸妈妈的这个决定不好下啊。
按照父母的这种思考方式,再商量8年也不可能有结果。
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想清楚的是父母的“底牌”,或者说是父母和孩子共同面临的“根本困境”,也可以称之为“道”。
好多的家长思维里都有个误区,认为孩子再大一点就能管住自己了。细想来,其实这也不是家长思考过后的一个结论,只是对孩子问题的一种回避或者是一种自我的安慰。如果这对父母决定暂时不给孩子手机,那其中一个重要理由一定是“等你再大大”。如果孩子因此而闹腾,那两口子晚上相拥摇头的时候一定会说:哎,再大大也许就好了。
自我管理是种能力。可以武断的说,只要是“能力”,就需要锻炼。而只要锻炼,就一定有“能力”。学习的能力,运动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谈恋爱的能力,做饭的能力,开车的能力,画画的能力,等等,都属于这个范畴。
孩子正在长大,自我管理是大势所趋,早早晚晚的事儿。手机的管理是自我管理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所谓的自我管理的具体表现之一就是自己管理自己的手机。但自我管理的能力并不会随着年龄的成长而自动增长,这种能力必须要锻炼。
这就是“底牌”,这就是“根本困境”,这就是“道”。有了这个清晰的判断,把手机的管理权交还给孩子就是必须的了。剩下的问题,就是“术”了,就是如何给孩子手机以及如何监督的问题。
孩子14岁了,之所以提出这个自我管理手机的愿望,就是觉得自己大了,那父母就要尊重这个正在长大的“男人”,找个时间正式的和孩子谈一谈,有点仪式感的那种正式。谈的主要内容大概有这么几条:一,同意孩子的请求;二,相信孩子有雄心、有能力管理好手机;三,父母作为监护人有权监督孩子手机的使用,孩子也必须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四,孩子因此需要给父母提供一个管理手的方案,每天看多长时间、睡觉的时候手机放在哪里等等。
谈完之后,父母还要做好长期斗争的准备。如果孩子说到做到,能严格的按照方案来执行,那父母就算是中大奖了,这样的孩子应该供起来,这样的孩子将来肯定有大出息。但一般情况下,14岁的孩子还是有顽皮的天性的,在执行方案的过程中“偷奸耍滑”基本就是难免的。
14岁,正是一个从男孩往男人转变的阶段,也是一个争取独立、自由的阶段。但孩子对于什么是独立,什么是自由,什么是男人的理解还很模糊。所以,父母在这个阶段的引导就显得非常重要,而最佳的引导方式是让孩子亲身的参与到具体的行动中来,让孩子在具体的过程中去体验什么是独立、自由的男人。
让孩子在父母的监督下去自主的管理手机就是这个一个过程,要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慢慢领会和体验到,所谓的自由都是有限制的,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干什么那不叫自由。一个人也只有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人自己是遵守限制的,才能获得他人的信任,也才有了成为一个独立男人的可能。
这个过程注定是缓慢的,但再慢也要上路。
有什么疑惑尽管问
我们是陪伴孩子成长的同路人
关注同名(蓬勃育儿社)微信公众号收听音频内容,有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