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段真实的学习心路,一个不愿默默被挂的学习者,思考者和行动者。如果你愿意,请阅读,如果你愿意,请追踪。我将从多个方面记录自己的思考和行动,直到找到我真正找到我想要的。
二、从自信到不自信
曾经的我喜欢阅读散文,里面饱含哲理的人生感悟,比如珍惜、感恩、乐观、坚强、温暖,这些字眼总能在我脆弱的时候给我力量。
甚至多年前,我还买过一本书就叫《心灵鸡汤》,作者介绍中那一个个明朗的笑容至今还在我脑海浮现。那些唯美的语言,美好的情感,即使今天还在某些青少年杂志上大放异彩,甚至中考中的一些选文就是这些小小的鸡汤文。
不知什么时候,鸡汤文成了被批对象,理由是读过了只会像打了鸡血似地兴奋,而不知如何实操。
甚至一段时间,成功学的书籍也非常火爆。它会让读者肾上腺激素分泌更多,然后,觉得自己只要把自己的未来目标视觉化,想象自己成功后的样子,大声地喊出我能行若干遍就一定能成功。
现在又有了朋友圈,这两种文章依然有很大的市场。因为,我们只要动动手指,浏览几分钟,好像就过上了文中人物的生活。这种不由自主的“意淫”让自己暂时忘却了痛苦和烦恼,不用付出任何的行动,好像就完成了某些努力。
人心真的很好玩,有时是心机婊,有时候又是阿Q。
来到简书前,我就是这样让自己学习的。我安慰自己没有与时代脱节,每次看到这样的文章,就不禁点赞或转发。所谓的让正能量传播。
那时候,我是自信的。
而现在,我开始不自信了。
我在晨读群里,听到了很多大咖和牛人,通过写作、出书以及知识收费活动而迅速实现了所谓的财富自由。同时,我才发现,以前的读书真的不能算阅读,而是看着好玩儿。
就像沙漏,我以为我紧紧地捏住,它就不会跑掉,而我看得越多,看得越细,过后还是忘了很多,完得很快。
在简书,在晨读会里,我才逐渐有了这样的想法,就是能学以致用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而如何做到学以致用,以前我读过的书里很少有方法。
通过构建心理表征和刻意练习,我开始有目的地对我的工作进行了复盘。每天用手机录下我的教学音频,边听边写下自己的发现和改进的方向。
阅读一本书时,先从整体把握。再找到重点章节的重点内容,边读边画出思维导图(尽管是我摸索着来写),然后在写作时尽量用上阅读时的概念、理论,用生活和工作中的例子加以印证。
当变成文字时,我才知道我的学习才真正开始,当我表达不清楚或不懂时,赶紧查资料或看简书上同类的文章(尽管这些文章有的也是作者的套路或臆断)。
做时间管理一直也是我很想学习的内容。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作朋友》是我在这方面接触到的第一本书。我可能并没有完全准确地理解书中的精华,但我还是即刻开始行动。我买了一个可以随身装的小本子,用笔记下 一天的时间日志。
尽可能列出所做的所有事情,同时估算出每件事所花费的时间,然后记下真正的所用时间。
每天留出一些时间进行反思对照,以便更有目的的完成第二天的主要事情。
并且,一旦决定开始写文章,立刻把手机WIFI关掉,耳边立刻没有了骚扰。
只要写就好,不管是否有很高的点击率。当然能上首页确实令人振奋,即使上不了,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也是进步。
但我发现,最近有几次,本来很清醒地按照计划进行着吞青蛙的过程,一会儿就不由自主地开始随意消磨时间了。比如:在微信圈里爬爬楼,在公众号里翻翻文章,这种休息让自己很舒服。然后不知不觉半个小时溜走了。这才赶紧刚才的工作。
有时候,又会随时想和同事聊聊工作,并自我安慰说我这也是工作,结果当日的计划就没有实现了。
利用好自己的时间,其实真的是在和旧有的做事习惯、对待时间的坏习惯在相互拖拽啊!
有时候,临时突发的事件总是会把计划的时间占用。我觉得计划太满,没有预留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改进的内容。
还有那么多时间管理的电子工具,更让我有些茫茫然,反而觉得不如用我的小本子方便。最主要的是在孩子面前树立一个非手机控的妈妈形象。
而那些牛人和大咖们,他们的事件清单上怎么完成了那么多的待做之事?牛人真有牛的地方!
总之,越学越觉得自己会得太少,越学越觉得自己底气不足。(未完待续)
想知道后面我究竟如何找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吗?敬请关注我的日更《你知道你究竟想要什么吗?》之(三)。如果你也在迷茫中,如果你已走出迷茫,我们都 能在文章中找到熟悉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