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场景,刻印在我的记忆里三十多年,是有关文学的,如果那些阅读可以算文学的话,那便是我文学的启蒙。
01 被鹅包围的小孩
一个十二岁左右的小孩,在他家房子前坪剥豌豆,新收的豌豆连着新鲜藤条,堆在他脚下。他坐在一张有靠背的小矮凳上,手上动作娴熟,拉过一把藤条,对准一个豌豆,双手剥开壳,右手大拇指一索子将豆子刮进掌心,再进行下一个,掌心包满,就放进碗里,节奏不快不急,但也不慢,在外人看来,他已沉浸在剥豆的心流体验中——享受而忘我。
他确实到达了心流的状态,此时他正在为令狐冲设计新的命运,因为桃谷六仙要来灭华山,令狐冲打架受了伤,岳不群带上一家老小逃离,留下奄奄一息的令狐冲自生自灭,连那所谓疼他爱他的师娘都一走了之。把这小孩气S了,他设想桃谷六仙来了后,救下令狐冲,掌劈岳不群和小师弟,不管是不是一伙的,先把这个两个讨厌的人干死再说,那师娘也没什么好,就随她和小师妹自生自灭罢了……
他脑海里的画面,有山林,屋子,转角等,包括远近布局,桃谷六仙在什么位置,以什么方式看到令狐冲,经过怎样一番比划救下令狐冲,令狐冲的心理活动又是怎么样七转八转的,等等,很细节。
“嘎嘎嘎……”鹅的叫声伴着翅膀飞舞声,把他惊醒。只见一大群鹅围着他的豌豆堆啄食,剥好的一大碗豌豆已经见底,他姆妈从远处大吼着丢小石子赶鹅,被打到的鹅飞奔跑圈,带着其他鹅莫名其妙嘎嘎叫,三五只在跑,有反应慢的一两只还在吃,更多的鹅立定仰头大叫。真一场鹅界交响乐!
“你这个蠢崽,这么多鹅围着你吃豆子,你都不知道吗?”老妈利索把鹅们赶跑,劈头盖脸骂他。“你长的耳朵干嘛的,眼睛也看不见?哪天别人把你耳朵割掉你都不晓得。”
那个小孩,是我。
我真听不见,看不见。好像进入了超时空结界里,只看到令狐冲的伤,看不到眼前的鹅。当时不理解,长大回想起来,那是很多人追求的心流。
02 小人书&闲书
我喜欢读书无疑,小人书,大人书,凡是能看到的,绝不错过。
看了马尔克斯、莫言、李娟等作家关于阅读写作的故事,我认为我喜欢读书这事也是存疑的——我从没有为它辍学,或者向十几个村有书的人借书看,我能看到的,都是自然而然来到我身边的书。
一开始是小朋友之间的小人书,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反正每个家里似乎都有那么几本,十几本的。班上几十个同学,轮番换,加起来量也不少。我有印象的是日本电视剧改编的《血疑》,幸子得了白血病,和她互相深爱的光夫,竟然是同父异母的哥哥,与她关系亲密的父母却不是她的亲生父母,太虐了!读这个的时候,不到10岁吧,却共情得不得了,幸子太可怜了,又太幸福了。
小人书是小儿闲书,家里人也不管,后来大一点读言情小说和武侠小说,琼瑶、岑凯伦、梁羽生、古龙、卧龙生、金庸等人的作品,看了又看,这属于另一类的闲书,称不上文学阅读(金庸的作品当时也属于爽文类别)。稍微有点相关性的,可能是读鲁迅的《狂人日记》,读不懂,也很害怕,可是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是一种,你看不懂,但是会被吸引的东西,这可能就是文学最大的魅力吧。
PS:那年我10岁,我姨娘出嫁当天,我随送嫁队伍到了姨父家,在他们房间里摸到这么一本书看,与姨妈的婚嫁场景组成为奇怪的记忆画面。
03 影响我的作家和作品
马尔克斯说,影响他的作家是海明威。余华说,包括他在内,受马尔克斯和《百年孤独》影响的作家一大串,比如格非、残雪、马原。莫言说,福克纳是他的美国导师。
我总怀疑,他们并不是一开始就清楚谁影响自己的写作,一个人受影响,不会是一时一瞬,是长时间的阅读中,从这本书,这个人这里,吸收一点这个,从那本书,那个人那里,汲取一点那个,林林总总综合起来,才是这个人。
我就是一时一是受不同作家和作品影响的人。
初中语文老师借我读三毛的《撒哈拉沙漠》,自然而然地,我的阅读便从言情小说过渡到文学作品这边,三毛的文字太适合我了,简朴、自然、机智、诙谐,具有天然之美,她的内容,像是一种生命纪实,特别对我的胃口,一时间,把她一系列能找到的书,都找来读。
自此开始写自己的小情小调,只记得写了一篇“给远方的你”去投稿什么文,以和好朋友的误会、矛盾为基础,写的抒情文,语文老师还给我批改了,投完之后,出版方说和其他的初中作文合集出书,要我缴费,像极了现在戳骗人缴费学习技能的套路,自然没缴,错过了唯一一次文字变铅字的机会。
后来看了很多好书和坏书,从不同作品里,感受不同作者的文字魅力,有些觉得好,却不一定喜欢,有些觉得不好也不管它多大来头就弃了。在不多的书籍里,借看了《四世同堂》《西游记》《红楼梦》《简爱》《呼啸山庄》《飘》等等名著系列。
再后来,有朋友送我略萨的《绿房子》和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开启了我欧美文学阅读体验,我就特别能懂班吉的视角,好像那个白痴是我。很多身边的人跟我说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人名太多,记不住一点,我却相反,不用刻意理清,读第一遍就很喜欢,把马尔克斯所有能买的书都买来看,可以说,我也是马尔克斯粉。
《战争与和平》有多个版本,我看的很差纸张的平装书,字小而密,但我看得忘我,然后去挖托尔斯泰的传,看他被他家的农民欺负,我真的想说,强势弱势不是富人穷人的差别问题,是性格问题呀。那一阵,我就很迷俄罗斯文学,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三部头《白痴》《卡拉马佐夫兄弟》《罪与罚》也都买了,没有看。纳博科夫全集买起,只看了一部分。
有一阵又迷日本的……我要这么说下去,可以说很多。因一本书,引发下一本书,因一个人引出下一个人,反正就这么地,接触了很多作家和作品,要说深受某一个人或某一部作品的影响,我会选择说,三毛和《狂人日记》,一个是可爱的人,一个是说不清好但觉好的作品。
04 我的写字练习
我不喜欢散文,以前我以为散文就是直抒胸臆,抒情表意那些,殊不知,我看的很多文章,自己写的很多文字,都属于散文。我家文学院的老生说,散文囊括范围很宽泛,碎碎念是散文,随笔是散文,记一个人,写一个物,都是散文,不同在于其叙事多,还是抒情多而已。
我梳理自己的阅读习惯,我可能喜欢小说笔触,现在有一种非虚构文学的提法,我喜欢这种,虚构或者非虚构,以一个想象或者事实为基础,建构一个文学世界,有结构、取舍、布局等手段。回头看,好的散文,其实是有这些的,所以,我可能不是不喜欢散文,我是不喜欢手写我口,口写我心的文字,我自己很多作业也是这种,不喜欢。
我希望有一天,写出自己喜欢的文字,有语感,有结构,有一点点小巧思,不烂尾的文字。
#进百字营打卡,来简书写字,参与理事会的读写营,是我朝小目标迈进的一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