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丘墨豸
老三文库比老得儿的日子过得好,这不仅因为文库能干,还在于他总是琢磨挣钱道道。他觉得单靠土里刨食,难以挣到更多的钱。要想靠种地挣钱,除非多种,承包几十上百亩才行。可是每家分那十亩八亩的想多种也不可能。村里有些人外出打工,地都转包给了自家亲戚,外人根本弄不到手。
文库早就瞄准了放蚕的营生,头好几年就经常往老舅家跑,连看再问带偷学,慢慢地琢磨明白了放蚕的门道,等上一茬承包期一到,就提前准备好了资金,准备承包两把场子。
他不像有的人那样每个场子都参乎,他就看上学校北山那一片柞蚕场子了。早早打听明白了有哪些人想要承包,再分析一下谁是真有实力,谁是混混凑热闹的。琢磨好了就主动上门和人家谈,说自己非要拿下不可,谁也别想跟自己抢,还晓以利害地说争来争去都是便宜了村里,分到老百姓手里捞不到几个子。让那些人知难而退,而且他不是空口白话,暗地里给了那些人一些好处。
为了防止有人出尔反尔,村里竞标那天,他主动提出,要求参加竞标者必须亮货,出示个人预备金,这样可以叫混混无法参乎,而文库早就找亲戚朋友凑足了本钱。就这样,文库打败了所有的竞争对手,一举拿下十五年的承包权。
在老家流传一句话叫要想闹悬,打鱼放蚕。说得是打鱼和放蚕相对来说都是高危职业,打鱼遭遇恶劣天气,可能会有生命危险,放蚕呢靠天吃饭,如果遭遇狂风暴雨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可能会导致绝收。但凡有风险的事才会有更高的回报。
放蚕是很辛苦的活,从孵化起就需要格外小心,温度湿度防病毒一样都不能大意,上了山,既要防虫防鸟还要防病毒。到了后期,挪场子,起早贪晚两头不见日头,每天要顶上几十框蚕上山爬坡,每天早晨一身露水,白天一身汗水,晚上一身疲惫。好在两口子能干,挪茧场从来不叫工,都是两个人干,为了小家的幸福,两口子好像有使不完的力气。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了丰硕的回报,
文库的运气还算不错,养了三年赚了两年,另外一年也没有赔上,尤其第二年秋蚕大丰收,收购价格又好,除去本钱净赚三万多,这可是种三十亩地都挣不来的。
有了钱人就有了底气,两口子有了一个儿子,就计划要一个女儿。按说这个想法倒是不错,却意味着放蚕的活全都落到了文库的肩上,为了儿女双全的美好目标,文库也是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