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曲阁拾趣(7-18)】
己丑年润五月二十六日,暑气逼人,携子再登文曲阁。日当正午到状元庙,恰遇午饭之时,善男信女者众多,七八位厨师做浆水面都不及。与儿共吃一碗面后,他便去一一祭拜神灵,一路直到文曲楼阁处。
再回到停车处,遇一宫姓老者,蒋村镇西岭一组人氏,年已六十有四。提到文曲阁,他淡淡地说:鹰鸽嘴(文曲阁)是他们村的地,其南边的状元庙也是在他主持下盖起来的。在状元庙南面偏西约三华里的鹰鸽坪,就是归户县管理着(鹰鸽坪以南向下的“湘子庙”归周至管理)。但现在状元庙被周至人占有,材料反映到市民政局后,让先由周至县民政局调解,他们到周至后被告知:怕落个不管咋样解决都有偏向周至的嫌疑,周至民政局又将材料退到市民政局。拿着相关证明材料到户县民政局去咨询,一女副局长不支持,很是伤心。目前,正在等待产权调解结果。老者又说:地是我们的地,庙是我盖的,鹰鸽嘴上的柏树是我们栽的,我们人少,叫人家欺负的失去了那地方。说到此,眼神流露出无奈。周围几个妇女偶尔插话,我才明白:从鹰鸽嘴西边下小路约二百米后的地方才为小耿峪地盘,属于周至县管理。以前脑海中总认为文曲阁是在周至的观念看来是错误的。
到一处,不应走马观花似的,还需弄个明白、探个究竟,那才叫不枉苦行。
【三门洞】
七月十八日,与老林叔、修车的虎子和儿子,四人到周至县虎头山下的道观----三门洞,以自作词《沁园春.文魁阁》换一条幅,并应诺为道观拟联七幅:大门一幅;其余三殿各二:
三门洞位于周至县小耿峪沟口,文魁阁之下西侧 ,是上文魁阁的登山起点之处,属道教之地。道门眉“三门洞”三字是户县质监局陈铁林所题。主持为刘道长,年已六十又七,俗名刘立河,咸阳兴平人,为已故重阳宫黄道师的大弟子,能看风水,会安宅子,医治杂症,占行人占失物,喜书法等。此道观内祭祀着老子(老君殿内)、孔子、诸葛孔明、闻太师(文圣殿内)、观音菩萨、文殊菩萨、药王孙思邈(菩萨殿,即正殿三门洞)等,融道、儒、释三大家集于一体,可见刘道长之高深道行。
观门:
入门参拜三洞神;
出观晓悟一善德。
老君殿:
皓首银须骑青牛播道德教化黎民法自然;
黄袍童颜坐净坛察凡尘洞明世间循礼义。
道德三千言仁礼一念间
修道悟德心至瘁上善达礼行归忠
清心常怀仁义道慎行永铭智信德
文圣殿:
三顿首后才思涌一柱香间文天成
参拜圣贤习圣性妙著美文践美行
文公首推一太师礼智当举二孔圣
闻太师博闻强识孔圣人儒孔明智
菩萨殿:
慧心结善缘良行修正果
三神共渡万民难八方同敬一炉香
朝也成拜也成心无邪恶万事成;
善之行德之行胸怀慈航一意行。
【题三门洞】
小耿峪口东,三门仙洞,祭祀仙灵。菩萨殿供:观音文殊孙药圣;文圣殿奉:孔子诸葛和闻仲;老君殿敬:李耳创道居伟功。
道长修行,师承重阳宫。睿智贤能,勤朴俭省,潜心苦耕,志在三教俱通,光裕圣庭。卜宅医病,指点迷津,燃香诵经,普济苍生。善德广颂,高歌激咏。(09-08-27)
【再上三门洞】
“也许是神在考验我”这是今天才想到的。
昨天是今夏以来最强降雨天。户县大雨、周至暴雨,气温也骤降了七度多。在大雨中,五人一行驾车到了周至小耿峪口东的三门洞道观。
三门洞是古历七月十三逢会。今年又是为新建的文圣殿内孔子、闻太师和诸葛亮三圣开光之盛日。七月十八日从这离开时,应诺邀请户县书法家马俊德老师书写对联。后约定于八月二十九日到三门洞聚首。
马老与刘道长寒喧之际,先是樊先生代表我们五人祭拜诸神,后向刘道长赠送了马老书写的《题三门洞》。待林叔支撑好书案,我与艳阳天已核对完还需要现场写的对联,差五幅。樊先生切粘联纸,马老命我现场拟联,便有北山门:南屏秦岭法自然北眺渭水佑苍生
正房:座上轻论孝道医屋外淡看功名禄横额:乾坤自转起居室:室静含经史心平明春秋淡定药王洞:苦口尝草除顽疾丹心研医解悬壶菩萨洞:慧心广结慈善缘良行潜修平安果
马老品茶歇息后,挥毫草就,其过程,刘道长安排有摄像,艳阳天有摄影为据,不述。
山雨盆倾,山洪暴涨,山峰云压。附近实在不能走动,只好作罢。
马老写罢,雨也小了。便于道长一同到蒋村镇就餐,已下午二时。天放晴。
遗憾之处:误将地母当文殊了。
(09-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