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本身其实就是一种缓慢的受难,从第一声啼哭开始,我们就已被抛入这场漫长的跋涉,饥饿、病痛、失去,这些最原始的疼痛早早地刻进记忆,然后我们长大,背负起期望,在与他人的比较中感到不足,在爱与被爱中体会心碎,我们努力工作,却常常像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看着成果在瞬间滚落
每一天,我们都在小小的囚笼里:通勤的地铁、办公的隔间、关系的蛛网、自我的苛责,焦虑是枕边常客,孤独如影随形,我们微笑,因为必须如此;我们前行,只因别无选择,就像身处一个看不见的荆棘丛,不动会麻木,一动便新鲜地疼
这苦楚无形却具体——是凌晨三点的清醒,是人群中的疏离,是握不住的时间,是留不住的人,我们像是被抛入无边大海,必须不断划水才不至沉没,而彼岸,或许从来就不存在
然而,或许正是在这承认之中,藏着最初的解脱,看清生命的底色本是晦暗,反而能让我们更珍视那些偶然照进来的光:一杯暖茶,一个理解的眼神,一首直抵心灵的歌,这些微小的慰藉虽无法消除痛苦,却足以让我们在喘息中继续前行
活着或许就是学习与苦难共存,在其中寻找属于自己的节奏与意义,直到某天发现,这份沉重本身,已悄然成为了我们存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