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品牌的成功,可能需要几辈、甚至十几辈人的努力。
而使其“翻车”,往往只需要一个瞬间。
“315”前后,许久没有声音的屈臣氏再次“一鸣惊人”:
口口声声说含有“92%芦荟叶汁”的擦脸油,实际含量竟只有0.414%。
整整差了230倍!
为此,屈臣氏交了4263元罚款。
然而,这位昔日零售巨头损失的,绝不仅仅是这几千块钱。
“为一分钱,跟疯狗似的咬人。”
“踢了你就高兴了。”
“活该穷!”
2022年,屈臣氏直播间里一位主播对观众破口大骂。
而这一切的由头,是屈臣氏搞了个面膜大促活动。结果当人们拿着订单兴高采烈地去门店兑奖时,售货员却冷若冰霜地说了两个字:没货!
盛兴而来、败兴而去,大家也没说啥,不过是在直播间里问了句“什么时候有货”,又招来主播的无端辱骂。
向来“以顾客为中心”的屈臣氏,这是怎么了?
其实,只要对屈臣氏这一路的发展历程有所了解,你就会发现——
这家“百年老店”真不是在“自己作死”。
而今天的屈臣氏,也并非如我们想象得如此不堪。
撩妹无数
李嘉诚的“现金奶牛”
屈臣氏的前身,原本是英国医生开的一家药店。
1828年,皮尔森和李文斯顿两位医生在澳门开了家“澳门药房”。
这便是最早的屈臣氏。
也许你会说:不对啊!人家官网上明明写的是“1841年成立”。
而这个年份,恰恰是“药房”从澳门搬到香港,更名为“香港大药房”的那一年。
所以,大药房又怎么改名成“屈臣氏”的呢?
10年后,香港大药房来了个新股东,名叫亚历山大·斯科文·华森(A.S.Watson)。
华森大夫不仅医术高明,经营店铺的能力也相当了得。
很快,他就把大药房变成了港督和爱丁堡公爵的御用药房。而他自己也稳稳地进入了核心管理层。于是,在1871年,香港大药房正式更名为A.S. Watson & Company,也就是今天你我都很熟悉的屈臣氏(WATSONS)。
随后,屈臣氏便一路起飞,不仅拿到了可口可乐的独家经销权,还得到诸多大清官员的强力推荐。
论带货,还得说是“官方背书”。
一时间,屈臣氏已然坐上“远东零售第一”的交椅。
然而,跑的太快,也容易栽跟头。
随着一战二战的到来,屈臣氏元气大伤,最终在1963年,被华商李嘉诚收购。
兜兜转转,这家由外国人在香港开设的“药房”,还是回到了国人手里。
购入屈臣氏后,李嘉诚便开启了“买买买”模式:先后购入英国Savers Health连锁店、俄罗斯SpektrGroup连锁店、荷兰Kruidvat集团,以及法国最大的香水零售商Marionnaud。
他要干啥?
原来,在李富豪的眼里,现金流与利润,对于一家企业的运转来说,同样重要。
壮大起来的屈臣氏,则要承担起和记黄埔现金流的重任。
换句话说,主打零售的屈臣氏,成了李嘉诚眼中的“现金奶牛”。
1981年,“屈臣氏大药房”成为李嘉诚旗下和记黄埔的全资子公司。
1989年,屈臣氏在北京丽都广场开设了第一家门店,正式进入内地市场。
然而,也许是当时内地市场购买力有限,前15年,屈臣氏几乎是“龟速发展”:直到2005年,才只开了100家门店。
但是从2004年开始,内地放宽了港资企业零售渠道,屈臣氏开始发力,全速进入高增长阶段:
每年以200家的开店速度,迅速占领了各大中城市美妆零售市场。
2010年,他又与万达、中粮等巨头联手,成为各大购物中心的招商标配。
2016年,在内地坐拥3000余家门店,堪称线下美妆个护的绝对龙头。
无数妹子的化妆启蒙老师,就是屈臣氏的导购。而各家卧室、盥洗室里摆放的洗护用品和护肤品,也大都来自屈臣氏门店。
然而,正是从这个时候,屈臣氏一飞冲天的势头突然转头向下!到了2017年,营业额只剩下8.5%。
面对如此颓势,时任中国总部CEO的罗敬仁竟然决定:不管亏损,继续开店!
大概在他的印象中,过去10年的高速拓店是红利的唯一源泉。只要将开店重心从一二线城市转移到三四线,自然能延续辉煌。
然而,没过多久,罗敬仁便因“个人原因”辞了职。虽然屈臣氏否认是由于业绩原因,但继任者高宏达一上任,便对“盲目扩张”紧急叫停。
那么,新老板的“三板斧”能救屈臣氏于水火吗?
增长乏力
妹子们怎么变心了?
彼时,已经进入内地33年的屈臣氏,仿佛也陷入了“中年危机”:线下门店饱和(能力到了天花板)、营收增速放缓(越来越穷得稳定)、品牌日趋老化(被后浪冲击)。
而除了这些来自内部的压力,还有3大追兵在其后围追堵截——
一路为传统电商,开始重兵布局化妆品赛道;
一路为垂直化妆品电商,像“老板给自己代言”的聚美优品,也同样开始发力;
最后,是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线下新型美妆集合店。
面对各路追兵,屈臣氏急需一剂猛药,来帮助自己走出危机。
高宏达的第一剂药方,便是加大“非主营业务收入”占比。
换句话说,屈臣氏不仅靠“卖产品”赚钱,还要从品牌商那薅羊毛。
你可能听说过一款面膜叫“美即”。
原本毫无名气与辨识度,后来入驻了屈臣氏。4年后,竟登上中国面膜市场的头把交椅。
而美即的70%销量,都来自于屈臣氏门店。
一时间,屈臣氏成了销量的代名词,各大品牌争相入驻。
但除了高额的进场费,屈臣氏还要收条码费、促销推广费等一系列后台运营费用。
面对越来越贵的“入驻成本”,品牌商无奈地吐槽说:
“没有一个品牌可以在屈臣氏赚到钱。”
于是,品牌商的这条“增收渠道”,没法继续薅了。
这时,高宏达又祭出第二剂方子:盯人战术。
屈臣氏导购有多厉害,去过的姐妹们都清楚。
你明明只想买支洗面奶,结果出店时手里拎了一套几百块的护肤套装。
这招对听话的70、80后来说,也许还有些效果。
但,向来有自己的主张90、00后们可不吃这一套。屈臣氏的这种贴身导购,对于新生代来讲,无异于噩梦。
于是,本来想讨好年轻消费者的屈臣氏,又不得不再次叫停。
此时,被逼到墙角的屈臣氏只剩下了最后一条路:从线上渠道入手,全面实现数字化。
他先是推出闪电购服务。随后又登陆了美团外卖、饿了么等诸多线上平台,上线云店小程序,还弄出了个虚拟偶像“屈晨曦”。
2019年,屈臣氏蒸馏水的广告歌成了全网神曲,但却很少有人能把歌与店联系起来;
2021年,蔡徐坤正式成为屈臣氏代言人……
与那些已经站在高地的竞争对手相比,“后来者”屈臣氏的努力,明显有点事倍功半。
更要命的是,过于注重线上数据的屈臣氏,又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
很多消费者发现,即使去线下门店,结账时也要扫码进小程序下单结账。不仅如此,还要被逼着添加导购的企业微信。
就连屈臣氏自己的员工,也跑到社交平台上吐槽:
“云店是真的烦!每次装作收银机故障只能走手机付款的时候,都心虚死了。”
另一边,作为加速线上销售、引导私域流量的直播,还出现了开头提到的“翻车事件”。
随着主播在直播间的出言不逊,社会舆论开始逐渐升级。
5天后,屈臣氏官方公开道歉,表示“出现不当言论的主播为第三方合作机构人员”,并且后期会“尽快补货”,继续履行剩余订单。
一场闹剧,平息了。同时也让屈臣氏陷入深深的自省:
难道说,数字化这条路也走不通?
那还能做些什么,来挽回败局?
再出发!
姜,还是老的辣
表面上看,屈臣氏的这“三板斧”并没有什么问题。
但,就像庸医只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样,线上渠道弱,消费年龄偏大,就用强力推广、请新生代做代言的方法解决,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颓势的。
那该怎么办?
意识到问题的屈臣氏开始改变策略,他们把目光从自己转向了竞争对手。
“如果,我能从对手的短板入手,然后发挥自己的特长,是不是还能出现转机?”
经过一番仔细周密地分析,屈臣氏发现所谓新兴的美妆集合店,别看表面上挺热闹,却一直没能完成屈臣氏早就实现的目标——盈利。
Wow Colour母公司名创优品,在2019-2021财年共亏损了近20亿。
而调色师母公司KK集团在2018-2021上半年更是亏损了70多个亿。
问题出在哪?
原来,美妆集合店原本设想的盈利模式是:大牌小样引流+新国货变现。
结果,新国货为了提升品牌形象,陆续转向了商场专柜。而原来被她们拿来吸引客流的国际大牌试用装,又因为管控越来越严格,而难以持续。
再加上美妆集合店特意安排的“冷淡导购风”,经常被消费者吐槽“一问三不知,服务不专业”,更不用说能带动起销量。
于是,表面上风光的集合点真就成了一个纯粹的网红打卡地:进店逛一圈,拍好照片,然后什么都不买就走了。
看到这里,屈臣氏突然一震:品牌力不够、销售转化率低,这都是我的强项啊!
前面转型的三板斧失败了,原来不是我误判了自身优势,而是对优势的把握姿势不对。
于是,屈臣氏开始重新调整姿态,重启二次转型!
首先,成立品牌创新增长中心,专注于为品牌赋能。
只要能源源不断地打造出“美即”那样的爆款,还愁没有销量,赚不到钱吗?
为此,屈臣氏针对不同品牌,提供了多种个性化“赋能服务”。
比如说,对刚刚入驻的新品牌,屈臣氏偏重于打造爆款。像新国货薇诺娜,屈臣氏通过数据分析和方案策划,与其联合推出独家面膜礼盒,并在“520”“七夕”等节日强化送礼场景……最终,这款礼盒成了薇诺娜当年的销量No.1。
而对于入驻多年的老品牌,屈臣氏则加大力度,助推其年轻化转型。比如说,基于大数据分析,他们为日本花王策划的“春日樱花”主题营销。不仅带来了近亿次曝光,还收获了1万多名忠实用户。
而这些成绩,又吸引来更多好品牌持续入驻,飞轮逐渐向良性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吸取集合店与自身的经验教训,高宏达提出要打造出一种“不打扰客户”的专业服务。与之对应的,则是屈臣氏开发出的一套数字化营销工具。
一改之前的“贴身导购”画风,专业销售员可以借助数据洞察每一位用户的需求,并在保持“不扰民”低频触达的同时,精确、高效地完成营销KPI。
比如说,这套系统有一个功能,就是在用户生日当天,提醒导购给用户发祝福短信。就是这么一条简单的纯祝福信息,竟为屈臣氏带来1500万/月的销售增量!更是把到店消费者的购买频率提升了近3倍!
写在最后
巨头垂暮,尚能饭否?
刚刚过去的一年,各家企业都坚持地格外艰难。
尤其是化妆品市场。
大家都不出门了,化妆打扮的人自然就大打折扣。
有数据表明,2022年上半年,一直高歌猛进的化妆品零售总额缩水超2.5%。
其中,线上渠道同比下滑近19%;新型美妆集合店则迎来了大面积关店潮。
调色师在北京的7家店,现在只剩下1家;
巅峰时坐拥300家门店的WOW COLOUR,也只剩下了100家左右。
而在这种大环境下,屈臣氏虽然销售额同样出现下滑,但却保持了6.23亿港元的盈利,成为为数不多没有亏损的线下零售商之一。
看来,通过这“第二次转型”,屈臣氏竟然真在市场普遍萎缩、大幅关店的情况下,保住了盈利基本盘。
所以你看,有人跟自己竞争,有时候也未免是坏事。
通过对方,你恰恰可以发现自己的缺点与长处,发现我们自身的真正优势。
所以,你会用竞争对手来观察自己吗?
又有哪些心得体会呢?
欢迎留言,我们讨论区里接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