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是国庆长假期间,我也美美地休了二天假期。真的是完全什么正事也不干,吃了睡,睡了吃,醒了看的葛优摊模式。
等到元气恢复之后,看了朋友圈,大家都在晒各地美景美食,晒自己又马不停蹄地飞去哪里,朋友圈里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好象不晒点别处的美景,都不好意思玩圈似的。
有的朋友,节前刚去一处偏远地区,节中又去了另一处,真是各地美景美食的积邮王啊。其实本来别人开心就好,我等这些没出去耍的人本无资格置咄,只是不知从哪里飘出来一股深深的浮躁和孤独感呢?忽然有些感慨,有很多文章都在宣扬一个人要学会独处的能力,但真正能和自己独处的人,又有多少呢?
在我看来,好不容易有一个小长假,出去见识外面的世界是很好的,不出去安静地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也是一种选择。我这样表达,好象很中庸,说了等于没说。其实,我想表达的观点是,无论你出去与否,都可以拥有与自己独处的能力,寻找到属于自我的平静感觉。
如果任何时候,都能够安静地和自己呆一会儿,看几页书,写若干文字,这就是一个和自己相处的过程,不至于使我们过于浮躁,感觉是被过节赶着跑。一定要做出点什么,来证明自己的节过得不平庸,越是想要证明什么,反而显得浮躁。
我始终觉得,能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不在于你跑多远。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那些幸福的小细节,在平淡日子里,觉察到小惊喜,更是一种塑造生活的能力。
晚上刚看到小林老师最新一篇公号文章,拍的是他从家到单位的一段路途,看后觉得很有意思。那些擦肩而过的陌生人,那些隔三差五经常会碰面的菜市场摊贩们,平常的日子里,却拥有着无比鲜活的生活气息,莫名散出对生命的感恩和热爱。我其实更珍惜和青睐这样的慧心与眼光,因为很有趣。
这样的小心思,只要留心,随处可见。平时去运动时,一路上的风景,经常逛的小街,那些熟悉的摊挡老板们,常去的图书馆,偶遇的人。正是因为太习以为常,所以很容易忽略掉那些有意思的部分,但如果被你发现到,就觉得是意外收获,所得到的欢喜并不亚于去了一趟外地。关键在于,你有没有一颗好奇、探索的心,愿不愿意去观察周围的人事物。
心的敞开,不是说,你飞去外地,看了一处绝美的风景,心就敞开了,而是无论你处在何时何地,你的心都随时保持着接纳感恩的态度,拥抱这一切。甚至可以随时随地锻炼与自己相处的能力,无论人在何处,只要无人干扰,就可以试着与自己单独相处30分钟。在这段时间里,不去想其它,专门去做一些好玩有趣的事情,比如看一本很想看却一直没时间看的书,写一段无人阅读的文字,用来梳理自己的心情等,都可以,只要你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你确认自己是平静的、安静的,内心对自己是满意的、圆满的。
这样做的好处是,节后重新开展工作,几乎不会有什么节后综合症。因为你是一边看风景吃美食,一边在安住自己的心,放假的过程反而变成了自我疗愈的过程。必竟,无论外在如何喧嚣,我们追求的不过是一汪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