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琳焦点讲师班坚持第396天原创分享(2018/7/2)
从今天早上开始,就一直在想今天的分享到底写什么,脑子里边也曾经冒出来过很多想要分享的主题,越来越觉得,每天的分享真的是一个很好的,梳理自己的过程,因为要写分享,所以每天都要整理自己的感受和收获,这样的话,无形当中,对自己真的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和成长。
嗯,说起来今天最深的感受,应该要数在市民之家值班时一个最真实的感悟——眼见真的为实吗?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是今天的这个事情让我深切的感受到,眼见也不一定为实。
今天值班时,遇到了一个前来做离婚法律咨询的女士,其事情起因是源于家暴。看着她身上的伤痕,内心真的很受触动,有太多的感慨。“啊!怎么打成这样呢”……现场几位老师,都发出了类似于这样的疑问,也都非常心疼她。给她做法律咨询的律师,也对她提供了很多的帮助,说了很多的方法。但是每当律师问到她原因的时候,她总是避而不答,很明显的有一种自我保护的意识。那时候的她,没有丝毫的想要挽回的意思,在所有人看来,这个婚是非离不可了。律师也就没有再继续追问,只是一直在耐心的解答她的问题,旁边的几位老师也都非常热心的在帮助她。慢慢的她似乎被老师们的热情所打动,开始敞开了自己的内心,向律师和其他的几位老师倾诉着自己难过的心情。到了后来慢慢的你发现,她之前那个非离不可的决心,似乎有所松动,这段婚姻,也慢慢的变得并不是无法挽回。
当我们最初看到她身上伤痕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段婚姻真的无法挽回了,甚至我们会认为,这样的婚姻还要它干嘛?而且我们也似乎看到了她非离不可的决心,可是当聊到最后的时候,当她完全敞开心扉的时候,你会发现,现实并不是我们看到的那样。所以我们之前看到的,并不一定是事实。
另外,还有一个感触点,就是她的孩子。那是一个四岁的孩子,从进来的那一刻开始,就不停的乱蹦乱跳,特别的淘。后来,不知道他从哪儿,找到了一个棍子,拿着棍子打打这个打打那个。有一个阿姨,也非常热心的去帮助这位母亲管她的孩子(因为他母亲要专心和律师讲话),但是这个阿姨似乎也管不住他,越说,这个孩子打的就越凶,这位阿姨还吓唬她说,“你再打就给你关到门外头,不让你进来了”,可是他还是无济于事,这个阿姨越生气,他打的就越凶。当这位阿姨跟他说,“你看那个孩子多听话,他都不打人,你跟他学习学习。”可是,这个时候,只见孩子拿着棍子就去打那个孩子。这个时候,不知道你会怎么想呢?会联想到什么呢?房间里的几位老师,这个时候互相看了一眼,大家内心里都有一个心照不宣的答案:这个孩子肯定是受他父母的影响,才会有这样的暴力倾向。真的是这样吗?虽然我们看到的,是孩子拿着棍子不停的打,打这个打那个,但是这个四岁的孩子,真的是有暴力倾向吗?我们真的给要给他戴上一顶这样的帽子吗?
后来当这个孩子,打到我的时候,我故意的喊了一声,“好疼呀”,也给这个孩子撒了撒娇,“真的好疼呀!你看都红了”,然后我又跟他开了开玩笑,挠了挠它的嘎叽窝,哈哈,然后又摸了摸他的头,摸了摸他的后背,这个时候,孩子突然,停止了动手,看着我。我已经记不太清楚,当时我跟他具体说了什么,只记得后来我跟他说,我们一起画画吧,因为我桌子上刚好有一张纸。但是没想到孩子很愉快的就答应了,“好呀”,“那我们画什么呀?你最喜欢什么呀?”“恐龙”“哦恐龙呀!那恐龙咋画呀?要不我们一起画吧,你教教阿姨”。于是,我搂着孩子,握着孩子的手,我们俩开始一起画画。“哦,原来恐龙是这个样子的呀”“你画的好棒呀,真好”“哎呀,恐龙没眼睛啊,恐龙没眼睛就看不着路了,赶快给他画个眼睛吧”,“这是什么呀”“小猫”“小猫咋叫的呀”“喵……”“哦,原来小猫是这样叫的呀”“喵喵……”“哈哈哈……”“你还没告诉阿姨你叫什么名字呢”“AA”“哦,好好听的名字呀,那你能告诉阿姨你几岁了吗”“四岁”我们就这样,边画画边聊天儿,边互动,当然这个过程中,孩子也有调皮的时候,比如说,画鱼画了一半儿,就不干了,“哦,不行不行,小鱼没有眼睛,看不到,没有尾巴,它怎么游泳呀?快给他换上吧”你会发现这个时候孩子很主动的,给他们画上了眼睛和尾巴。孩子越画越开心,不知不觉竟过了20分钟。一个刚才大家都认为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甚至是一个有暴力倾向的孩子,竟然和我安静的耐心的画了20分钟的话,这,说明了什么呢?这个孩子真的像我们看到的,或者以为的,那样,有暴力倾向吗?我们看到的,是真的吗?其实这个孩子缺少的,也许只是那一点点的接纳和陪伴。
有时候我们看到的,不一定就是真的。需要我们认真的,去感受、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