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绩波动,在实践中经常有2种情况,一种是整体成绩波动下滑,另一种是优势科目波动下滑,针对这2种情况,今天小编为您一一进行分析啊!
一、孩子整体成绩波动下滑
孩子整体成绩波动下滑,可能有以下2种情况。
第一种是孩子升入新学段、学习新课程导致成绩下滑。比如孩子小学升入初中,初中升入高中。小编在教学中,感触最深的就是每年“新两一(初一、高一)”第一次家长会。期中考试结束后,家长拿到成绩时,好多家长都表示“接受不了、落差大”,“自家孩子小学每科都考90分,这一下数学考70分”,“初中数学考110,高中150分总分,孩子才考92分,这才刚及格啊”。小编真心想说你要是这样对比,那高三高考数学还有可能是85分啊!
第二种是孩子转入新的学校,突然面对新环境导致的成绩下滑。小编就曾见过一个女孩子,孩子原先跟着父母在北京上学,后来上高中的时候,家长把孩子送回了老家的一所重点高中。孩子一个人在老家,面对新环境、新老师和新同学很不适应。这个学校老师讲课方式、同学相处方式、作息习惯等,都和孩子原来生活学习的地方不一样,孩子要适应新环境,学习新课程,还要处理新的人际关系,还要适应新老师的讲课方式和新学校的管理方法,结果是孩子不仅成绩严重下滑,还得了中度抑郁症,高一新学期结束就回家休养了啊!
我们仔细分析这两种情况,其实有相似之处。学习方面,这2种情况都是孩子进入学习的新环境,要面对新老师和新同学、要适应新老师的讲课方式和新学校的管理制度、进入新学段原有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等难度加大、增加了新的学科、作业量增加、课程紧张等;孩子自身也在进入或者正处于青春期,孩子的身体结构、激素水平、心态、自我意识等都在变化;孩子面对的大的社会环境、生活环境、生活理念等也在发生变化。
这时候,我们会发现孩子一下子要处理的事情增加了很多,可是有一些孩子处理事情的能力并没有增加,这时候你会发现孩子适应不了了,他必须要分心去处理其他事情,再也没有办法把心思全部用到学习上了啊!有一些孩子是想要认真完成作业,各科平衡发展,可是孩子一下子面对的新知识、新学科太多了,孩子的大脑里一下子建立了很多新的神经元之间的链接网络,孩子会有一段时间觉得很有成就感,可以新知识和新技能练习的机会太少了,这个新的链接网络触发敏感性不强,考试需要调用他们思考的时候,这些“不扎实”的链接网络就出差错了,让孩子用了错误的思考方式去解题,结果就成绩下滑了啊!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各个学段的知识难度、考试命题的难度系数也是不同的啊!各位家长不要单纯地用分数去衡量孩子某一学科的成绩。每一张试卷试题结构类型、每一道题目考核层次也是不同的,同一份试卷同样分数,错的题目不同,也可以反映出这2个孩子在这一学科上的掌握的知识层次的不同啊!不要用简单的分数和排名去给孩子定性。每个孩子的潜力都是不同的,在不同学科上的表现也是不同的,家长要科学、公正、客观地去评价孩子。
针对这种情况,小编建议家长这样试试:
[if !supportLists]1、[endif]孩子进入新环境时,尽量多陪陪孩子,多和孩子交流,帮助孩子度过“适应期”,给孩子增加安全感;
[if !supportLists]2、[endif]对于孩子学习、生活、人际中遇到的问题,多帮孩子一起想办法,鼓励孩子多尝试,不要直接代替孩子去处理事情,一定是帮孩子不是代替孩子啊;
3、对于孩子学习,要以关心为主,不要只关心分数,要关心孩子的学习状态和思想变化,要给时间让孩子试错,不要动不动就给孩子找辅导班,这对孩子没有好处;
[if !supportLists]3、[endif]要鼓励孩子独立解决问题,鼓励孩子养成自己独立学习的习惯,不会的题目可以让孩子上网学习,或者把题目收集起来和同学讨论、问老师;
[if !supportLists]4、[endif]要允许孩子考砸,要和孩子一起分析错误的原因,要多和老师沟通,一定要给孩子反弹的机会;
总之,各位家长,小编建议大家要有耐心,要给孩子成长的时间,不要孩子一次考不好就觉得是孩子“堕落了”,只要孩子有学习的决心和奋斗的勇气,就要给孩子积极的鼓励。
二、孩子优势科目成绩突然波动下滑
1、简单题失分,压轴题得分
小编在教学中也发现,一个孩子很有优势的科目,某一段时间突然成绩下滑很大。这时候,老师在做考试分析时会根据孩子试卷上各类型、各层次考题去分析孩子失分原因,往往会发现,一些很简单的、原来孩子都会的题目,这次孩子失分率很高,而几道难度很大的压轴题,还是都做对了。
小编分析这可能是因为孩子对这一部分知识很熟悉,大脑中链接网络对于同样事物已经形成了惯性反应。而考试时,试题命制老师在题目中设置了新的条件或者新的情景,理论上这时候大脑的反应应该是面对新知识和新技能需要搭建新的链接网络,可是由于孩子对这一知识点太熟悉,大脑中原有链接网络快速反应给出了原来熟悉的解题思路,这道新题目就这样出错了!
当孩子做到卡壳的难题的时候,大脑发现自己原有的链接网络没有见过这个新知识,或者见过但是和以前的事物不太像,把自己相似的网络都触发一遍,没有合适的链接网络可以给出答案,这时候大脑就知道自己碰到新问题了,需要搭建新网络,孩子会认真思考题目,尝试新方法,这就会搭建新的网络,结果反而难题做对得分了啊!
孩子出现这种成绩波动时,家长都往往觉得是孩子粗心造成的,其实孩子还真不是故意粗心使自己出错的啊!小编曾有一位朋友,孩子上一年级,本来孩子语文成绩挺好的,可是期末考试的时候,默写题目里的“兔”字,孩子少了一点导致这个题目扣了2分,朋友很生气,对孩子大吼“我上周还给你听写过啊!这个字,这学期我都给你听写过5遍了啊!你怎么就这么粗心,偏偏考试的时候忘了啊!”
其实仔细分析一下,这学期、这个字,孩子默写5次都会写,孩子是真的不会吗?不是。那孩子是故意粗心吗?考试啊!孩子怎么会不在乎呢,那么小的孩子,他怎么会在考试的时候故意粗心啊!其实就是孩子对这个字太熟悉了,平时孩子都写“兔子”两个字一起写,大脑里的网络连接习惯于这样反应,老师读题的时候说“兔子的兔”,孩子习惯性写完“兔”的那一勾上去,以为写完了完事了,忘记还有一个点啊!大脑以为这个“、”和“子”都不用写啊!
这时候孩子出现这种情况下的失分时,家长不要责备孩子,其实当老师把题目点出来时,孩子已经知道错在哪里了啊!您可以善意地提醒一下孩子,但是不要翻旧账,您说多了,孩子容易反感啊!一遇到考试,他就想起您的唠叨,他就会心烦,甚至会讨厌这门课程或者更严重的时候,孩子会对考生产生焦虑紧张啊!小编一个学生就是在小学三年级数学考试时,加法算错了,后来每次数学测试,他妈妈都提醒他“要用心、要仔细检查,不要再把会的题目算错啊!”结果这孩子都不想学数学了啊!
2、时间和精力分配不够导致优势科目失分
学时分配不足导致的成绩波动,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孩子应对突发事情的时候或者做中长期复习规划的时候。前者往往是期中、期末考试前后,比如为了期末考试考一个好名次,处于平衡各科成绩的需要,孩子减少优势科目的复习时间,把本就不多的时间全用到突击复习弱势科目上;后者经常是初三、高三做复习计划的时候,特别是高三复习会经历一轮、二轮,有些科目还会有三轮复习,一些学生在做复习计划时,会在第一学期减少优势科目练习和拓展的时间,只是要求完成基本作业。有时候你会发现高三一模考试成绩出来的时候,一些孩子的优势科目并不是太理想,但是到了二模、三模的时候,优势科目成绩非常明显,直至高考的时候,优势科目都是孩子绝对的提分科目。
这是因为孩子在一段时间内,学习优势科目新知识的时间比较少,大脑里原有的链接网络没有新知识补充既没有搭建新的链接,也没有实现更新升级。最近练习时间少,对原网络触发频次较少,原有网络反应速度就比较慢。考试的试题,面对同样事物出现在新情景时,也就是原有考点放到新的情境下,产生了新的考题时,孩子大脑里就会觉得这个链接网络有,可以选择触发哪一条呢?运用这个考点中的哪个公式呢?再一仔细分析,好像都没有相似的情景,这是一个新的事物,需要搭建新的网络,这时候孩子就会觉得题目难,做题不顺利,往往考下来成绩不理想。
小编经常发现,好多孩子考完后,听老师讲完了答案,会说“我当时还这么想了,可是我觉得不对啊!就没写上去”、“原来是用这个公式啊!这个不是等比数列么?怎么还要用这个等差数列公式啊?我就是一下没有拐过弯啊!”我们经常会觉得好多孩子是“考完后什么都会了,考试那会什么都忘了啊”。特别是对于孩子的优势科目,地理明明每次都考85分,高三一模的时候就考了58分,都没及格,这真的让人感到很意外,仔细询问孩子,孩子会说“最近没怎么学,都在学数学和英语了啊!自己觉得这2科是自己的弱科,就想把它补起来”。
这种情况的波动家长就不需要太着急,只需要给孩子时间,让孩子把自己的优势科目捡起来。这根本就不需要去给孩子补习,孩子不是不会,也不是基础不好,只是这学期在这一科目上用的时间少,大脑里那个链接“休眠”而已,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计划,多复习笔记、多练习真题和模拟题,不仅会在大脑里搭建新的链接网络,还可以提高网络触发的敏感度啊!孩子这一科的成绩自然也会恢复到原先水平的啊!
3、优势科目出现新的知识模块导致成绩下滑
在实践中,当孩子的优势科目突然出现了另一个没学过的部分时,孩子的成绩也会出现波动。比如某一个孩子原来数学学的很好,初一学习代数部分,孩子可以考到95分,初二数学开始学习几何知识,这时候孩子面对新知识,就有可能会出现不理解、不开窍的情况,导致听课很费劲、做作业效率不高,考出现试时数学成绩下滑严重的情况啊。还有高中政治必修4个模块的知识点都相对比较独立、地理学科中的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物理中的力学和电学、化学中的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等都属于这种情况。
以数学为例,孩子数学算术部分学的挺好,孩子大脑里建立了有关于“数、数字计算”等链接网络,考试的时候,孩子可以很熟练地把这个网络触发来思考和解答习题,孩子数学成绩很好。可是要学习几何了,孩子大脑里原来有“图形”网络,当孩子调用它解决习题时,发现这个网络不行,这时候孩子就会知道这是碰到新知识了,大脑就会搭建新的网络,孩子后来不断学习新知识、练习新技能,这个新网络才会越来越大,触发敏感度才会越来越高啊!您看,代数和几何都是数学中一部分,可是他们不同啊!与代数相比较,对孩子来讲,几何就是新东西。
针对这种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学习,家长就需要多给孩子理解,也要多给孩子时间,要让孩子在大脑里把这个新的连接网络搭建好,要鼓励孩子多去练习新知识和新技能,让孩子把这个新网络的触发敏感器激发出来,形成自己的习惯啊。也要让孩子多和同学交流,针对同一个知识点,要鼓励孩子多请教老师其相关知识,这样做既有利于拓宽孩子的知识面,还可以培养孩子本学科的学科思维习惯。
千万不要轻易把孩子丢到补习班,以为找个老师给孩子补补就解决问题了啊!如果这样,一方面会打断孩子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成长过程,另一方面孩子还会形成依赖习惯,数学不会找老师补补,物理不会也找老师补补,化学和生物不会是不是也找老师补补,如此循环下去,孩子都懒得学了,大不了找老师补补呗。
如果孩子需要家长帮助,建议家长和孩子的科任老师沟通,请教老师怎么帮助孩子?请老师推荐相关学科的资料,每天用1个小时,让孩子自学老师推荐的资料,第二天再让孩子看第一天做的题目答案,如果孩子还是不理解该题目,让孩子回校和老师预约时间,请老师帮孩子解答,或者和本学科成绩突出的同学一起学习、讨论。这样的方法虽然有点慢,但是可以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而且孩子在这一学科上自学有了成绩,就可以提高孩子对学习的自信心,进一步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啊!
4、某部分学习效率低导致成绩下滑
有部分孩子代数好,几何比较差,还有可能和孩子思考模式有关。人的大脑里,内视觉部分是神经元最多的区域,孩子的内视觉感官比较弱的时候,可能是内视觉中有一些神经元之间没有建立链接网络啊!比如孩子画面感不强,他大脑中关于立体图形这个链接网络就没有很好的建立,或者没有经过多次练习去频繁触发这一网络,当上课或者考试用到这一网络时,孩子很难在大脑里调用这一网络去形成这个图形的画面,来思考问题啊!
比如你和他讲“我们画个圆锥体”,他大脑里根本就想不到这个画面,数学还好,可以通过在纸上画图,孩子看到画图就会想起来。但是你要是和他讲地理,你说“在地图上,黄河在长江上面,你想想,黄河流经哪些省?”这时候,他根本想不到这个分布,你再说“你想想,那个地球仪是不是椭圆的,上面是那条河黄河,下面那条河是长江,他们中间还有哪条河啊?”他还是不知道。因为小编就曾在监考的时候,发现有学生面对地图上的三条河,不知道是什么的时候啊!学生说“没学过”,试卷上的图表明确写着“中国最主要河流分布图”,学生看着试卷说“不知道,没见过,想不出来”。他大脑里根本就没有“地图”这个链接网络,他也没有“地球仪”的那个画面啊。
既然人的大脑里主管内视觉区域包含着大部分神经元,那我们就需要帮助内视觉弱的孩子去提升他的内视觉。
家长可以在带孩子坐公交的时候,让孩子上去先数一下座位,然后闭上眼,在大脑里想想一下这些座位的分布,想不起来就睁开眼看一下,闭上眼继续想;家长也可以带孩子去商场,从进门让孩子看品牌分布,闭上眼,让孩子在大脑里想想一下这些品牌分布的位置,想不起来就停下来,睁开眼看一下,再闭眼继续想。如此多次转换实物情景。回家后,家长可以问一下孩子,我们今天在商场见到了多少品牌店啊?我们可以从进门口开始,沿着我们走的线路回顾一下啊,孩子就会在大脑里把当时的情景调出来,就好像放电影一样回放。如果孩子想不起来,妈妈可以提示,也可以让孩子下次再去看。
如此多次锻炼,可以增强孩子大脑对画面感的敏感性,提升孩子内视觉区域神经元网络触发的敏感度。上课听讲的时候,老师讲到新知识的时候,孩子就可以运用内视觉,在大脑里把老师讲的知识像画面一样呈现,很容易进入老师设置的情景,思维也可以紧跟老师讲课的节奏,孩子的听课效率就会提升。背诵也是一样的道理啊!当孩子习惯了运用内视觉思考问题时,背古诗文或者背诵文章的时候,孩子就可以在大脑里把古诗文里描写的情景呈现出了,这时候孩子仿佛就是作者本人,他会去看作者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当时的感受,孩子会更深刻地理解文章,便会背得快、记得牢了啊!再也不需要一个字一个字、一句句痛苦地读十几遍才能记下来,也很少再出现老师检查完,第二天孩子就忘了的情况啊!
各位朋友,以上文章是小编自己的一些经验总结,如果大家有好多建议,请私聊小编,我们一起学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