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当你看到这个题目时一定很疑惑为什么这一天没有问候母亲就被冠上了不孝的帽子,你看到题目的疑惑也是我最大的疑惑。
今天是母亲节也是汶川地震11周年同样是只有24小时的普通的一天。
如今很多人开始注重仪式感,或许因为某件事有了仪式感之后才显得大家比较关心并重视。
我们开始过起平日里的每一个节日,元旦、端午、圣诞节等一系列重要的不重要的节日都出现在我们的节日列表里。
今天的朋友圈里大部分充斥着形形色色和母亲节相关的内容,也许有人是真的怀揣感恩的心在这特殊的一天里为特殊的人送上真挚的祝福,也或许有人只是迫于压力随波逐流,看大家在做自己也跟着做以免被觉得“与众不同”或不合群。
认真准备的不多说,一颗真诚的心比什么都重要。
如果是迫于压力因为随大流个人感觉完全没有必要在这一天去做这件事情,当然不管你做了他们一定会是喜笑颜开,但从整体上来看这件事是真的完全没有必要。
于你而言你并不是因为觉得这一天重要而去准备,而是因为别人都做了迫于压力才去做了这件事情,你自己也并不开心,那么为什么要去做呢?
我们习惯性的把一件事简单的划分为对与错,也习惯性按照自己的道德标准去要求别人,可是却忘记了最重要的一件事。
在你观念里绝对正确的事而在我观念里未必就一定是全对,我们谁都没有上帝视角,也看不出分不清这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和最后的走向以及真正的对错。
怕的是很多人都在以关心的名义勒令你去做这件事,做了,不会多说什么,没做就一定会说叛逆,你这样真的不行,下次可不能这样啊。
就像有人问你:今天母亲节给你母亲发问候了么?
回答说有会收到一句我真没看错你;
如果回答不,那么一定会对你进行一番思想教育,这么重要的节日里你最应该去做些什么来表达一下呀,为什么不去做呢?
当遇到这种问题的时候真的会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你不知道怎么样做才是对,因为两者都会让你难受,而你也没有办法让他们不来评判你的人生轨迹和走向。
我们的人生一定是要按照他们所设想的去走吗?
其实很多事情是没有真正的对与错也没有所谓的应该,大概只有想和不想吧!
如果最后连问候都成了一种逼迫,那么不知道还有什么是我们自己能决定的了。
如果所有的事情都被标榜上了该和不该,那或许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不一样的人出现,整个世界也会渐渐失去光彩。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也都有自己的是非观以及判断事情的准则,如果大家都像设定好的程序那样,那我们和机器又有什么区别呢?又如何来区分我们这些个体呢?
母亲节没问候自己的母亲会标榜上不孝,不想结婚会标榜上有病,出现不同就严令一定要如何,那么做这些最后的意义究竟是什么,难道就只是一次次的开心的敷衍吗?
当最后的真相浮出,所有埋在鼓里的人真的能够接受?
如果连问候这种事情都要受到道德的约束那么什么事情是不受道德约束的呢?
如果只因为一次简简单单的事情就做出所有的判断未免太过绝对,希望最后的我们都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完成想做的事情,不必一味求同,只因为你就是你,特殊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