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人生路上是否也有一些随口说出的约定还来不及实现?一些胸口小小的悸动被淡淡忽略?一些迟了一步的遗憾……
日本电影大师是枝裕和用充满着人性细碎的温暖,漫不经心,平凡朴实,却细腻动人地探触了生命中这些最需要温柔以对的本质问题。
《步履不停》讲述了主人公横山良多与妻儿在大哥纯平的忌日一同返回老家,在这里和父母及姐姐一家相聚一天的琐碎生活,在一茶一饭,一言一语中揭开每个人心底不曾说出口的遗憾和伤痛。
季羡林先生说:“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
读完这本小说,你就会懂得:不圆满,才是人生;不完满,才是生活的常态;人生路上,步履不停,总有那么一点来不及。
不完满,才是生活的常态
大哥纯平是一个“完美的人”,无论读书还是体育都是佼佼者,可以说是个没得挑剔的好青年。
在兄弟姐妹中最有异性缘,不管情人节收到的是巧克力还是情书,都是大哥纯平拔得头筹。
父母毫不掩饰对大哥的偏爱和赞赏,考上大学,成为医生,从没辜负父母寄予的厚望。
然而,事业有成、家庭美满的大哥纯平因救落水少年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辉煌而短暂的人生就此戛然而止。
我们常常说红颜薄命,天妒英才,生活往往很难让人得偿所愿,却又常常事与愿违。
前几日,系武警湖北总队随州支队某部警士的李林雨在和战友巡逻途中,一起救起一位落水者。跳入水中托举救人的李林雨却因体力透支,沉入水中牺牲,时年22岁。
和小说里的大哥一样,这位00后李林雨是一位“老实、听话、成绩好”的好孩子。
年轻生命的逝去总是让人心痛,世间少了一位优秀的医生和战士,留下一个家庭挥之不去的伤痛和思念。
大哥纯平因拯救溺水的小孩而丧命的事迹,被当作美谈广为传颂,甚至连报纸上都登有照片报道。但无论他死得多么崇高,对家人来说,心中的缺憾都是一样的。
没有谁的人生是圆满的,世事无常,才是生活的常态。
缺憾,是所有人必经的人生课题
大哥纯平的离世,给双亲带来巨大的打击。失去后继者的父亲等于是被打乱了他后半辈子的人生规划,母亲也因为失去她最得意的儿子而伤透了心。
在父亲眼中,被救起的落水少年良雄是一个好吃懒做、无所事事、没用的家伙,可这样一个不招喜欢的人却偏偏牺牲掉自己的儿子,内心多少是有一些怨恨。
父亲终究是父亲,对于无法见到儿子最后一面这件事,无论身为父亲或医生都一定是后悔且自责的。一直到死为止,在他心里都会是个无可弥补的缺憾。
对母亲而言,在大哥过世之后说:“果然是那个媳妇娶得不好。”她把责任推给跟意外完全无关的大嫂。或许如果不这么想,作为母亲大概没有办法继续过日子吧。
将大哥的房间保持原样,执着地要求良雄每年都要来家里祭拜,把纹黄蝶当做逝去的儿子,也许她是受不了关于大哥的所有事情正一点一滴地消失,终究成为过去吧。
对于主人公良多来说,没能陪父亲再看一次球赛,没能亲自送母亲去医院急救、没能多给父母打电话都成为心中永久的悔恨。
就像季羡林先生在《赋得永久的悔》中说的那样: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双亲会老,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会死,多半也是无可奈何的。但是,没能与他们的衰老或死亡发生一点联系这件事,对子女来说如鲠在喉。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或许这就是失去双亲最真实的感受,也是人生最大的缺憾。
所有失去,都将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扫墓归来路上的纹黄蝶,落在大哥遗像上面的纹黄蝶,让母亲坚信那是大哥的化身。父亲去世后,公交站牌上一只围绕母亲飞舞的纹黄蝶让她认为那是牵挂自己的父亲。
听说啊,只要纹白蝶能活过冬天,就会变成纹黄蝶……
纹黄蝶成为母亲的情感寄托,让她以为自己最爱的人还在身边,成为她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
失去双亲后的横山良多有了一个女儿,虽然没能消解自己对父母抱有的种种悔恨,也没有填满自己心中的空虚,但是有了两个小孩,就不得不考驾照、买车。如此看来,种种事情也许只是换了一个形式,换了对象,但还是会不断地重复下去。
莫言说过: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时间不止,循环往复,我们都带着对过去的缺憾,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步履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