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小说,除大事件外,其余部分均为虚构。】
时值冬日,汉中城固一户普通人家里,响起了一阵婴儿的啼哭,此时天上飘着鹅毛般的大雪,张父站在家门口,看着皑皑积雪,听到一声嘹亮的哭声转身便往里屋张望。
“恭喜恭喜,是个带把的。”接生婆抱着裹得严严实实的小子出来,跟张父说到。
接生婆粗俗的言语让张父眉头一皱,不过是个男孩也算是张家自此有后了。
张父初为人父,孩子在手上却不知道如何抱着比较合适,又怕用大了力气伤到孩子又怕力气小了托不住给掉了。正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
里屋一阵忙乱后清净了下来,大概是收拾好了,张父抱着小孩到里屋见妻子。
妻子在这大冷天里因生产之痛头发都湿透了,看到孩子那一刻仿佛忘掉了所有生理上的疼痛,“是个男孩是个男孩,老爷,张家有后了。”
张父原本平静的心里也忍不住激起了波澜,含着泪点点头,“是啊,张家有后了,辛苦了夫人。”
张家三代单传,到张父这一代更是年近三十尚未育子,因此这儿子有多宝贝不言而喻。
夫人问张父孩子叫什么,张父满脸怜爱,说“取名为骞吧,取其高举之义。”
是日,日后被誉为“一使胜千军,两出惠万年”的张骞出世。
虽然张骞为家中独子,张父对于他的教育却从未松懈。不仅要求他读圣人先贤的著作,更要求他以“礼义仁智信”为行为处事之原则。
一日,张骞和往常一样,去往三里开外的学堂上学,夫子是远近闻名的博学儒士赵揽。赵揽今日所讲仍然是百读不厌,温故而知新的论语。
夫子读到这一句“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张骞深以为然,问到,“夫子,既然如此,那何为忠君?”
“所谓忠君大概就是为黎民谋福祉,忠于手上之事,不向权势妥协吧。”
张骞若有所思,课后仍然不忘念叨着这句话。
放学回家后,张骞在院内温习白日所习功课,将仍然不算明白的地方记下,打算明日再问夫子。这时张家的邻居,与张骞同年、青梅竹马的李荆棘到了张家院子里。
“骞哥哥,你放学回来了?”
张骞从书本中抬起头来,脑袋里仍然是刚学会的句子,“是荆棘啊,是啊,放学了。你今日怎么不在家绣花倒过来了?”
自从长到十五岁后,荆棘已经很少来张家了,因为已经到了筹备婚嫁的年龄。
“前日里,陈家来人了,父亲已经接了聘礼,择日便要嫁过去了。”
“哦。”张骞有些木讷了,他这些时日只一心放在学习上,对于荆棘已经颇少关心了,陈家到李家提亲的事情,他从母亲那里知道了一些,但是还没往心里去,今日听到已经一锤定音了,才知道为时晚矣。
“骞哥哥,你没有什么要说的吗?”荆棘满怀期待的看着张骞。
“那你嫁去陈家要保重身体,祝你和陈公子百年好合。”
荆棘万万没有想到张骞会说出这番话来,只能一言不发地离开了。他们的缘分就算到此结束了吧,张骞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