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的人因为心理学而受益”是韦志中心理学网校的根本宗旨和基本理念。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浸泡在网校,在温暖的、抱持性氛围中,学习、参与、体验、感悟、成长,充实并快乐着,我是这一宗旨、理念真真切切的受益者。推己及人,做讲座、做团辅、做个案,用我的心理学知识、技能帮助别人,实实在在践行这个宗旨。
下面,我简单地谈谈我对这一理念肤浅的理解:
一、这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心理学提出的新要求。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一个重大的判断。人们在温饱阶段,主要追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等低层次需要的满足;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现阶段,人们开始转而主要追求归属与爱、尊重需要的满足,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已经开始追求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情感、关系、精神的需要,不是丰富的物质能满足的。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各种方式寻求自我心灵成长、爱的关系互动、投入参与到有意义的事情中去……。这对心理学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它对心理学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也为心理学实践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二、这是本土心理学行业转型的需要。过去心理学主要走问题干预模式,为有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小众人群(黑色地带)提供心理治疗与咨询。韦老师多次讲到,当今社会制造心理问题人群的速度远远快于心理学工作者的培养速度。如果我们仍坚持走治疗模式,势必满足不了社会大众对心理服务的需求。本土心理学行业必须走下神坛,走进大众,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绿色地带,健康人群)和促进心理成长(灰色地带)中去,走预防、干预并重,标本兼治的路线。从个体转向团体,从咨询转向教育,从教育转向服务,这是韦老师从事心理学工作中的三次转身,也是我们本土心理学行业需要实现的转型。2016年韦志中团队创办心理学网校的初衷可能也正在于此。
三、这是心理学工作者应有的责任和担当。孟子早在战国时期,那个“习得性无助”的时代,就为整个社会开出了药方,那就是希望、理想、意义,做善养“浩然之气”的“大丈夫”。韦老师称他为时代的心理医生。美国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在他的《持续的幸福》一书中提出了“幸福五元素”理论。他认为构建幸福的五个重要元素包括:积极的情绪、投入、人际关系、意义和成就。其中人际关系和孟子的五伦思想不谋而合。我们成不了孟子、塞利格曼这样的伟人,但我们积极顺应社会需求,用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技能服务于他人,让更多的人因为我们的工作而成长起来、幸福起来,让社会因我们的努力而多些和谐、少些冲突,这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也是作为这个时代的心理学工作者应当承担起来的责任。网校的创办本身就在用行动担当起这份责任,把“让更多的人因为心理学而受益”作为校训,也是在用心良苦地引导我们走出“小我”情结,走向“大我”情怀。
四、这是心理学人实现自身价值的必要途径。韦老师提出了成长5+1模式——学做研教写+心理资本建设,这也给我们指明了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一是通过不断的学习理论、技术,内化为自己的理念、知识体系和技能;二是按照韦老师一贯倡导的阳明先生心学提出的“知行合一”、“事上练”和“事上炼”,通过实践磨砺、提升、成长,达到“致良知”;三是要善于思考、勤于研究,固化和提升学与做的成效;四是学会教人,教是最好的学,可以极大地提升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让自己所学惠及更多的人;五是不断地写,写是表达、是疗愈、是成长、是升华;六是加强自身心理资本建设,心理咨询师人格的高度,决定了把来访者带多远。这个“六位一体”的过程,既是向内走,不断澄清、充实、成长、升华自我,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也是不断向外掏,在投入地参与到有意义的事情中,实现了让更多的人因为心理学而受益,也实现了自身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