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场上做现代文阅读,同学们往往是上来先花两分钟快速浏览一下文本内容,然后开始做题。每一道题都根据题干的要求再回文本中去寻找答案,顺便就又把文本浏览了好几遍。也有的同学是先看看这几道主观题在问什么,然后再浏览文本,一边看一边挑跟题干相关的字眼,顺便找找答案。
大家对上述过程非常熟悉吧?那你有没有计算过这几遍浏览文本一共花了多长时间呢?以及后面的几道主观题正确率如何呢?那么有没有更高效快捷、正确率更高的做法呢?
考场阅读的困惑
中学生在考场上做现代文阅读题时,通常会有以下三种困惑:
第一种,读不懂文本,抓不住阅读文本的重点,也就是读完文章却不知所云。文章没读懂,题自然就只能蒙着做了。
第二种,文本好像读懂了,但是却做不对考题。实际上就是没有读懂考题在考查什么能力。读完题干的要求,就一次次地回读文本,在各个段落中来回凑答案。可一对照参考答案,基本上就是答非所问。
第三种,文章读懂了,题目需要答什么也知道,也就是老师讲的答题“套路”掌握得很好。可问题是,最后概括出来的答案却没得多少分。好像答案的要点也都想到了,但是组织出来的语言就是不得分。
相应的阅读障碍
第一种困惑——读不懂文本内容,实际上是因为自己的文化积淀、生活积淀不够。这在之前的系列文章《精读的功夫在“诗外”》里详细讲过。
第二种困惑——并不知道考题到底在考什么,只是根据字面意思来回答,这实际上是因为你根本就没有认真思考文本本身的逻辑,没有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所以在答题的时候也根本不是在回答那个根本问题。
第三种阅读障碍是语文课堂上训练的时候,你的参与度不够,导致自身信息提取和概括的能力不够。这在系列文章《会听讲才会做现代文阅读题》中讲过。
如何才能真正读懂文本?
01
拿到一篇现代文阅读,首先要读明白这篇文章的写作对象是什么,有什么特征,作者对它的情感是什么。比如,《故乡的瓦》,首先要知道文中故乡的瓦有什么特征,承载了什么样的文化内涵,还要读明白作者情感。有时候作者情感会经历会一个变化过程,要准确提取标志情感变化的词语。如果能把故乡的瓦这个写作对象的特征,和作者的情感都准确地把握住了,这些信息都找到了,这就是读懂文章的第一步。
02
其次,读完整篇文章以后,脑子里应该有一个清晰的篇章结构思路框架,相当于做了一遍分层概括层意,可以只是简单地用几个词写在文本旁边。
03
总结出文章的主旨,即:对象特征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04
能够敏感地意识到行文中的一些写作手法,比如,读到某个段落时,能马上意识到这段是对比,或者是插叙;看到独句成段的句子,一下子就能意识到是过渡句。相当于在读文本的过程中,对文本的行文顺序进行了一下分析。
按照上述四条要求读懂了文本,就一定是能做对文章后面的阅读题。
读懂文本就一定能做对题?
因为任何能够被挑做选文的文章都是有内在逻辑的,这个内在逻辑是客观存在的。
有人认为,“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哪里有什么内在逻辑呀。不是这样的!那种个性化的理解仅限于在作者之外,对文学作品理解的再补充。一部好的作品能够流传千古,横向地在各个民族之间流传,它和大家想问题的思维逻辑一定是一致的,否则就打动不了人。而现代文阅读题基本就是按照这种行文逻辑出的。
尽管有时连作家本人都会说,写作时自己根本就没想那么多。但是客观上,这篇文章是存在铺垫、照应等清晰的脉络的。这有点像画画:即便画家本人没有经过学院式的透视、比例、色彩搭配等训练,像梵高、高更那样只凭直觉画画,但他创作出来的作品肯定是符合美的客观规律的,否则看画的人不会感觉舒服的。就像人看到红色会兴奋,觉得眼前一亮;看到淡淡的湖蓝色会觉得心里非常平静,不需要专门提前给大脑做这样的情绪对应规定。写作也是一样,即便作者没有主观、主动地设计人物的性格走向、人物之间的关系、伏笔、照应等,但他写出来的情节也一定是符合人的认知期待和规律的。因为认知是由大脑的决定的,而认知科学又是自然科学,这是生理性的,所以不会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总之,所有的好文章,都是符合陈述的逻辑的。
大多数人在阅读时对文章内在的陈述逻辑都没有注意过,只有专业的语文老师才按照这样的思路去阅读。所以一般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在读现代文阅读文本的时候,对文章的敏感点是非常一致的,也就是说在确认文章的出题点的时候也基本是一致的。不需要看文本后面出了什么题,在从前往后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就已经想好了哪里可以考对比衬托的手法,哪里可以考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的补充烘托……那些中高考的出题老师也是这么读的。之所以老师们对出题点的敏感度是一致的,就是因为文本本身存在内在的规律。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大都能够做到一边读文本,一边猜到出题点有哪些,同时也不太需要看答案,就能够知道每道题具体是在问主旨结构,还是在问分层概括层意,以及应该怎么作答了。
真正的好学生到高三的时候,用《读者》上面的千字文,自己读完后从文章中找出题点,自己当出题老师,出几道现代文阅读题,考查篇章结构、文章主旨、人物形象、艺术手法等等,出得也非常规范。这就是因为在之前的语文训练中,学生对文本的敏感度训练出来了,所以才能够一看文本就知道要在哪里出题,那自然在做题时就能够轻松地答对了。
根据文本的这种特征,还有同学们在考场阅读中的困惑,我们开始在阅读教学中尝试一种“七分钟快速阅读法”的教法。
七分钟快速阅读法
这个最早是从2009年开始让学生尝试的一种做现代文阅读的方法。网上有很多类似“现代文阅读八法”、“现代文阅读十法”这样的方法总结,但实际情况是,孩子们在考场上是想不起来这些方法的。所以我们希望能够总结一种简单的方法,针对任何文章,都可以用这种简单的方法,完成几个步骤,学生就能快速地明白文本内容。
这个方法实际上就只做三件事:
第一步,读文本,划重点词;
第二步,划分文章层次,概括层意;
第三步,总结文章主旨。
用这样一个固定的流程,实现快速提取信息、整合信息、形成概念判断,宏观把握汉语思维的一般表达规律。
这虽然是一种考试的方法,但我们需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和落实,等到考试的时候才能运用。这个方法在2018年被北京市立项为教育科研课题。
为什么是7分钟?
因为这个方法最终是要在考场上应用的,所以我们以高考现代文阅读文本(2000字左右)为测试文本来确定学生到底需要多长时间。按照新课标对于学生的阅读速度要求:高三优秀毕业生精读的阅读速度为500字/分钟。那么我们选取中等水平学生的阅读速度,大概是5分钟左右读完,这样就是5分钟读文章、划重点词句,然后划分层次、概括文章主旨分别需要1分钟,加起来就是7分钟。
也就是说,在考场上应该用7分钟完成第一次阅读,同时,也就只读这一次。单就速度而言,这7分钟看起来是比较慢的,因为很多孩子浏览一篇文本大概只需要2分多钟,但问题是,这2分多钟的阅读,在孩子脑中并没有形成什么痕迹,后续做题时又需要多次回读,这样前后加在一起,就会浪费很多时间。所以学生特别需要通过减少回读次数来缩减阅读时间,从而整体提高现代文阅读的做题速度。
这个“七分钟快速阅读法”就是只需要读一次文章,不用再多次阅读全文。那么在读这一遍的时候,学生一定要比自己平时的阅读速度慢,最好能够拿着笔一点一点指着读。
跨文体、年级的方法
这个方法能够跨文体:初中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高中的记事怀人散文、时评、杂文、小说等等各种文体,都可以用这一个方法。这样学生在考场上就不必分心去想不同的文体要选用什么方法了。
这个方法每个年级都可以用:各个年级的现代文阅读题难度差异,主要是由面对的文本难度不同造成的。同样是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给高三学生的文本,信息就会比较隐蔽,给小学生的文本,信息就非常明显。但高三学生和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也不同,所以年级并不是障碍。
具体怎么操作?
首先,逐字逐句细读文本,划重点词句(绝大多数都是半句话,甚至是一两个短语),找到文章写作的对象(标题)、对象的特征,还有作者的情感,这些在阅读过程中都要通过划重点词句找出来;
第二,划分层次,概括层义,简单写出文章层次;
最后,简单用几个词概括一下文章主旨。
请看对例文《大运河——流淌千年的乡愁》和《半山园情思》的处理:
等到做文章后面的阅读题时,我们就会发现,不同的题其实对应的就是之前这些不同的步骤,而答案基本也就是之前划的那些重点词句:
比如《半山园情思》后的主观题第20题——“结合全文,分析文章中写谢公墩和明城墙的用意是什么”。这道题8分,其实考的就是之前总结的篇章结构和作者情感。
如果我们在平时做现代文阅读题的时候,也按照这样的方法、步骤去阅读,形成条件反射式的习惯,考场上就会做得又快又好了。
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