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很多话想说,常常来不及说,就被“时间”冲淡我那时的强烈思绪,然后“它们”就被遗弃在我的回忆垃圾篓里,或许偶尔还会跳出来,或者“它们”就这样永远躺在了我的过去里。
这两年,我开始逐渐意识觉醒,发现“我们平时的样子”往往来源于“外界”的规训。外界是谁?外界是父母,学校,社会。小时候读过一句话——“人是环境的产物”,以前我不理解的,但这几年我突然醒悟。并且我深刻地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是的,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被环境影响的。
今天我没有想去辩证这个观点。只是想纯粹地记录一些自己的感受。
我发现一个现象。大部分中资企业对于员工的把控,其实是希望“员工不自洽“的,因为员工的不自洽,更有利于企业管理层对员工的“控制”。自洽会让员工进入一个舒适区,不利于企业忽悠你去为它的组织目标和组织效率拼命。韩国和日本的企业管理风格貌似也和中企的比较像,甚至有过之。而欧美的企业,无论大厂还是小作坊,貌似大多数企业不愿意参与或涉及对员工个性和生活方面关注,它们的逻辑是向员工“买时间”,和对结果进行考核。所以欧美文化里,几乎人人都爱说的一句话是:Lifeis short. 似乎,欧美人很早就意识到“时间其实就是生命的代名词”。
我大学刚毕业时,是很乐意甚至可以说是盲目地自愿为“企业”“卖命”的!专业、忠诚、廉洁加上hardworking,一步一步向上越来越靠近管理,曾以为高管是企业经验的最高精神领袖,走上去后才发现,高管之上还有一个叫做“资本”的东西。后来才逐渐了解“资本家”一词的含义,幼年背的政治书本中高频出现的词语,想不到需要花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才能切身地深入了解它。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可悲还是幸运,毕竟世界上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只能停留在“资本”的字面理解上。所以啊,这个世界是注定不公平的。“有些人一出生就在罗马,而大多数人一辈子只能做‘牛马’”。而且,我发现“在罗马的人”不一定就比“牛马”过得开心幸福哦~另外,“觉醒”的牛马貌似也并一定比“沉睡”的牛马更快乐!哈哈哈哈哈~
在资本的背后,有只巨大无比的黑手,它叫“人性”!这个东西最高深也最精彩!我现在明显道行不够,不足以参透它。D哥曾经跟我说过一句话,让我至今想起他说的话和说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你知道我当时为什么选择考公吗?”说完,他停顿了一会儿,然后他的眼神意味深长地看着远方,徐徐道来:“因为那时候我就立志,我只做‘甲方’!”
一个出身小县城书香门第的“某市高考状元”,从“浙大”毕业后,立长志,再一路靠自己的努力,又擅用TZ内的网络走到到厅级干部的优秀人才,他最终实现了自己的志向。如果把事业独立出来说,他是成功的!而他的人生,很难评。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推荐我去看一本书——《沧浪之水》(阎真),我看完后才对他的工作和为人有了更立体的认识和理解。
年至30+,却更觉得自己的渺小,沧海一粟,如尘如蚁。纵然如此,不愿将这短暂的仅剩的两万来天贱卖给“资本家”,就算是生而为人,在认清社会真相后内心最后的“清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