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内向的我,在小时候很怕人,怕老师,怕亲戚、怕在人多的场所,容易脸红,容易紧张,长大后工作了,也怕大领导、小领导
一直活在对人的害怕中,自从我看了《自卑与超越》,醒悟了,找到了自卑的原因
大部分自卑来源于童年和原生家庭,我当时的读书笔记:
醒悟了不代表改变了,但是至少知道了自卑的原因,有改变的可能
自卑的负面能量
自卑的人,容易内耗,容易拧巴,明明不是内心所愿,不敢拒绝最后又在内心挣扎无数次,回想无数次假如拒绝,会有什么后果和可能性
真的没必要想太多,拒绝一次,就懂得拒绝第二次
自信的重建需要改变,《自信的觉醒》这本书多种方法重构自信,更具体地帮助自卑者走出自卑
大家如果没有时间阅读,可以看看我当时写的读书笔记
拒绝只有一种结果:将不再会被拿捏
唯唯诺诺、畏手畏脚只会一眼被相中,被挑选成为拿捏的对象
如果不想成为弱者,就即刻改变
自卑恐惧,源于想象
小时候对亲戚自卑,是觉得亲戚家都比自己家条件好,觉得他们可能会看不起我们,现在想想觉得很傻,无论是真如我所想还是不存在,别人的看法对我们而言真的不重要
条件好我也无需他们帮忙,看不起我也改变不了,唯一能改变的就是变得更好,让偏见消失
害怕老师、领导其实是对权威的恐惧,觉得那些人是能左右你的,能分配你的利益,离权力越远,越恐惧。
权威让我们自动把自己摆到心理低位,是因为低看自己,高看他人
自我肯定,学会祛魅
直视练习:改变自卑,需要增强自信心练习,从直视他人眼睛开始,不要闪躲,勇于直视
积极暗示:自我肯定练习,积极暗示,告诉自己和大多数人并无差距,所有人都只有一套五官,没有三头六臂
祛魅是成长的练习,摆脱“被观察”想象,不要活在晕轮效应里
自我肯定练习:
1、请求:请他人帮自己做某事,满足自己合理的需求(害怕求人害怕添麻烦是不自信的表现);
2、拒绝:拒绝他人无理需求并不伤害对方(敢于拒绝是自信的表现)
通过这两个训练,增加果敢性。从我不敢到我可以,是一种成长
或许是到了一定的年纪,看的人多了,经历的事多了,再加上经过自我肯定练习,
觉得自己到这个年纪,就应该淡然面对一切人和事,有这份淡然,就能平视世界
我们的人生无需他人打分,那么你还在怕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