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众
大家都在说某产品好或者身边某些人跟你说某产品做得很好,下意识里很容易觉得这产品确实好,虽然并没有用过。
2. 差异化
记得有个同学叫史有理,虽然早已不记得人,但是这个名字却记得清晰。
华为的手机有P系列、MATE系列、荣耀系列等,不同的型号对应不同的特征。
3. 像提供服务
理财产品不会说把你的钱拿给我,而是强调你得到的回报率。
4. 发掘新机会or增加现有投入
这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取舍的选择。
5. 不熟悉的领域
在一个领域的成就容易让人产生在其他领域也行的错觉,口才好并不意味着写文字也一定很好。
6. 不要免费
免费可以吸引人们的目光,但也会让人产生廉价的印象。很多付费的文字分享时会说是XXX请你阅读,这与免费的体验是不同的。
7. 激起兴趣
我们都不喜欢被别人强迫,看起来主动的选择才舒心。
8. 数据的说服力
最近几年,大家对于数据的认识已经提高很多,很多人在描述事务时,常有意无意的带上数据而不是单纯的讲。
9. 新习惯培养需要代价
今天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第一个吃螃蟹的公司并没能很好地活下来,当然如果就是钱多便是另一说。更多时候我们只需要告诉用户我们能提供什么就好,说服一个只吃甜粽子的人吃咸粽子很困难(希望不会太敏感)。
10. 理论来源于实践,回归于实践
得不到事实验证的理论,不论说得多么冠冕堂皇,都需要保持警觉,想象出来的世界和现实世界不能搞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