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主要是指在家庭中,由家长自觉地、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可是,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不太重视家庭教育,认为教育孩子纯粹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家长要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转变家教观念,学会与孩子沟通。家长能做到倾听孩子心声、换位思考问题、帮助孩子分析问题、理解尊重关心爱护孩子、正面引导孩子、对孩子因势利导就会与孩子有效沟通。
一、倾听孩子心声。
在与他人交往中,倾听最容易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因为人们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欲望,都有向别人倾诉的欲望,都希望别人能听听自己的意见和心声,所以倾听就成为与他人交往沟通的纽带、桥梁。可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很难做到倾听,尤其是很多家长做不到耐心倾听孩子心声,常常打断孩子的倾诉,发表自己的看法,指责孩子这里做的不对那里做的不对,甚至劈头盖脸训一顿,久而久之,孩子向家长关闭了自己的心扉,家长再也听不到孩子的真实想法,还怎么与孩子沟通?因此,为了与孩子沟通,首先要做到倾听孩子的心声。不论孩子向你讲什么,都要耐心地听他讲完再发表看法,哪怕他向你讲的是你最不愿意听的话题也要耐心地听他讲完再帮他分析判断,因为只有这样,他才会向你敞开心扉,你才能了解他的内心想法、他的学习生活,甚至他与同学的矛盾、与老师的矛盾、男女交往等等,你了解了孩子,才会知道如何帮助他走出困惑和迷惘,让孩子健康成长、愉快生活。
二、换位思考问题
换位思考问题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一些人和事,就可能觉得孩子讲的有一定道理,如果设身处地替孩子着想就可能觉得孩子讲的很有道理。可是很多家长因为工作、生活,甚至公务繁忙,忘记了自己的童年少年,忘记了自己小时候也有一些幼稚的想法、犯过一些错误、办过一些错事,甚至造成一些无可挽回的损失,忘记了自己当年可能比自己的孩子更顽皮,一点儿也不考虑孩子的年龄性别个性特点,完全按照成人的标准要求自己的孩子,就会觉得他的看法幼稚、他的行为乖张、他不理解父母、养这样的孩子费心、操不完的心,带着这样的心理看待自己的孩子,平时看他一无是处,还怎么与孩子沟通?我教过的学生的孩子有的就在外国语中学上学,有的学生向我谈起自己的孩子,不好好学习就知道吃、穿、玩,我就劝我的学生要换位思考问题,谈到他当年的初中学习生活,他哑口无言。后来帮他调整心态,渐渐发现了孩子的一些优点,做到了与孩子有效沟通。换位思考问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关键是家长要放下成人的架子,蹲下来与孩子交流沟通,想想自己的孩提时代,多替孩子考虑,就会发现他的言行在他的年龄段是合情合理的,就会发现他有很多优点,在此基础上沟通效果会更好。
三、帮助孩子分析问题
对孩子讲的人和事,除非万不得已,尽量不要给他主意,最好是帮助他分析分析,让他自己判断对错并拿出解决办法。对孩子的困惑迷惘,也是要帮助他分析,让他自己走出困惑迷惘,而不是直接指出对错,那样虽然省事,但不利于提高他的分析判断能力。有的家长做法比较简单,不等孩子讲完,急于下结论,出主意想办法,看似帮助孩子解决问题,长此以往,剥夺了孩子分析判断的权利,削弱了孩子分析判断能力,或者出现家长给出的主意无助于问题的解决,以后孩子不再找家长述说而自行解决问题,影响了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因此,家长不能越俎代庖,而要学会帮助孩子分析,让他感到自己才是解决矛盾的主体,只有自己想办法才能解决矛盾。比如孩子与同学发生了矛盾,家长要帮助他分析矛盾产生的起因、自己在矛盾的过程中有几成责任、目前矛盾是什么性质、解决矛盾有哪些办法、采取何种办法最优。比如孩子与老师发生了矛盾,家长要帮助他分析为什么会与老师发生矛盾、老师是怎么想的是出于什么考虑、自己与老师对立下去会怎么样、采取何种态度处理最好,而不是简单地说:“老师怎么会错?总是你惹是生非。”或者武断地说:“老师不对。”这样说都不利于解决矛盾,而且影响孩子情绪。
四、理解孩子
初中生在生理上进入了青春发育期,心理上开始进入了“心里断乳期”,因而出现了许多与其他年龄段大不相同的特点和特征。他们格外需要父母的宽容和理解。一位中学生在日记中写道:“自进入青春期,我的心就未平静过,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带给我许多的忧愁和烦恼。谁知我心?谁能理解我?谁能帮助我从困惑中解脱出来?”渴望得到家长的关怀和理解,渴望与父母交流和沟通,这是他们接受教育的前提。有心理学家对某市30所中学近两万名中学生的调查测试后认为:“温暖与理解是目前学生们感到最为缺乏的稀有品。”
可能有些父母会说:“我们每天都在和孩子接触,每天都在照料孩子,关心孩子,难道有比我们更了解孩子的人吗?”实践证明,经常和孩子在一起,并不一定对孩子有真正的理解。因为,理解孩子不仅仅是指父母了解孩子的日常生活以及某些比较外露的情感愿望,更主要的是了解孩子的发展状态、内心世界,认识孩子的发展趋势,掌握孩子的个性特点。作为中学生的家长,应从提高理解孩子的自觉性入手,深入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殊性,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实施有效的沟通。一位中学生这样说道:“我很幸运,我有一个朋友妈妈,有什么事情,我都喜欢请教她,她都能够理解我,给我好的帮助。”
五、尊重孩子
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他们的情感开始萌动,个性初步稳定,自尊心逐步增强,他们渴望获得尊重和独立,渴望获得平等的人格尊严和体验自由、独立行动的快乐。于是,他们有了不愿与家长交流的小秘密,有了独立处理问题的行为。作为家长,应该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孩子的自尊,尊重孩子的个性特征,让孩子朝着感兴趣和适合自身个性特点的方向发展。然而,有些父母却认为:“我是你的父母,我当然有权利知道你的一切。”于是,他们偷拆孩子的信件,偷看孩子的日记,偷听孩子的电话,也许家长有时是无意的,而且用心是好的,但实际效果却是对子女人格的践踏,是一种让孩子难以原谅的伤害。这种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做法,家长必须努力改正。
尊重孩子就是尊重孩子的自主权,尊重孩子的个性。文坛巨匠老舍说过:“我有三个孩子,除非他们自己愿意,而且极肯努力做文艺写作,我决不鼓励他们。”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有三个孩子,他从不因为自己在物理方面的造诣和爱好而勉强孩子们从事物理专业。他非常尊重孩子的意愿,鼓励他们打好各方面的基础。美国有个孩子的理想是长大了做一个调酒师,他的父母尊重他的选择,认为孩子做他愿意做的事就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我们讲尊重孩子并不是讲对孩子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而是说应该尊重孩子生命发展过程中的独特精神,尊重孩子的成长需要,尊重孩子的各项权利,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把孩子当做发展中的独立的个体来对待。孩子在家长身上接收到尊重人的信息,他也能够学会尊重自己的父母和别人。作为家长,不应以自己的好恶来规定孩子的发展方向,不能以随意的方式探究孩子的内心秘密,要寻找最佳的途径,让他知道家长既在关心他,又把他当做朋友来尊重。
六、关心爱护孩子
关心爱护孩子,不仅仅是关心孩子的吃穿住行,更重要的是关心他的精神需求,关心他在想什么、他有什么烦恼,帮助他消除烦恼,从而快乐地学习、生活、成长。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让孩子吃好穿好,要钱就给就是关心爱护孩子,这种认识是有问题的,因为这种做法忽略了孩子的精神需求。还有的家长把溺爱孩子当做了关心爱护孩子,不管孩子对错,一味迁就护短,就是人们说的护犊子,以致有的孩子走上了邪路最恨的人就是自己的父母,我们大家都知道恶儿咬掉母亲乳头的故事。这是血的教训。
关心爱护孩子首先是关注孩子,关注他的情绪变化,从他细微的情绪变化中捕捉有价值的信息,了解他是否快乐,与孩子分忧解难。其次是从孩子的言行中了解他的想法,对于他对的观点、行为要肯定,对于他错的观点、行为要指出错在何处,帮助他矫正自己的言行,这也是关心爱护孩子,而且是真正的关心爱护孩子,也可能孩子刚开始不理解,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会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这种关心爱护最珍贵。
七、正面引导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作为父母,应首先看到孩子身上的优点,发现、扶植、发扬孩子身上的积极因素,充分发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和优势,激发其内驱力,使积极的方面逐渐增强、扩大,使消极的方面逐步减弱、缩小,使孩子在自身优势充分发挥的基础上,逐步克服身上的缺点和落后的因素。有的家长看到孩子身上都是缺点,试想,你整天看孩子不顺眼都在指责孩子这也不对那也不对,还怎么与他沟通。有个班级在一次家长会上让家长找自己孩子身上的优点,有的家长竟然说:“我觉得我的孩子没有优点。”在老师的启发下,家长终于从自己孩子身上找到了许多优点:为人诚实、孝敬长辈、乐于助人、做家务,等等。只不过以前家长只盯着孩子的学习,认为学习不好就什么都不好,而忽略了孩子的许多优点。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爱好和长处,有他自己的先天因素和倾向,必须发展这些东西,必须把学生安排在这样的条件下,使他的长处能最充分地发挥出来。”这句话应成为每位父母教育子女的座右铭。
正面引导孩子,一方面是找他的优点,另一方面是避免说不应该怎么做,而要多说应该怎么做,给他指出努力的方向。
八、对孩子因势利导
因势利导,顺着事情的发展趋势加以引导。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而不能一味批评压制学生;家长也应该做到因势利导,而不能一味批评压制孩子。而有的家长不知道扬长避短,一味地让孩子按照父母规划的人生确定学习目标,压制了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因势利导首先是疏导,大家都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远古时期,洪水泛滥,舜让禹的父亲鲧治水,他采取的办法是堵,越堵水灾越厉害。舜把他杀了,启用禹治水,禹采取的办法与他父亲鲧的治水办法正好相反,那就是疏通河道,经过几年的治理,天下水灾得到根治。其次是发挥孩子的长处,大家都知道丁俊晖打台球的故事。人们普遍认为打台球是不务正业,而丁俊晖从小就喜欢打台球,试想,他的父母如果一味阻止他打台球,他怎么会成为台球冠军?爱迪生从小就喜欢搞些小玩意,搞些小发明,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成为发明大王,为人类进步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还有就是给孩子发展空间,让他有回旋余地,定目标不要太死,要有点儿灵活性,他才有前进的动力。
学会与孩子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是家庭教育的基础工程,在与孩子沟通中一定要做到不埋怨、不过分干涉、不讲空话,才能更好地与孩子沟通。
网络文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