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
本课是六年级上册第三主题单元《母亲河》中的一首古诗,六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古诗学习的方法,因此我从学生的预习入手。首先让学生说说是如何做预习的?强调了古诗预习的方法:知诗人,明诗意,找同类。以此为基础让学生汇报预习的情况,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并让他们了解预习的重要性。其次,以读为主。在朗读指导时做到有目标,分层次,讲实效:定了“四步读诗法”,即“字正腔圆——有板有眼——读出感觉——读出意境。”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方法,课堂上书声琅琅。接着,尊重学生个体感悟。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自读自悟自批,让学生用几个词来表达读完这首诗的感觉,再引导学生静心轻读《凉州词》,想一想,诗的哪些地方向你传递着这样的感觉和情绪,让学生会在古诗词句中捕捉“感受”的来源。最后,课外拓展及时。如课前题目的理解、王翰的《凉州词》、杨柳的含义等。在教学的过程中,有几个做得较到位的地方:1、紧扣诗眼。从带给学生感触最深的“孤”字入手,以质疑“片”,加深对意境的感受,再加上教师的引导“与其说是城孤,不如说是人孤、心孤、情孤啊!”让学生体会士兵内心的凄凉。最后引导学生三次读诗,让学生为情所动,随情而读!成为课堂的一大亮点。让学生讨论“怨”与“不怨”,这就讨论出本诗的诗意主旨,这个环节的设计很巧妙。2、简笔画:让学生读诗,说说看到了什么?并及时地画下来,画面感强,简洁明了,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对诗意的理解水到渠成。学然后知不足,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1、课堂的氛围较沉闷。六年级的学生有一个通病,都不爱举手回答问题,学生不回答,老师就比较急,就一直在引,这样就变成了老师啰嗦太多了,这样学生思考的时间就少了,学生与老师的共鸣也就少了。2、教案的设计还有些零碎,应该再进行整合。如第二部分让学生说:“读着读着,你看到了什么?”可让学生就直接说诗句中的哪些字眼向你传递着这样的感觉?这样才不会跳跃性太大,学生才不会太乱。3、指导朗读应再及时些。如学生已体会到玉门关的城孤,人孤、心孤、情孤时,就要再加强这句诗句的朗读指导,特别是抓住“孤”进行朗读指导。古诗的教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对老师各方面的素质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应该还要提高各方面的素养,特别是文学素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