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花老师的需求挖掘与分析三节课第三课
目录:
-需求池
-需求识别
-需求优先级管理
一、需求池
定义:各种来源需求的集合地,是各个版本需求的出口(7大来源)
原则:有进有出、宽进严出、明确基本属性、保持更新、保持反馈
二、需求识别
1、真伪需求辨别
伪需求:不存在、不合理、不现实或非本质需求
伪需求类型
伪需求类型1:用户说的不是需求,而是解决方案
伪需求类型2:因为某种价值取向,而隐瞒需求
伪需求类型3:解决了一个需求,却会影响另一个需求
伪需求类型4:不符合用户习惯的需求
伪需求类型5:场景、市场评估不足
辨别真伪需求的技巧
分析用户-分析用户规模、特点、用户类型
分析目标-不但要听用户怎么说,还要看用户怎么做,不能直接照着用户说的做,而要分析用户的目标
分析场景-存不存在、频次如何?
以数据为标准
以成本为考量
2、需求类型辨别
kano模型
定义了三个层次的顾客需求: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兴奋型需求
Kano模型衍生的需求的五类属性
魅力属性:
用户意想不到的,如果不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不会降低,担当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会有很大提升
期望属性:
当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会提升,当不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会降低
必备属性:
当优化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不会提升,当不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会大幅降低
无差异属性:
无论提供或不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都不会有改变,用户根本不在意
反向属性:
用户根本都没有此需求,提供后用户满意度反而会下降
用kano模型判断需求类别
问卷设计:一个功能从正向(增加此功能)到负向(消除此功能)的角度同时提问
问卷数量:最好不低于100份
Better-Worse系数
通过对于功能属性归类的百分比,计算出Better-Worse系数,表示某功能可以增加满意或消除很不喜欢的影响程度:
增加后的满意系数Better/SI=(A+O)/(A+O+M+I)
Better,可以被解读为增加后的满意系数。better的数值通常为正,代表如果提供某种功能属性的话,用户满意度会提升;正值越大/越接近1,表示对用户满意上的影响越大,用户满意度的提升效果越强,上升的也就更快
消除后的不满意系数Worse/DSI=-1*(O+M)/(A+O+M+I)
Worse,则可以被叫做消除后的不满意系数。其数值通常为负,代表如果不提供某种功能属性的话,用户的满意度会降低;数值负向/越接近-1,表示对用户不满意上的影响越大,满意度降低的影响效果越强,下降的越快
三、需求优先级评估
重要紧急四象限法
-紧急又重要的需求太多,代表需求管理有问题
-重点放在重要不紧急的需求
-对于紧急不重要的需求,可做,但不要投入过多的人力与精力
-尽量少做不紧急也不重要的需求
产品生命周期法
金字塔模型法
场景分析法
影响人数 x 产生问题频次 x 满意度
用户等级分析法
ROI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