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 Bring you nothing but Peace。。。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孔子
我是一个后知后觉的人,很多人在读大学甚至高中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自己要什么,要做什么。而我被从学校抛入社会的那天,才开始思考我是谁?
世界是复杂的,但生活却是简单的,每天往返于家和公司之间,做着例行的工作,开着例行的会...小心翼翼的存款如图日历上的数字,一天天的蜗牛般慢慢的往上爬,爬到一个节点(买房),清空重来。然后再爬到一个节点(买车),清空重来。那寥寥无几的几个愿望注定要付出的是一生...有人说:当上帝关上一扇窗的时候注定为你开了另一扇窗。但凡是总有例外,最无奈的是发现自己的精神世界比物质世界还乏善可陈。
不喜欢读书通常会造成一个人的悲剧,因为人的认知和思考不仅来自于自身的感觉和知觉,更来源于学习和沟通。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行为在很多情况下取决于环境而非本性。如果周遭都只有聊吃饭,穿衣和娱乐的人,一个人很难会去做一些深层次的思维活动,比如思考自我,意识,逻辑...
很多人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形成了待人处事的习惯,慢慢的固话成自我,思维的定势给人带来安全和满足。但这并不意味着自我的完善和完美。很多大众的逻辑完全不值得推敲,比如安全带和儿童安全座椅,即便在法律强制规定的情况下仍然用各种“聪明”的方法规避,因为经验告诉他们,那玩意用不上。
大多数人总是缺乏自省和反思,他们把自己当作一张白纸,去试验这个社会:碰壁了就回退,即便那是与生俱来应该争取的权;没阻拦就往前行,即便那是十恶不赦... 就好像动物。这是人类社会古老的组成方式之一,即一个社会只需要一小部分有脑人,他们去思考,去判断,去决定,剩下一大批人,如行尸走肉里面 尼根所说的:“是一种资源 “。
当明白教育终极目的应该是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已经为时已晚。觉得没法再回到教室,也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有幸遇到一个老板,开始了解思辨,了解批判性思维,哲学,心理学。之后渐渐的看了一些书,发现对心理学和哲学渐渐有了兴趣。这种内在的动因很简单,搞清楚我是谁,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系统的学习心理学的原动机有二,一个是考证,看看以后是否有机会能在这方面帮助到其他人,二是系统的了解自己,翻看著作会受益匪浅,但是不成体系,如同逛一个没有地图的公园,一路看到各类美景,回头却很难有具体的收获,或者说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思考方式。因此一个系统的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当有一张地图在手里,我们就可以从全局出发,既可以识别薄弱和未知的环节,更可以明了相互之间的联系。这两个动机,从第一次拿到教材,我就知道,我只剩下一个动机了...
之前很犹豫是否要浪费时间和精力去上这类功利的考证课。给心理系师姐电话,她推荐了一致心理,我喜欢的理由:那里聘请的都是学界知名教授,可以学到东西...
在上第一堂课之前,我已经花两周的时间把第一部分基础心理学和第三部分发展心理学看完,第二章社会心理学根据经验和马哲差不了多少,最后背背就可以了,这类洗脑的东西现在对我用处不大。结果第一堂课就是邓光辉 教授的社会心理学,从此改变了我对社会心理学是马哲的看法。
邓教授的课非常精彩,一整天的课程听的津津有味,即便下课还意犹未尽。坦白来说,即便我们考一个心理学硕士或博士,未必能遇到这么好的教授。邓教授的课不是灌输那冗长的内容和条例式的宣讲,而是抓住重点和核心进行示例的展开,内容生动活泼又能让人记忆深刻。这种知识的学习已经从单纯的告知变为一种自己情境的体会和思考,只有通过自己大脑思考过,内化的知识才能成为我们自己的知识,才能改变我们看问题的角度,思考的方式和行为的改变,只有行为发生改变,结果才会改变,一切才会向我们努力的目标前进。
不看笔记,我get到的点如下:
1. 对孩子或大人,我们应该做关注过程而非结果。关注结果会导致坚韧品质的弱化,因为如果预测结果不好就会不再尝试,放弃或逃避。关注过程有助于分析原因,理性思考,改进行为,增强坚韧的品质,不断进步。
2. 权威型,专制型,放任型,忽视型,只有忽视型危害最大(待考证),广义上其他三种都有爱与关怀,种子总会发芽。
3. 人总是习惯将别人的行为内化为人格,这是不对的,环境的影响比人们想象的要大的多(这里我有一个保守的看法,对于绝大多数人,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但是有一小撮人,内在的个人意志可以超越了社会影响)
4. 健康的4个标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道德健康
5. 想要和人关系好,借人100元:) (维持和增强关系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是不断的索取,在对方能力轻松应对的范围之内)
6. 对青春期的孩子,成为她的朋友,陪伴和跟随而不是教导
7. 绝对不可以贴标签和质疑能力和人格
笔记整理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