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共享单车涨完,充电宝也涨价?

有人问我,怎么看最近共享充电宝、单车涨价?它们涨价的商业逻辑是什么?

Airbnb、Uber、滴滴这些共享经济新兴商业模式下兴起的公司让大量的投资人入场共享这个热门赛道。加入一个赛道不如培养一个赛道,备受股市重创的中国热钱纷纷转投共享赛道,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甚至还有昙花一现的共享篮球、共享马扎成了热钱集散地,热钱慢慢降温下来。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自行车成了城市“垃圾”,城市管理者要找一大块空地放置“小黄车”、“小蓝车”,造成了资源的双重浪费。

活下来的都是被实施检验过的,共享充电宝承受住了时间和舆论的压力,从“百电大战”到街电、怪兽、小电三足鼎立的充电宝市场格局,市场竞争逐渐趋于理性。目前看来,共享充电还真是一个好生意,近期还主动涨价。

所以有读者会发问,对此怎么看?

一个商品涨价从公司经营角度来说,有很多原因。比如成本上升、增加盈利、去掉补贴等等因素。从市场角度来看,供需关系的主导权开始发生了转变,大量需求的存在让供给方变得更有议价权。

  如果剥开共享经济的底层商业逻辑,你将会看到共享经济是在靠“超级租售比”来赚钱。



 1 


在介绍“超级租售比”之前,让我们先一起简单回顾并了解下共享充电宝发展历程。  

经历过2015-2016年的行业探索,共享充电这回事得到了用户的认可,验证了共享充电的可行性,2017-2018年迎来了行业的大爆发,从3月31日到4月10日,10天时间,5笔融资,超20家机构入局,融资金额逼近3亿元。大家都在抢风口。

聚美优品的陈欧耗资3亿元收购街电开心地发朋友圈说终于抢到了风口。

对立面的王思聪怒怼共享充电宝,这两个大V之间一来一回的博弈让共享充电报来了次彻底的曝光。

最近刚被限制消费的王思聪又要因为共享充电宝的事情被打脸了。

共享充电宝在被一些人不看好的前提下不但没死,反而凭借着对于用户和使用场景的精准把握,最近共享充电宝集体涨价了,过去都是2元一小时,现在有1.5元半小时的,也有5元一小时的,甚至在一些大流量的场所达到8元每小时,将经济学的价格歧视用在了共享充电的生意上。

就在最近,美团重启了共享充电宝项目,用“美团黄”的主打色试图挤进这个平静的市场。美团暂缓共享单车业务,着力于共享充电宝,也说明这些互联网聪明的大脑对于共享充电模式的商业认可。


 2 



那共享充电宝是什么样的商业模式呢?

我们现在回到开头说的“超级租售比”。

租赁比顾名思义就是租金价格与销售价格比。

在商业的世界里,有些商品自身价格并不高,但是人们使用频率特别高。

在高使用频率的基础上,如果单次使用价格相对商品自身价格也更高的时候,得到的租金收益就会很高,高单次使用价格x高使用频率就是“超级租售比”。

这些具备超级租售比的商品是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收回成本,产生利润的。

拿共享充电宝来说,充电宝成本100-150一个,平均每个充电宝每天能够被使用2次,每次收费假设2元,那么每天可以收入4元,25-32天能够收回成本。

充电宝使用寿命平均在一年以上,所以共享充电是一个绝对的具备超级租售比的生意。



 3 


到底是什么决定了行业的租售比呢?

大概有3个因素。  

第一, 拥有成本。  

一个共享充电宝的拥有成本大约是150元。但是具备规模效应的共享充电宝企业能够将成本降低,可能只要100元。 

第二, 使用寿命。  

充电宝使用寿命在1-3年。

第三, 使用频次。  

充电宝的精准投放,进入餐饮、商场、娱乐、医院、车站、机场等人群高密度、高流动性的场所,一天基本上被使用次数是2-3次,最差也有1次。

我们现在一起来算比账:  

最好的情况:100元的充电宝,用3年,每天用3次,每次的使用成本是:100元 ÷ 3年 ÷ 365天 ÷ 3次 =0.03元。  

最差的情况:150元的充电宝,用1年,每天使用1次,每次的使用成本是:150元 ÷ 1年 ÷ 365天 ÷ 1次 =0.41元。  

那么一个共享充电宝的单次使用成本就是0.03到0.41元之间。  

而每次使用的租金是2元钱,现在是3元,5元,甚至8元。  

其实在每行每业都是按照流量*转化率*客单价*复购率在运行,当具备高客单价(高单次使用成本)和高复购率(高使用频率)的行业出现,这个行业就具备超级租售比气质。  



 4 


既然单次使用价格是单次使用成本的上百倍,为什么共享充电宝要涨价?

我们试想,如果只是这几家巨头达成的一致意愿造成的涨价,希望自己和对方都能赚更多的钱,让消费者承担涨价的压力,这种情况会出现嘛?

不会,因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只要有足够高的定倍率出现,并且存在着明显的不合理的时候,总会有天使企业出现为你消除这之间的不合理价格。

那到底是为什么会涨价呢?

不是损耗率越来越高,也不是因为人工维护成本越来越高,而是因为充电宝的铺设位置存在着歧视。

同样的充电宝,摆放在故宫里的充电宝大概率比摆放在巷子里面馆里的充电宝更赚钱。

商家具备摆放充电宝选择权的时候,就没办法用一套统一的价格去收取充电费用,所以,由于位置的歧视引起了充电宝使用价格的歧视。

世界上没有甲方乙方,只有交易双方,掌握稀缺资源的一方就是强势的一方。  

那些有大流量的位置的商家自然会要更高的收费。

这也就是共享充电宝涨价并且出现价格歧视的原因。

为什么美团要重启共享充电宝呢?

第一,共享充电宝自身是一个具备超级租售比的商品;第二、美团有着大量的商家数据资源和合作商家的基础,谈判会更容易;第三、共享充电宝所聚焦的吃喝玩乐场所和美团的流量有着高度的重合。


最后的话

相比于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的发展没有被爆出丑闻,主要是因为共享充电宝采取免押金或者即交即退的方式,断了充电宝机构动押金的念头。

ofo的押金还有多少人在排队等待退款,近日又出新规,用户在ofo上消费满1500可先退押金。

融资和押金的挪用在一定程度上催化了共享经济的发展,但是也让行业忘记了初心。

无论是共享单车还是共享充电宝,想要盈利到最后,一定是涨价,一定是回归到最传统的商业模式——出租。 

风口出现是一件容易被街头巷尾讨论的事情,但是底层的逻辑没有看懂就轻易进场多半容易成为别人割的韭菜。

多思考,带着敬畏之心了解行业的内在逻辑,那么会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多一份判断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听了梁小玲的音频课,感觉很新颖,特意记录下来,课程设计的作业很利于父母审视自我,声音也让人能听下去,是我喜欢的...
    翟芸阅读 79评论 0 0
  • “什么是文学?”根本不是一个对语言的特定事实感到疑惑的批评家,历史学家或社会学家的问题。它几乎就像一个已在文学内...
    莜面山药蛋阅读 86评论 0 0
  • 记得在我童年的时候,假期和旅游是没有任何联系的,那时候似乎只有出差这个词,旅游这个词都很少见。 而我,从小时候上学...
    chestnut23阅读 266评论 0 1
  • 是否能对身份看到萨克范德萨框架沙发爱疯了沙发拉萨快疯了拉反馈拉萨卡咖啡卡
    viperFyl阅读 293评论 0 0
  • 时下冬天就快到了,宝爸宝妈的家里有没有为了宝宝该穿多少衣服的问题纠结不已?又或者一家几口为了宝宝的穿衣问题争执...
    育儿百科之家阅读 518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