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走在接孩子的路上,虽然已经是五点左右,但在冬日明亮的暖阳照耀下,听着树上小鸟的鸣叫,看着刚刚绽放出的粉梅红梅,闻着清冽的腊梅香,心里忍不住感慨:马上就要放假了,真想在这样的好天气带着孩子一起走进自然,认识身边的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感受这个城市的美好。对她们来说,培训班上无数的知识点堆砌不来她们对美好的感受,室内的游乐场带给她们短时的刺激和新鲜比不上自然界变化万千的人和物给她们好奇心的满足。在我看来,从培养孩子功利性的角度考虑,带着孩子到户外也是个一本万利的好选择。
对于现在生活的这个城市——成都,我们是非常喜欢的。我们一家是2016年从北京来成都定居的。当时,孩子两个月大,先生工作调动有机会离开北京选择成都或者杭州,鉴于北京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我是四川人且四川离先生老家西安比较近,家庭经济情况等综合考虑,我们确定来成都定居。成都确实是一个来了就走不脱的城市,这个城市有包容、豁达、乐观积极,让生活在其中的我们也是幸福感满满。政府致力打造公园城市,走出家门,公园众多,非常适合户外。一到出太阳的时候,成都的各个公园茶馆挤满了人。对成都的家庭来说,露营晒太阳是必需。经常都能看到健身的人,不管是老人还是年轻人,生活态度都非常好。总的来说,我们无比庆幸当初的决定,也为能生活在这样一座美好的城市而感到满足。这些美好,希望孩子们也能真实地感受到,不要长大后童年的记忆一片苍白。
虽说是四川人,但从小生活在川南边城的我从小性格内向,自从父母离家外出打工后,我便寄居在外公外婆家,除了上学的路,其他地方基本不会涉足。关于小时候美好的记忆,基本都是美好的大自然带给我的。那些记忆过了那么多年,依然在我脑海中清晰地浮现,让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堂哥一起放牛时去山林里寻找兰花草,和他们一起捡树上掉落的板栗,背着背篓操着镰刀去割猪草路上,边走边玩,渴了喝山泉水,饿了顺点路上的黄瓜和路边的野果……这种不需要担心温饱的农村生活,让我多年后依然觉得无比美好。
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的下一代有了更好的生活条件和物质基础,有机会生活在大城市中,享受我们小时候享受不到的。每天父母亲人变着花样准备美食,生怕营养跟不上,一年四季各种衣服鞋子不断,就怕冷着冻着。而大多数孩子一天24小时,基本是三分之二的时间不是在上课,就是在去课外各种培训课的路上。偶尔周末有点时间,家长们往往会带着孩子去各个游乐场消耗时间。这样的生活,确实让他们变得更加优秀了,学得多,懂得自然也多。但是,与自然的相处越来越少了。我们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学习是为了什么,孩子们不知道,只知道是父母让学的。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在他们看来都只是课本上生硬的描述,“大米来自超市,鲜花来自花店”都是理所当然。
可是,父母这样“一厢情愿而又沉甸甸的爱”,真的是小孩需要的么?怎样才能让孩子在玩中学,变得自信开朗乐观,和这个世界友好相处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多地和孩子一起亲近大自然。
一来,走进大自然,可以很好地锻炼孩子的运动能力。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人生漫漫长路,强健的体魄才是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这样低成本而又益处多多的锻炼方式,何乐而不为呢?
二来,亲近大自然,可以增强孩子的探索欲和好奇心,开阔孩子的眼界,让他对世界上的人和物产生探究的兴趣,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学会审视自己,明白很多课堂上老师不会教授的道理。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大自然四季更替,风景万千,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没有两段一模一样的路。野花野草,飞鸟走兽,不只是书本上的图片而已,它们和人类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各自安好,互相成就。千变万化的自然界和人类世界,有着探索不尽的奥秘和美好。
三来,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和感受力,让他们拥有发现美的眼睛。“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春风花草香”“风吹草低见牛羊”等诗句的美,不可能在书本中就能感受到;红梅、落日、绿柳、蓝天、白雪等色彩的美,也不是仅靠颜料蜡笔就能描画出来的。走进大自然,去感受,去触摸,自然的美无穷无尽,应该好好珍惜。
四来,亲近大自然,可以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和沟通能力,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在和不同人交流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人生才能变得更加丰盈。
五来,走进大自然,可以开阔孩子的心胸,不斤斤计较于小事,学会热爱生活。
林林总总,好处不胜枚举。趁着寒假,一起出发走近自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