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因为首次开订阅号的兴奋劲儿,还有朋友的鼓(hu)励(you),一时冲动夸下海口,定了一个高(hold)大(不)上(住)的议题。亚历山大之下,就还是决定从务实的角度,透过魔力象限(Magic Quadrant,简称MQ),和大家一起探寻Gartner看待产品市场成功的视角,具体内容分为如下4个部分。
- MQ定位、受众与作用
- MQ启动条件
- MQ调研方法和重点
- MQ角度思考产品成功(此部分放在下篇)
MQ的定位、受众
除了面向厂商,Gartner最主要的服务对象为IT决策者,以信息安全行业为例,主要是CIO/CSO/安全负责人/安全专家。Gartner的价值主张为,通过对大量信息(Information)的多渠道收集和分析,转化为知识(Knowledge),提供给客户专业领域洞见(Insight),从而帮助客户在信息爆炸或者混乱的漩涡中、“较短决策周期需做出中长期投资决策”的压力下,有途径深入评估市场、理性做出决策。
MQ研究报告针对成熟产品市场、面向主流客户,因此对大多数企业参考价值更高。这也是MQ更广为人知和备受关注的原因。考虑市场的成长性和发展阶段,Gartner会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评估厂商和市场。参见“How Gartner Evaluate Vendors and Markets in Magic Quadrants and MarketScopes, David Black, Julie Thomas, 2013”一文, Gartner将市场分为5个阶段:兴起、高速成长、巩固、成熟以及衰退。
如上图所示,MarketScope适用于市场兴起和高速成长阶段,主要评估市场本身的实力和潜力,并帮助企业评估主要的供应商与自身业务需求的匹配度。不同于MQ采用全面、综合的评估体系,MarketScope仅选取产品或技术的关键能力对厂商进行评估。而MQ则适用于高速成长、巩固以及成熟这3个市场阶段。
需注意的是,由于市场高速成长阶段具备动态性和流动性,选用MarketScope还是MQ进行市场研究分析,往往需要分析师做出谨慎的选择。
这些阶段中,市场增长快速、供应商差异化明显。对应《跨越鸿沟》中所描述的技术采用生命周期,MQ研究报告面向的受众主要为市场主流客户,也即早期大众和后期大众。
因此,某种意义上,企业客户可以通过了解所关注的产品/技术是否已经有MQ或已被纳入计划(具体可以参考Gartner MQ计划),从而判断市场的成熟度。另一方面,于厂商而言,Gartner MQ推出的意义,则意味着该类产品/技术作为一类成熟市场独立存在,有着足够大的市场规模和极富吸引力的增长空间。通常产品经理在做规划时,也会以此作为市场分析的输入之一。特别需要注意的是,Gartner是立足于全球市场的咨询机构,从地区特点来说,国内和国外市场发展阶段可能会存在差异。
MQ的启动条件
是否启动MQ研究,首先需要进行市场识别,判断该市场是否清晰和独特、具备生命力。Gartner通常会基于新兴趋势的影响和用户需求选择分析目标,以了解不断变化的市场动态。然后才是结合市场所处阶段性的考虑。
通常一个新产品上市或一种新技术开始兴起,发展到进入Gartner视野并最终推出MQ报告,需要一个相对长的周期,如5-10年。以WAF为例,国内最早在2007-2008期间推出商用WAF产品,而国外WAF发展远早于国内,国外第一款商用WAF由Sanctum在1999年发布。2000年以后WAF的早期厂商有Breach Security、Teros、Netcontinuum以及Imperva(2003年出的WAF)。分析师Greg Young直到2009年才首次披露有针对WAF的初步计划,随后在2010年,他又在博客中提出,这个市场定义尚不清晰(有临近技术的竞争),以及碎片化采购中心(fragmented buying centers)。接着到了2012年,另一资深分析师Lawrence Pingree发布了一版WAF竞争格局分析报告(Competitive Landscape),这类报告受众为产品经理和产品营销经理,帮助了解趋势和市场的关键信息。而MQ正式提上议程已经是2013年的事情了。MQ报告的首次发布,则是到了2014年6月。
Sanctum在2004年被WatchFire收购,后者的WAF业务2005年又被F5收购。Breach Security 2010年被Trustwave收购,而Trsutwave于2015年被Singtel收购。 Teros于2005年被Citrix收购。Netcontinuum于2007年被Barracuda收购。
MQ的调研方法和重点
MQ是创始人Gideon Gartner先生在Gartner发展早期、一次内部创新思考研究会议中的妙手偶得,到了上世纪90年代才逐渐成为正式的研究方法。MQ通过一个二维矩阵,也即横轴“前瞻性”、纵轴“执行力”组成的魔力4象限,对该市场的技术和服务提供商进行竞争定位,最终将主要厂商划分为4类并分别对应到4个象限中:领导者、挑战者、有远见者以及利基企业。对于它们的简单描述参见下图(fn)。下文不会就4个象限类型厂商进行更多探讨,而是主要关注MQ的调研方法和评估标准。
早期业界对于这个研究模型曾有过白热化的争论,反对方诟病MQ的简单化、主观性以及盲点。MQ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一套系统、高度结构化的方法,并广为接受。Gartner始终坚持分析的独立和客观、研究过程的严谨,除了我在上次文章中介绍过的内容,再补充一点:MQ发布之前最后环节会采用分析师间的peer review,以及厂商参与的factual review。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Gartner对于MQ解读,一直秉持“企业需要量体裁衣”的理念,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MQ对于企业做投资决策仅仅是开始。关于MQ的更多历史以及如何使用MQ,有兴趣可以阅读网络世界2012年的一篇报道3 Things You Need to Know About Gartner Magic Quadrants。
入选标准
MQ的研究首先会明确市场定义,从而界定评估边界,并制定厂商入选和排除标准。入选标准里面通常会包含如下要求:
- 产品定位符合市场定义
- 产品交付形态要求
- 产品发布时间早于研究启动时间的上一年
- 产品需要展示出与企业级客户相匹配的特性/规模
- 上一个自然年营收和规模要求:以WAF为例,首年(2014年)要求上一年为300万美元;2015年则提升为400万美元以及1000个客户在生产环境使用产品;2016年要求达到600万美元;到了2017年则要求2016年收入满足1000万美元或者700万美元+至少30%的增长率,同时还要求具备200个企业客户(国外对客户划分通常会分为大型企业、企业以及SMB)。
今年WAF MQ报告正式发布时,这一要求提高到至少50%增长。
这里面还隐含的内容,也即我前面提及的,Gartner看的是全球企业市场。有的厂商主要聚焦在特定区域或垂直行业,对于Gartner来说不够典型、整体市场存在感和竞争能见度不高。但考虑到地区、垂直行业以及客户类型的差异,Gartner分析师还会根据需要补充“情景化”(Contextualization)观点,比如今年的企业防火墙MQ报告中,给出了亚太区域市场分析以及推荐厂商介绍。2014年WAF第一个MQ发布之后,也曾发布过面向中型企业的报告“Midmarket Context: 'Magic Quadrant for Web Application Firewalls’”。
关于排除标准,简单介绍2条:
- 如果厂商参与评估的产品做不到企业级,而只是其主力产品的附带功能,会被排除掉,算是一种对市场的清源正本吧。
- 产品不是原厂开发的会被排除,这点可以理解为对知识产权和品牌的尊重吧。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最新的WAF MQ里面,未入选的跟踪厂商列表中出现了某家国内初创公司,也算是进入到了分析师的视野。个人觉得,这对市场发展是一件好事,注入新鲜血液,另外也说明这家公司视野的开阔、同时也有较好的营销意识。
具体评估标准
MQ纵轴为“执行力”(Ability to Execute),看的是“今天“,评估厂商在流程、系统、方法以及步骤上的质量和效率,从而产出更有竞争力、高效和有效的业绩,最终正向影响Gartner视野内这个市场的营收和声誉等。横轴为”前瞻性“(Completeness of Vision),看的则是”明天“,用于评估厂商对市场现状的理解、未来发展方向的把握、创新能力、客户需求的理解以及竞争力考量,为此厂商是否有说服力地陈述其逻辑主张,并且如何匹配到Gartner的定位上。前瞻性和执行力两个维度,具体又拆解成一系列指标,并予以权重(高-中-低-不评分)。以WAF为例,具体拆解指标及权重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执行力评估标准,权重置为“高”的包括“产品/服务”、“市场响应能力”以及“客户体验”。
- 产品/服务的执行能力,Gartner最主要关注产品是否成功、持续部署在企业客户处。Gartner并不主要看重公司规模和产品市场份额,而是会关注一些更优满足企业客户需求的关键特性,比如是否支持混合部署模式(On-premise、基于云的交付方式)、是否集成其他临近技术、是否与其他产品/技术进行协同。
- “市场响应能力”,则是指响应市场机会、竞争、安全趋势以及客户需求演变的能力,从这一点来说,Gartner会重点考量产品最近生命周期的表现。
- 客户体验则意味着厂商的交付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前瞻性评估标准中,权重最高的是“市场理解”、“产品策略”以及“创新能力”。
- Gartner做调研时会关心产品未来1-2年的路标规划,从而判断厂商如何理解IT架构(如云和虚拟化数据中心、IaaS平台服务)导致业务交付模式的变化,以及业务引入新兴模式(如微服务、DevOps)后对于安全的影响。
- 产品策略则看重产品的核心安全能力,在新的安全形势下如何进行自身安全能力的升级换代,如何具备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化。
- 创新层面则考量多个方面,包括:安全能力的创新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管理和运维层面;更高的检测和防护自动化;和其他技术协同、提升整体安全的能力。
前面主要是介绍了MQ一系列的背景信息。通过这些年的了解,个人觉得Gartner这套评估体系看待产品的市场成功有其独到见解。虽然总结出来比较困难,我还是计划在下篇针对这个高(hold)大(不)上(住)话题进行分享和探讨。
[1]David Black, Julie Thomas, "How Gartner Evaluate Vendors and Markets in Magic Quadrants and MarketScopes", Gartner,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