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之,越是富足,就越能从容以待。
儿时的我们,根本就无法理解什么叫做“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所以,我们也根本就不会有什么“时间规划”的意识。反正,于当时的我来说,每天睁开眼就开始玩,一直玩到夜深人静,直到忘乎所以。
人们常说:“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其根本逻辑在于:
只有给男孩灌输“金钱稀缺”的理念,才能激发起他们追逐金钱的欲望。反之,对于女孩而言,适度的富养则能减少其在成长过程中被物质诱惑的可能。
细心观察生活,或许你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
越是身高不高的女生,比如155厘米以下的女生,对男朋友身高的要求越是苛刻,比如必须超过180厘米;而170厘米以上的女生,反倒不那么在乎另一半的身高。
越是不懂行的甲方,对乙方的要求越是无理,甚至可以说是毫无人性;反之,真正懂行的客户,要求就会越少越合理。
有些人喜欢高调的炫富,本质上是因为对金钱心存稀缺感;而真正的富豪,则往往是低调且朴素的。
同样的逻辑也出现在教育领域。为什么绝大多数家长都有让孩子读大学,甚至读名校的执念?因为,绝大多数家长根本就没有读过大学,所以,我们也就能经常听到有些家长说:“我这一辈子未尽的心愿,只有寄希望于下一辈了。”那些希望,甚至迫使孩子考公的,出国留学的,也无一不是如此。
我记得小时候,爸爸经常逼迫我练毛笔字。可对于当时那个一分钟也坐不住的我来说,那根本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现在想来,我才明白,原来,那不过是因为,他自己没有学好,所以才觉得书法格外重要,所以才不惜以暴力手段逼我学习。
去年在我学习和工作了十余年的城市重庆,发生了一件令人惋惜的事件:
一位网名为“胖猫”的游戏代练,因为接受不了被女朋友分手的后果,冲动之下,从长江大桥跳入冰冷的江水中,不幸离世。
事后,网友们称此事件的女主角谭竹为“捞女”。大胆猜测一番,此女主角的情感经历肯定远在胖猫之上,所以,她可以做到不那么在乎与胖猫之间的似有若无的男女朋友的关系。反观胖猫虽然积攒了五十万元,但无奈,在情感需求方面,他太过匮乏了。以至于,当有一个女生出现在他生活中,并对他表示关心的时候,他只能缴械投降,也只能彻底沦陷。因此,他原意且十分乐意用自己相对富足的金钱资源,换取稀缺的情感慰藉。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执意追逐的东西,无论是具象的人与物也好,还是抽象的情感、荣誉、权力也罢。而在我看来,如果清楚的意识到“这是因为稀缺才会追逐”,和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结果会截然不同。前者能相对理性的把握分寸,后者则容易在稀缺的心理驱使下,走向极端。我敢肯定,胖猫,以及所有被“捞女”反复利用的人,几乎都属于后者。
是时候审视一下自己稀缺的东西了,虽然稀缺往往会带来执念,但当我们能意识到背后的心理机制时,或许就能“把坏事变成好事”。
比如,作家蔡垒磊给读者提的一个建议:
不要在自己身上留太多现金。手头一旦宽裕,就把它投资到某个标的中去。如此,因现金总是处于“稀缺”状态时,就会迫使我们不断去开拓、去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