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何谓「重阳」?《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九月九日,寓意长长久久、长寿尊贵。传承至今,重阳节逐步发展为「老人节」,提倡尊老、敬老、爱老、助老。
重阳节气氛浓郁,家人们会一起登高、赏菊、插茱萸、吃重阳糕。一如隋时孙思邈在《千金方·月令》记载:“重阳日,必以看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归。”
01.
登高祈福
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秋高气爽之际,和长辈一起登高秋游,回归大自然,活动筋骨,陶冶性情吧。
张大千《重阳登高图》
02.
插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古人把茱萸称为“辟邪翁”,在重阳节这天,男女老少佩戴茱萸,为辟邪秋吉,消“阳九之厄”。
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驱虫去湿、逐风邪。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
03.
吃重阳糕
重阳节吃花糕,是必不可少的习俗。“糕”与“高”同音,寓意步步高升。
花糕松软可口,做法也很简单。选一个周末,和孩子一起制作花糕,一拌一蒸间,享受烹饪的快乐。
04.
赏菊佳期
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古来多少文人赞颂着菊的凌霜不屈。
金秋九月,正是赏菊佳期。和孩子、长辈一起观赏菊花盛开之景象,不失为一件趣事。
清代张同曾 《菊花图》
清代吴昌硕 《菊花图》
当我们一天天成长,父母长辈也在慢慢变老。人生很长也很短,我们以为的来日方长,可能只有100多天。
央视新闻曾分享了一组数据:
当你在异乡打拼,假设每月回家两天,陪伴父母的日子就只剩不到3年;
当你的孩子已经成年,父母已经年过花甲,能和他们相聚的时间,可能只剩下100多天。
爱别等,孝别迟。这个周末,带上孩子一起去见父母,全家人在一起好好吃顿饭,就是最美好的团圆。陪伴是最好的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