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知识|扁鹊、华佗都是铃医?揭秘已经消失的走方郎中


走方医,又称铃医、草泽医、虎撑医,是旧时游走于民间乡里卖药治病的行医者。人们称他们为“走方郎中”“串方郎中”或“游医郎中”,贬之者则呼为“江湖郎中”。


扁鹊、华佗均为古代有名的游医。唐宋以后儒医盛行,多世医、师承相传,他们明医理、有医术,大都有固定的场所行医。一些功底不足又难以变通或者精进的中医,便因生活所迫沦落草泽以行医糊口。

当然,走方医中既藏龙卧虎,也有卑劣之徒。清代名医赵学敏在《串雅内编·序》中评价说:“人每贱薄之,谓其游食江湖,货药吮舐…诚有是焉,亦不可概论也。”


1


走方医的三大装备

走方医,最为常见的形象是一手拿着“市招”(广而告之的幌子),胳膊肘上挽着药裳,另一只手晃虎撑,走街串巷。

虎撑 


虎撑又叫作“串铃”、“虎衔”“虎刺”“报君知”,是一种形如环盂而中空,外侧留有小的开口,内置铁弹丸,周转摇动有声的铁器或铜器。《串雅内外编》谓:“手所持器以铁为之,形如环盂,虚其中,置铁丸,周转摇之,名曰虎刺。”很多讲究的虎撑上会铸有图饰,比如八卦图饰就很流行,寓意为除凶辟邪,趋利避害。现在还能看到宋代很考究的“虎撑”,一面铸有八卦,一面铸有七星、三星、金乌(日)、玉兔(月)。


虎撑有大有小,小的可绕指,大的可拿捏。因为携带方便,小的串铃比较常用。郎中将食指伸入串铃中间的孔内,随走随摇,中间的弹丸来回撞击发出一连串的铃声,声音能传出很远。听到铃声,人们就知道走方郎中来了。


在走方医群体中,摇动虎撑时有一定的规矩:如果放在胸前摇动,表示是一般的郎中;与肩齐平摇动,表示医术较高;举过头顶摇动,象征医术非常高明


但不管在什么位置,在经过药店门口时都不能摇动虎撑,因为药店里都供有孙思邈的牌位,倘若摇动便有欺师藐祖之嫌,遇到这种情况可以上前没收游医的虎撑和药篮,同时游医还必须向孙思邈的牌位进香赔礼。



药囊 

走方医“负笈行医周游四方”,“笈”就是药囊,是走方医最重要的家当。药囊或是布袋,或是木制抑或竹、藤编织的箱、篓,轻的手挽、肩背,重的则肩挑,也有少数走方医就是简单地悬挂一个葫芦。


药囊有一定的神秘性,因为人们不知道“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些药物大都简、便、廉、验,是广大底层民众用得起的药物。


另外,很多走方医不仅卖药治病,还会针灸、推拿、取牙、点痣、去翳、捉虫(去寄生虫)等技能,所以药囊里不仅装着常用的药物,还有一些行医的器具。

幌子 

走方医走街串巷时会随身携带一个文字幌子作为自己的招牌。这个幌子用布或者纸制成,下方有一根长杆,幌子上写着自己的身份或者擅长医治的疾病,或是自我标榜的宣传语,如“祖传秘方”“太医御药”“名师真传”“包治百病”之类。人们看到幌子,就知道行医卖药的郎中来了


2


走方医的三字诀、三大法与四验

用药三字诀 《串雅内编·绪论》:“走医有三字诀一曰贱,药物不取贵也;二曰验,以下咽即能去病也;三曰便,山林僻邑仓卒即有。能守三字之要者,便是此中之杰出者矣。”正因为用药大都是廉价易得之品,走方医得以在民间生存。


然而走方医良莠不齐,其间不乏制伪药牟取厚利者,比如一些走方医卖虎骨、麝香、冰片等贵重药品,很多都是伪药。走方医所造的这些伪药,大多是为了追求形似,没什么效用。但也有些特殊药品能够起到很好的替代作用,比如假象皮膏治疗跌打损伤的出血,效果就很好。总之,于走方医而言,“心正药自真”


治病三大法 


顶、串、截,是走方医的三大法。三法,“药上行者曰顶,下行者曰串,故顶药多吐,串药多泻。顶、串而外,则曰截。截,绝也,使其病截然而止”。顶、串相当于吐、下法,其不言吐、下,似乎是受医行“市语”的影响。截法范围很广,顶、串法之外,都可以称为截法,包括內治法、外治法,体现了走方医“速验的特点。


医技四验 


走方医各有自己的医技特长。《串雅内编·绪论》:“走医有四验,以坚信流俗:一取牙;二点痣;三去翳;四捉虫。四者皆凭药力。手法有四要:用针要知补泻;推拿要识虚实;揉拉在缓而不痛;钳取在速而不乱。”当然,这其中有真本事,有的也掺杂着一些“小把戏”。


3


走方医的小道和医术

说辞和市语 走方医除了靠医技之外,重要的手段就是靠说话来取得病人的信任。是故,有俗语:“卖药算卦,全凭说话。”走方医的说辞是有套路的,常是朗朗上口的歌赋形式。


如走方医流传下来的著作《医龙治虎》中有各地走方医最普遍的说词如“血走如长江,一处不到一处伤”“不怕吐痰,只怕吐血”“日后痰中带血,不怕一大片,就怕一条线”等等。

另外,走方医为秘其术常常用“市语”,也就是市井隐语、行话。如在医药行业,宋·周密《志雅堂杂钞·医药》:“俞老医云:‘医家怕四子:口,痞子;疟,顿子;嗽,癫子;痢,市子,或作世子。’此皆医行市语也。”


医技 


走方医多有一技之长,他们靠着师授或祖传的医技、偏方行医治病。同时,因为他们游走四方,所以见多识广,能够“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 举几个例子:


(1)高深的“望诊”


扁鹊,可以说是走方医的鼻祖了。“扁鹊见蔡桓公”(《韩非子·喻老》)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扁鹊四次见蔡桓公,判断疾病在腠理、肌肤、肠胃、骨髓,用的就是他高深莫测的望诊功力。中医有“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的说法。望诊之功,可以彰显医生的实力。


扁鹊的故事,或许有一点传奇色彩。但类似的案例,在现实中实实在在的发生过。如《对山医话·卷三》中,载有这样一则案例:


走方医卖药市中,或曰一日必疗一病,虽未必然,而亦时有验者。邑有李跛开鱼行于东门外,自言幼时足背生细疮数颗,无甚痛苦,绝不为意,夏月赤足坐门首,有走方医目之曰:此非癣疥疾也,毒发阳明已久,亟宜外达,不治当发肠疽,此足废矣。


伊父怒其妄而叱之,遂去,不逾月病发,医药半年始愈,而足果废。可见走方祝由之类,虽多以小术惑人,讹取财物,而于方药所不能疗之痼疾,往往以符咒草药取效,即此亦见其非全妄也。

这种望诊的功力,恐怕在坐堂医中也不多见了。故曰:医之小道莫卑视,藏龙卧虎未可知。


(2)便捷的“单方”


走方医行走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民间,通常采用常见物品入药,贱、验、便的特点十分突出。其用药多秘,但一些简便单方治病的事例还是有流传的。


全浙夫人,忽一日面上生黑斑数点,数日后,满面俱黑,遍医治不效。忽过一草泽医云:夫人中食毒,治之一月平复。后校其方,止用生姜汁服之。问其故,云:夫人日食斑鸠,盖此物常食半夏苗耳,是以中毒,故用生姜以解之。(《奇症汇·卷之三·面》)


盛启东明初为御医,晨值御药房,忽昏眩欲死,募人疗之莫能应。一草泽医人应之,一服而愈。帝问状,其人曰:盛空心入药房,猝中药毒,能和解诸药者,甘草也。帝问盛,果空心入,乃厚赐草泽医人。(《明史》。雄按:御药房所贮,岂尽大毒之品?审如是,则药肆中人将何以处之?)(《续名医类案·卷二十二·中毒》)


黄履素曰:予家有仆妇,患小便不通之症,时师药以丸节汤,腹渐满而终不通,几殆矣。有草泽医人,以白萝卜子炒香,白汤吞下数钱,小便立通。此予亲见之者。(《续名医类案·卷二十·小便秘》)

这是三则用生姜、甘草、萝卜子治病的例子。前二则属奇症,本不常见,但生姜解半夏毒、甘草和解诸药是确实的功效,可姑且听之。后一则用炒萝卜子降气通小便,治疗的应该是气秘证,疗效确切可信。


(3)神奇的“针刺”


用针治病,在古代很是廉价,在缺医少药的贫苦阶层是很受欢迎的。因此,针刺疗法也是民间走方医的特长。或许是司空见惯的缘故,这些事迹少有流传。反而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却是走方医为皇帝、皇亲国戚和高官治病的事迹。


嘉祐初仁宗寝疾,药未验。间召草泽医,始用针自脑后刺入,针方出,开眼曰:好惺惺,翼日圣体良已。自尔以穴目为之惺惺穴,经初无此名,或曰即风府也。(《书谩炼》宋·张舜民。)(《续名医类案·卷十六·头》)   


李王公主患喉痈数日,肿痛,饮食不下。才召到医官,言须针刀开口,方得溃破。公主闻用针刀,哭不肯治,痛逼水谷不入。忽有一草泽医曰:某不使刀针,只用笔头蘸药痈上,霎时便溃。公主喜,遂令召之。方两次上药,遂溃出脓血一盏余,便觉痛减,两日疮无事。今传其方:医云乃以针系笔心中,轻轻画破肿处,乃溃散耳。(《续名医类案·卷十八·咽喉》)


“草泽医”大多是在御医、医官束手无策的情况下登上“大雅之堂”,并以治愈皇帝疑难杂病等经典病例,被记录流传下来。这些走方医四处游历,见多识广,经验丰富,确有一定的实力;另外,与他们阅人无数,深谙病人的心理,也是国手所不及之处。

也有反例,如《冷庐医话·卷一·医鉴》谓:“吾里有走方医人治某哮病,以针贯胸,伤其心;立时殒命,医即日遁去。”这是,走方医中的“粗工”,未守“胆欲大而心欲小”之戒。



(4)用药“善攻”

走方医擅长攻治一些实证,用药也偏于峻猛,多以吐、泄为法,见效比较快,而其“取其速验,不计万全”(赵学敏)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同邑张梦庐学博千里,医名隆赫。道光间,应闽浙总督无锡孙文靖公之聘,至闽时,公患水胀已剧,犹笃信草泽医,服攻水之药,自谓可痊。张乃详论病情,反复数千言,劝其止药。私谓其僚属曰:元气已竭,难延至旬日矣。越七日果卒。(《冷庐医话·补编·医范·张梦庐》)


走医不辨疾病的浅深,病人身体的虚实,只以峻下的药重伤虚体,药反为贼,以致害人性命。此类事件,在鱼龙混杂的走方医的群体中,并不罕见。再加上其中有卖假药的,更有以江湖小道惑人的,“江湖郎中”的招牌也因此受累。


《中国医学源流论·铃医秘方》评价说:“所谓草泽铃医者,其格日卑,其技亦日劣,盖此辈大都不通文义,罕能著书,仅恃师授,无复发明。师说传之岁久,必不免于讹谬亡失;其技愈劣,则世视之也愈卑,则其人益不自重,而技日以劣,二者实相因也。”


4


走方医的归宿


走方医,走四方,各有不同的归宿。有的在漂泊中,一代代地重复着先辈人的生活。随着经济水平和医疗条件的改善,走方医的行当逐渐走向没落了。


尤其在新中国,由于行医资格的限定,走方医的行当也就消失了。然而,在走方医中还有一部分人,在医疗经验和经济基础有了一定的积累后,往往会结束走方的生涯,自己开设药铺或者去坐堂行医了。


摇铃负笈走南北,各承医技救贫厄。多闻博识非虚幌,鱼龙混杂奈若何。这正是走方医的真实写照。


本文来源《中国中医药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自中国中药杂志(CJCMMYC)

✎版权申明:文章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邮箱:361059720@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539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911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337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723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795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762评论 1 29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742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508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954评论 1 30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247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404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104评论 5 34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736评论 3 324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35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557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371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292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